西南財經大學 李雅慧
2008年9月14日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請破產保護,此舉標志著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這場危機給世界經濟造成了災難性的打擊,尤其是對美國、歐洲、日本等一些發達國家的經濟更是重創。在此大環境下,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又為何要以推動全球經濟平衡作為契機,對人民幣升值施壓呢?究其原因,不難發現原因如下:
(1)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即使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2008年中國經濟仍以8.9%的強勁增長,總量突破30萬億元,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這就形成了人民幣強勢的經濟基礎。
(2)隨著改革開放和中國經濟的繁榮,我國的對外貿易得到飛速發展, 2008年中國的貿易總額從1978年的206億美元猛增到2.56萬億美元,其中對外貿易順差為2,900億美元左右,貿易量僅次于美國和德國,位居世界第三,而外匯儲備也從1952年的1.39億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2.1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位,很明顯這些數據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也就更加大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3)世界各國尤其是美國等發達國家在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中受創嚴重,造成美元貶值,然后又提出全球經濟平衡論,這些都又從側面促進了人民幣的升值。
針對人民幣升值的可能性,中國人民銀行表示:“結合國際資本流動和主要貨幣走勢變化,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也曾表態說:“中國將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可見人民幣升值也會結合國際資本和主要貨幣的走勢變化,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穩定變動。
人民幣升值是一項重要的宏觀經濟政策,對我國的外貿、消費、投資都將發生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對我國的外貿企業。人民幣升值是一把雙刃劍,只有審時度勢,把握好利弊,才能更好地促進中國經濟和對外貿易的高速、穩定增長。
2.1.1 有利于降低外貿企業的進口原材料、設施、先進技術的購入成本,增強其購買力
人民幣升值,國外的能源、原料與生產資料的價格就相對便宜了,這就降低了我國外貿企業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以及很多重要戰略物資的購買成本,進而增強其盈利能力,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2.1.2 有利于激勵創新、促進貿易結構優化
人民幣升值,有利于激勵國內外貿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來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結構的優化升級,促使企業提高生產率和科技含量,進而加大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比例,增加利潤率。
2.1.3 有利于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帶動對外第三產業發展
人民幣升值,從資源配置的角度來看,有利于資源在貿易品部門和非貿易品部門之間的均衡配置,將帶動科教、物流、旅游等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加速我國對外服務貿易的發展。
2.1.4 有利于促進中國外貿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布署全球發展戰略
人民幣升值,加大了中國外貿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步伐,因為投資成本的相對下降,使得他們能根據投資地的區位優勢,充分利用全球資源,降低生產和交易成本,實現規模經濟,建立全球性的生產、營銷網絡,實現其全球發展的戰略,進而造就出一批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本土跨國公司。
2.1.5 有利于緩解國際貿易摩擦壓力,創造和保持平穩的貿易環境
海關總署最新發布報告指出:2008年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貿易順差達到2954.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2.5%,凈增加328.3億美元,而相應的據世界貿易組織秘書處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8年全球新發起反傾銷調查208起、反補貼調查14起,中國分別遭遇73起和10起,占總數的35%和71%,可見外貿順差增長過快,加劇了中國與主要貿易伙伴如歐盟及美國的貿易摩擦。人民幣升值,有利于減弱我國貿易順差不斷擴大勢頭,緩解國際貿易摩擦壓力,促進我國經濟和對外貿易的和諧發展,創造和保持更加平穩的貿易環境。
2.1.6 有利于改善貿易條件,助推我國外貿企業從產業鏈低端向中高端延伸
貿易條件=出口價格指數/進口價格指數,人民幣升值以后,出口產品的價格相對提高而進口產品價格相對降低,就可以改善我國目前的貿易條件。同時由于企業提高了生產率、質量、技術含量,這些都有助于我國外貿企業的產品從產業鏈低端向中高端延伸。
2.2.1 喪失我國外貿產品的核心競爭力,短期內不利于我國外貿出口增長
人民幣升值,將帶動我國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的提高,這直接削弱我國出口的價格競爭優勢,而我國出口產品又主要是以勞動密集型商品為主,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都比較低,這樣一些企業就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這也必定削弱我國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短期內不利于出口持續擴大和在國際市場上占有率的提高。
2.2.2 進口優勢的凸顯,加劇國內市場競爭,短期內不利于國內企業的發展
人民幣升值,進口商品價格有所降低,其憑借在質量、品牌、技術含量等方面的優勢必將迅速搶占中國市場份額,加劇國內企業的競爭形勢,短期內不利于國內企業的經濟增長和市場占有率的提升。
2.2.3 國內市場競爭加劇,加大我國外貿企業的經營壓力
由于國內企業受進口商品引入的影響競爭加劇,迫使一些技術含量較低、附加值較低、管理水平低下的外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同時隨著人民幣的升值,削弱了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導致許多素質較低的就業者面臨失業危機,這些都加大了我國外貿企業的經營壓力。
2.2.4 匯率波動,增加了外貿企業應收外匯的結匯損失和經營成本
應收賬款是企業最重要的流動資產之一,尤其是對于外貿企業更是至關重要,人民幣升值直接影響外貿企業的產品出口結匯收入,使其產生匯兌損失,從而減少了企業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相反企業還要加大經營成本。
應對人民幣升值,政府與企業應共同配合,采取相應的措施,以強化和擴大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外貿發展的積極影響,緩解和減少其消極影響,從而達到既優化產品進出口結構、改善貿易收支,又減少匯率變動帶來的通貨膨脹效應的目的。具體措施如下:
(1)外貿企業要樹立防范匯率風險意識,組織專業人員加強對匯率機制的研究,合理化解和規避風險;
(2)優化升級我國外貿企業的貿易結構,加快產業升級,提高出口產品綜合競爭力;
(3)加強對企業整體物流系統的管理,發掘企業第三利潤來源;
(4)加大我國外貿產品的品牌化、差異化建設力度,提升名牌形象;
(5)通過利用多種貿易方式,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6)通過合理利用金融工具,減少和規避匯率風險;
(7)采取有利的結算方式和結算幣種,減少匯兌損失;
(8)政府應該加大政策引導和扶持力度,指導企業應對匯率風險,大力推進優惠政策的施行。
綜上所述,人民幣升值雖然提高了國際貿易的相對價格,削弱了我國外貿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加大我國外貿企業的經營壓力和經營成本,但是這些也都是短期效應,在政府部門宏觀調控下,通過促進外貿企業調整貿易結構,不斷推進自主創新,提高產品的性能、技術含量和服務水平,可以將不利影響轉化成為企業發展的契機,推動我國外貿企業不斷提高產品的競爭力,開拓更廣的國際市場。但是這里的前提是人民幣匯率不宜進行大幅調整,必須結合國際資本和主要貨幣的走勢變化,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穩定增長。
[1]劉崇獻,李彤.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M].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
[2]徐奇淵,劉力臻.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匯率變化研究[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9.
[3]何帆,徐奇淵.人民幣匯率改革的經濟學分析[M].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
[4]王銳.人民幣升值對外貿企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國際商務財會,200(08).
[5]http://financ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