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學院 田文菡 李周紅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企業發展迅猛,企業對實踐能力強、上崗即能進行操作的實用型國際商務英語人才的需求日益上升。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的設置迎合了社會對這類人才的需求。高職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 它是以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為根本任務, 它對人才的培養教育更偏重實際性、實用性、實踐性和實效性。但是,我國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由原來的高專或中專教育衍生而來,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才開始蓬勃發展,還未擺脫普通高等教育對它的影響。
人才的培養與專業定位密切相關。首先,從學科上講,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商務英語應屬于應用語言學的研究范圍,是以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理論為指導,涉及多門類、跨學科的交叉性學科。其次,從屬性上講,高職商務英語屬于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而非普通高等教育,具有職業教育性特征;商務英語是專門用途英語ESP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范疇內的職業用途英語EOP ( 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是國際商務人員從事商務活動的語言工具,具有工具性特征。 最后,從人才培養層次上講,高職商務英語屬于專科層次,而非本科層次,注重崗位實踐能力的培養。根據以上分析,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的定位是: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學科,具有高等職業教育性特征和工具性特征,培養具有較強的英語交際能力和崗位實踐能力、能夠在國際背景下參與和從事商務活動的實用型復合型專門人才。
商務英語專業是跨英語和商務等多學科的復合型專業,培養的是英語+X的復合型人才,教學中應既重視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又重視學生商務專業知識和應用能力的培養。商務英語具有工具性特點,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應以提高學生在商務背景下的英語應用能力為主要目標,著眼點應是扎實的基礎英語知識的學習和英語基本技能的熟練掌握。高職高專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為“培養從事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學生商務應用能力的培養應是教學的重點,著眼點應是學生崗位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商務理論知識的傳授要按照“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為商務應用能力的培養服務。因此,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教育目標是以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和商務應用能力的培養為核心, 向學生傳授英語和商務的基礎知識和培養他們從事商務活動的應用性技能,培養出實用型復合商務英語人才。
課程設置是教學目標的具體體現, 是實現實用型復合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傳統的普通高等教育以學科為基礎,注重全面、系統的理論知識的傳授,理論教學在課程設置中占很大比例,培養出來的人才崗位實踐能力弱,應用能力差。高職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屬于職業技術教育,注重職業教育, 培養的是職業人。因此,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的教學應依據其教學目標,改變傳統教育以學科的系統性為原則設置課程的作法,以學生未來崗位的職業能力要求為出發點,實現從偏重英語和商務理論知識的傳授向商務就業技能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的轉變,構建以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為主線的課程體系。理論教學應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為目的,以“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為原則,整合、優化教學內容,歸并與刪減相對重復、交叉、雷同、陳舊的教學內容,減少理論教學學時。
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培養的是具有較強英語交際能力與崗位實踐能力的實用型復合商務英語人才,實踐教學課時在總課時中所占比例很大。因此,高職高專的商務英語教學必須改革以教師為中心,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傳統教學方法;改革傳統的粉筆加課本的教學手段。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的多數課程應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英語交際能力與崗位實踐能力培養為核心,精講多練,講練結合。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以任務為中心,采用啟發式、互動式、討論式、案例分析、情景模擬、角色扮演、項目教學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置身其中,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得到最大限度的體驗、操練和實踐。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教學目標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實訓軟件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實現立體化教學,增加信息獲取渠道,提高教學效率與效果,努力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
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培養的是能熟練運用英語從事國際商貿活動的基層商務人才,重視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實踐課程在課程體系中所占比例較大。傳統的客觀題占很大比例的閉卷筆試的考核方式抑制了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發展,不能真實的反映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因此,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的考核、評價體系在內容上和方式上應多元化,注重過程性評價。在內容上,不僅考核理論知識,還應對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商務溝通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進行考核。在方式上,理論知識的考核可采用閉卷筆試和開卷筆試兩種方式,試題由以往的客觀題為主轉變為案例分析題、解答題、寫作題為主;操作技能、溝通能力、團隊合作等實踐能力的考核可采用面試、口試、情景模擬、技能演示、實物操作、完成任務、調查報告、畢業設計等多種方式。同時,整個考核、評價體系應由過去的結論性評價向過程性評價過渡。教師可從平時的課堂表現、校內實訓各個階段的表現、作業完成情況、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效果等多個方面評估學生, 增大平時考核在總成績中的比例,讓學生及時發現自身問題與不足,激發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教材建設是商務英語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合適的教材不僅可以幫助學習者豐富專業知識,提高溝通能力和實踐能力,而且可以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使他們成為高質量的商務英語人才。
近二十年來,我國的商務英語教材建設發展迅速,各大出版社均有商務英語系列教材出版。但是,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商務英語教材大都存在定位不準確、內容陳舊、配套不全等缺點,有待改進提高。高職商務英語教材應在分析生源層次、師資狀況和教學雙方需求的基礎上,以“學生為本”進行編寫。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培養的是具有較強職業技能的實用型人才,其生源素質較差,師資不是很強,因此,高職商務英語教材的定位應著眼于實用性,教材應起點較低,并配有大量語言技能和商務技能的實踐訓練題目。教材內容應力求真實、新穎,緊跟時代步伐,全面反映國際商務實踐活動。教材建設應力求立體化,主教材要有教師用書、學生指導用書、多媒體課件、實訓軟件、試題庫與之相配套,多角度、多層次、多方位的配合教學,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實現教學中心由教師向學生的轉移。
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作為新型復合型專業,作為職業教育,其建設目前還處于摸索階段,其人才培養是一個長期而系統的工程。在今后的辦學、教學中,高職商務英語專業需要順應市場的發展、依據企業的要求,不斷調整、優化課程體系,更新教學資源,革新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考核、評價體系,加強教材建設,實現專業建設的大發展,培養出滿足社會需要的實用型國際商務英語人才。
[1]Hutchinson & Waters, (1987).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Cambridge:C.U.P.
[2]中國中小企業數量[EB/OL].http://economy.jschina.com.cn,2008-11-5.
[3]李斌.關于高職高專商務英語專業建設的思考[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09(4):95~96.
[4]咸修斌,唐文龍.關于商務英語教材建設的思考[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7(10):112~115.
[5]杜茂康.對我國高校教材建設的幾點思考[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2005(3):435~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