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江勤 劉曉金 吉登星
加強外語導游培養 繁榮江西旅游市場
□何江勤 劉曉金 吉登星
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和江西提出的旅游強省戰略的實施,對如何培養外語導游,做大做強江西旅游市場作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外語導游;培養;旅游市場
旅游產業在世界上被譽為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在我國,旅游產業是目前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正是基于旅游產業這種蓬勃發展的廣闊前景,江西首次提出了建設旅游大省的目標,加大了資源和市場開發力度,目前全省旅游業收入占GDP的比重大約在10%左右,旅游業成了江西近幾年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旅游產業的發展壯大,呼喚更多的外語導游;立足江西旅游產業,加強外語導游的培養,必將推動該產業的發展壯大。
(一)發展旅游業和旅游產業是現實的必然選擇。旅游業是綠色產業,污染少,關聯產業多,就業容納大,其重大意義往往超過旅游業本身,有人用“抓旅游就是抓經濟,抓旅游就是抓開放,抓旅游就是抓就業,抓旅游就是抓扶貧”形容旅游業和旅游產業。通過大力發展旅游產業,可以改善城市環境,滿足市民需求;可以提高生活質量,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可以提高城市的綜合競爭力,促進城鄉統籌,擴大城市知名度,促進對外開放,鞏固區域性中心城市地位;有利于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是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重要手段。
(二)度假休閑旅游市場前景廣闊。利用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可以吸引大量的旅游人群,在一定的條件下即使沒有資源,利用區位優勢一樣可以開發旅游產品,發展旅游業,甚至實現旅游業的大發展。與觀光產品不同,旅游和度假旅游產業前景廣闊,開發和選址上都存在較大的靈活性,人們旅游選擇優美的環境、豐富的設施、良好的服務,放松身心。
(三)旅游業的發展已經具備了好的政策環境。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旅游業快速發展,旅游產業已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和經濟增長點,成為我國經濟在新世紀的發展趨勢。加快旅游產業發展,已經得到了業內外人士的認可,中央從戰略高度提出了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從原來的五一黃金周、國慶長假到現在清明節、中秋節等法定節假日的增加、帶薪休假制度的執行都有利于旅游產業的發展。許多地方出臺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措施,把旅游業作為支柱產業培育,旅游業的發展已經具備了好的政策環境。
(一)江西有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江西是中國“紅色旅游”的故鄉,在這塊16.6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孕育了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共和國的搖籃—瑞金、軍旗升起的地方—南昌、中國工人運動的策源地—安源,一個個紅色經典的稱號與地名,和中國的歷史緊密聯系在一起,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國內外游客來江西參觀旅游。從安源工人運動到秋收起義,從八一南昌起義到井岡山斗爭,從開創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到紅軍長征,從贛南三年游擊戰爭到上饒集中營茅家嶺,一系列重大革命活動都發生在江西,特別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江西成為全國最為重要的革命中心。紅色的江西,猶如一個沒有圍墻的革命歷史博物館,革命舊址、故居及紀念建筑物數量多、分布廣,全省登記在冊的革命舊居舊址有1500多處,已公布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達400多處,其中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9處共40個點,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76處,其中,井岡山革命舊址群、瑞金革命舊址群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兩處革命舊址。為充分發揮紅色旅游資源優勢,做強做大紅色旅游產業,在國內,江西最先建立紅色旅游區,最先提出紅色旅游口號,在全國率先制定了《江西省紅色旅游發展綱要》,提出了 “弘揚井岡精神,興我美好江西”的總體目標,紅色旅游正成為江西旅游的主色調;紅色旅游,正在被打造成江西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熱線。
(二)與紅色旅游交相輝映,綠色、古色旅游共同構成了江西品味獨特的旅游資源優勢。“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可持續發展觀念的確立,使江西原本就具備的生態優勢更加突出———60.05%的森林覆蓋率;中國第一淡水湖鄱陽湖、美麗如畫的柘林湖、仙女湖;水質清澈的贛江、修水、三爪侖等2400多條大小河流;中國最美的村莊婺源,共同打造江西的綠色旅游品牌。江西的一座座名山、一條條河流、一個個村莊,都見證著一個個歷史的奇跡,傳揚著一個個鮮活的名字。全省有16座名山,座座風光旖旎,文化底蘊厚實,圍繞這些山、水、古建筑,江西省將打造廬山、瓷都仙山等旅游圈,以九江為集散中心,構建廬山—鄱陽湖—柘林湖旅游圈,從而進一步突出廬山旅游圈的世界文化景觀、國際重要濕地和名山、名江、名湖、名城融為一體的特色;以景德鎮、鷹潭和上饒為集散中心,構建景德鎮—婺源—三清山—龍虎山旅游圈,以及瓷都仙山旅游圈的世界瓷都、道教祖庭和茶鄉風情相結合的特色;以贛州為中心,突出東江源、贛江源保護區山水特色和通天巖風景名勝區具有的“丹霞地貌獨特,石窟文化深厚,文物遺跡眾多,生態景致宜人”特色。江西正在打造成沿海發達地區旅游休閑的后花園的同時,江西的旖旎風光和奇特山水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海外游客,這些綠色、古色旅游正成為江西省旅游市場的一大亮點。
(一)充分認識外語導游在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意義。我省旅游資源整體優勢突出,在全國排在前十位,但現在我省入境游的人數同我們生態資源優勢相比并不匹配,這種差距的存在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除加大旅游產品開發、加強對外宣傳,提高從業人員服務質量等措施外,筆者認為,要與當前開放的旅游市場對接,應加強外語導游的培養。隨著對外開放的步伐加快,國際交往和合作越來越多,海外游客來旅游的人數也迅速增長,這幾年韓國、新加坡、英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馬來西亞等地客源增長迅速,除境外團隊旅游市場呈恢復性上漲外,商務、散客入境旅游也有大幅增長。從游客方面,這些游人的到來將涉及到交通、餐飲、游覽、娛樂、郵電通訊和其他活動,除山水風光是靠自己感受外,文物古跡、民俗風情、飲食烹調、文化藝術、旅游購物等都需要語言的溝通,需要有與之語言相通的外語導游幫助,才能更好地完成旅途上的各種行為。在景點方向,普遍存在管理人員外語水平低,景點內容介紹少,語種單一等問題,要想得到滿意的服務,需要外語導游的存在,從事各項解說。現在旅游品牌越來越多,自駕游、探險游興起,考慮到游客的安全出游、意外情況施救,更需要外語導游的存在。有不少旅行社就是因為缺乏外語導游人員,無法接待海外旅行團,而錯失商機。外語導游的培養和使用,應該受到業內人士的重視,是開拓涉外旅游市場的一種重要手段。
(二)加強旅游市場調研,制定人才培養規劃和培養計劃。外語導游培養規劃的制定,涉及到院校分布、招生計劃、師資力量、畢業就業等方方面面工作。科學制定外語導游的培養規劃,有利于做大做強我省的旅游產業。應通過對我省現有的培養途徑和就業去向的調查,提出近期和遠期的培養目標,對現有資源進行整合,形成有利高、中、低各個層次人才培養的教學布局,改變目前各培養點小而全的現狀,改變以英語單語種培養的現狀,提高我省外語導游的市場競爭力。在具體培養上,要把外語導游的培養并入江西旅游市場開發總體戰略中,要把江西的風土人情、旅游資源、出行常識、國外的風土人情融入到日常的教學中,把外語導游培養成歷史通、政治通、出行通,外語導游完全有別于外語翻譯。在就業渠道上,要把外語導游推向旅游產業的整個產業鏈中,形成一張外語導游動態的用人網絡。
(三)建立有利于外語導游發揮作用的信息平臺。培養一個成熟的外語導游,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導游職業相對來說是個辛苦的職業,特別是專職導游,待遇不是很高,有時還要受一些委曲,用好用活外語導游就成了我們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建立有利于外語導游發揮作用的信息平臺,筆者認為是解決當前和今后如何留住人的有效途徑。在這個信息平臺里要建立外語導游的個人檔案、工作成效、后續教育、收費標準等內容,把他們展現在游客面前,通過搭建這個供需平臺,讓她們有施展才華的機會,讓旅客有個找人的通道,有一個表達訴求的通道。通過這個平臺緊緊地把外語導游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人才的陣地,施展他們的才華,又解決了人才走失的問題。通過這個平臺加強對他們的管理,提高他們的服務水平,也把這個平臺的建立作為實施旅游強省的一項的效措施。
[1]佚名.走特色旅游之路,發展江西旅游經濟[EB/OL]. Cajeph.china9986.com.
[2]佚名.論江西紅色旅游的核心競爭力[EB/OL].Cajeph. china9986.com.
責任編輯 謝榮國
何江勤,江西環境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外語教學。
G715
A
1001-7518(2010)17-00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