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云,譚 寧,付新華,王守訓
(山東省濰坊醫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研室,山東濰坊 261053)
醫學留學生生物化學教學的探討
楊曉云,譚 寧,付新華,王守訓*
(山東省濰坊醫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研室,山東濰坊 261053)
生物化學是一門極為重要的醫學基礎學科,針對來華醫學留學生的特點,探討醫學留學生生物化學教學的方法,旨在提高留學生的教學質量。
醫學留學生;生物化學;理論教學
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隨著時代的發展高等教育國際化,留學生醫學教育已經成為我國醫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醫學留學生教育質量的好壞成為評價大學辦學水平以及提升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對于提升我國國際教育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國的高等醫學教育面臨挑戰,全面提高和推進醫學留學生教育日益迫切。
生物化學是學習生命科學的基礎課,在醫學各專業的課程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門極為重要的醫學基礎學科[2]。筆者旨在通過醫學留學生生物化學教學實踐,對教學效果進行調查分析,探索和總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生物化學課程全英文教學提供參考。現將留學生生物化學教學體會總結如下:
1.1 授課對象
我校自2003年10月招收尼泊爾留學生,目前,招收來自尼泊爾、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國家外國留學生十一批次,共438人,是山東省院校中招收外國留學生較早且數量較多的院校。目前在校生為第8~11批留學生,達300人左右。留學生所在國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因此留學生具有良好的英語聽力、閱讀和寫作的能力。
1.2 教材
生物化學授課參考教材有鑒于我國醫學教學的特殊性,教學形式的多樣性,原版英文教材難以滿足教學的需要。因此根據我校的教學實際和來華留學生特點,以原版英文教材Jeremy M.Berg(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醫學-化學博士)主編的Biochemistry為藍本[3-4],同時參考國際上生物化學專業使用的英文教材Biochemistry與GeneⅧ。
1.3 留學生生物化學教學方法
主要采用多媒體教學,生物化學課件制作的好壞是關鍵一環,我們采用全英文多媒體課件,提綱挈領,添加大量的易于理解的、生動形象的動畫,引領學生興趣,便于留學生課后復習。由于生物化學內容理論難點多,難懂,不易于學習,教學方法采用啟發式授課,活躍課堂氣氛,有學生回答提問,幫助學生理解掌握。
留學生的學習特點體現在喜歡互動性教學,問題解答型教學方式,思維活潑,發言踴躍。根據外國留學生本科學習的特點,采取多討論、多布置作業的方法,適應留學生的學習方式,起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1.4 教學效果
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授予來華留學生我國學位試行辦法》和《濰坊醫學院全日制本科來華留學生學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試行)》。我校招收首批留學生獲得學士學位,大部分在畢業前已經通過了自己國家的醫師資格考試,教學效果良好。
2.1 師資的培訓十分重要
教師是教學的客體,是教學活動的主導,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師資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針對我校生物化學教學以青年教師為主,原則上要求具有碩士或博士學位,英語6級通過,在讀書期間,都進行外語學習深造,外語水平相對較高,能熟練地閱讀和使用外語資料,熟悉學科發展前沿,思維活躍,有利于留學生生物化學全英文教學的開展。
教師要求必須具備良好的英語素質,流利的口語,并能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英文傳授生物化學知識。考慮到教師英文授課水平參差不齊的實際情況,采取觀摩教學和國內培訓班等方法來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例如教師的培訓班需達到合格。舉辦教師座談會交流有關的經驗和體會。
另外我校還實行了青年教師導師制,由老教師專門指導青年教師的教學全過程,在教學各實踐環節中,向青年教師言傳身教,切實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
2.2 留學生的學生素質提高
留學生入學時對申請學習者進行入學資格審查、考試或考核,保證生源質量[5]。在招生時,生源很重要,注意考察生源的學生素質,生源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學的結果。
在校留學生的管理,一是實施輔導員制度,對留學生則實行專門的輔導員制度,有專門教師負責每個班級學生工作,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二是考風學風管理,針對部分留學生學習態度不夠端正,考試作弊現象,加強對生物化學期末試題要求,嚴肅考試考風考紀的管理,對考試不合格的學生嚴格補考制度。學校加強管理營造氛圍,糾正不良的學習習慣,留學生學風明顯好轉。
2.3 教學效果的及時評價及反饋
正確運用教學反饋策略、實施有效的教學調控,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6]。學校督導組和國際交流學院負責對教師教學效果評價,授課教師擇優,及時反饋授課的教師,形成良好的互動,加強教學督導和評價。
伴隨著高等教育國際化,我校醫學留學生數量與日俱增。我校留學生生物化學教學剛剛起步,還存在很多的不足,這需要教師積極探索,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使留學生生物化學全英文教學逐漸改進、提高、完善。
[1]周瑋,熊正愛,周虹,等.醫學留學生教學中的幾點思考[J].醫學教育探索,2005,4(5):331-332.
[2]魯云霞,張勝權,陳兵,等.基礎醫學專業生物化學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8,28(2):43-44.
[3]Jeremy M.Berg,John L.Tymoczko,Lubert Stryer.Biochemistry[M].6th ed.Publisher:W.H.Freeman,2006.
[4]Stern DT,Wojtczak A,Schwarz MR.The assessment of 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s in medical education[J].Medical Teacher,2003,25(6):589-595.
[5]劉素芳,何穗智,歐順云,等.醫學留學生入學學習能力評價[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8):66-68.
[6]李昱.高等醫學院校留學生教學中的綜合教學反饋策略與運用[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7,27(1):21-23.
Discussion on the biochemistry teaching to international medical student
YANG Xiaoyun,TAN Ning,FU Xinghua,WANG Shouxun*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Weifang Medical College,Weifang 261053,China)
Biochemistry is a very important basic medical subje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students,we do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etho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students.
International medical students;Biochemistry;Theory teaching
G642
C
1673-7210(2010)08(a)-169-02
楊曉云(1974-),女,山東濰坊人,博士,濰坊醫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通訊作者
201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