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玉萍
(烏蘭察布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內蒙古 烏蘭察布 012000)
高職化學教材中德育元素的融入
蔡玉萍
(烏蘭察布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內蒙古 烏蘭察布 012000)
高職;化學教材;德育
高職化學教材版本很多,目前各版本教材不僅在知識結構上有所調整,而且更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知識體系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但是高職教材應滲有更豐富的德育元素,使教師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更易于挖掘教材的德育功能,適時對學生進行德育。
在教材中增加封面彩圖、章節插圖,圖片要內容豐富,直觀性、形象性強,富于聯想。如戰國初期的“曾侯乙銅鐘”,設計精巧,做工精細;陜西半坡出土的“人面網紋陶盆”,色彩絢麗,形象逼真,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儉樸和聰明才智。通過這些圖片說明我國古代化工工業發達,人們很早就掌握了金屬銅的冶煉、加工技術及先進的陶瓷工藝,以此教育學生學習古代勞動人民吃苦耐勞的精神。又如,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熊熊燃燒的火炬,“中國航天”火箭升空的壯觀場面等,通過對這些圖片的講解,使學生了解到解放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化學工業的飛速發展,及在鋼鐵工業、航天工業、石油工業等科技領域內取得的巨大成就,以此來震撼學生心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其愛國之情。
教材中應編排許多新元素、新物質、新產品的發展過程,并登載相關科學家的照片,介紹他們科學探索的事跡。如“人工合成元素新進展”表中,金屬鉀的發現、氯氣的發現、苯的發現和苯分子結構學說。對這些素材的挖掘,能使學生明白,每一種新元素的發現、新產品的開發、新理論的創建無不凝結著科學家的畢生心血,他們經歷了無數次的實驗、無數次的失敗,甚至還要面對周圍人的諷刺、嘲笑,最終在各種壓力下獲得成功,這是其勇于探索、百折不撓、艱苦努力的結果。從而使學生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方面受到深刻教育,自覺學習科學家不怕失敗、勤于思考、勇于實踐、敢于創新的科學精神,進一步明確學習目標,樹立為祖國富強、民族振興而奮發學習的遠大理想。
在教材的每個章節中,都應設置問題討論,如在元素周期律一節中,討論1~18號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排布、原子半徑、主要化合價的變化規律,以及周期元素金屬性、非金屬性的遞變規律。根據問題的不同,采用師生討論、同桌討論、全班討論等方式,讓每位學生都能發表自己的意見,以增強學生參與意識及自信心。同時在教材中設置與生活、環境密切相關的研究性課題,如家用燃料的性能、價格、資源蘊藏情況調查;常用電池種類、使用范圍、性能、價格調查等。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由形成調查研究小組,推薦組長,走出課堂、走向社會進行調查,親身實踐,體驗社會與自然發展中的具體問題,在分析、解決問題過程中學會交往與合作,增強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這樣可使學生懂得: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融個人于集體之中才能形成強大的合力。
設置選學內容,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增強學生自學興趣。如環境保護、大氣污染及防治、空氣質量分析、水污染及防治、硬水及其軟化、氮亞硝基化合物與癌等內容,使學生意識到環境問題已成為影響全球經濟發展的重大課題,而且直接威脅人類的生存。教育學生從小養成保護環境的習慣,平時不亂丟、亂扔雜物,愛護花草,節約用水,自覺與破壞環境的不文明行為進行斗爭,使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得到凈化,樹立人類與社會、自然協調發展的價值觀并增強社會責任感。
G423.3
B
1671-1246(2010)03-00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