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建華
(常德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常德 415000)
高職院校節約型校園建設探索
湯建華
(常德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常德 415000)
節約型校園建設,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成本理念;要加強組織領導,形成多管齊下、齊抓共管的格局;要勇于實踐,積極探索推進節約型校園建設、促進規范化管理的長效機制。
科學發展觀;高職院校;節約型校園
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環境承載能力較弱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我國國情和新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作出的一項具有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決策。教育資源是社會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節約型校園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一項戰略舉措,對于推動高職院校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1 建設節約型校園是加強高職院校內涵建設的內在要求
我國現有的高職院校大多是在原中專學?;A上合并而成的。這些院校在合并初期把主要精力放在外延擴張、規模擴展上。近幾年,他們開始向加強內涵建設、提升辦學質量和效益方向轉變。由于這些發展中的高職院校成立時間不長,管理理念、師資隊伍建設、管理機制和手段都很不健全。內涵建設要求資源配置手段更加科學、管理理念更加先進、發展機制更加完善的制度化管理。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在資源管理及使用上普遍存在浪費現象。通過推進節約型校園建設將實現人、財、物的合理利用,降低辦學成本,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同時有助于促進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有力推進高職院校的內涵建設。
1.2 建設節約型校園是育人為本的客觀需要
高職院校承擔著育人的重任。培養人、教育人、塑造人既是高職院校工作的出發點,更是高職院校發展的歸宿[1]。育人為本,就是通過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使學生提升人文素質,掌握就業技能,促進其全面發展。節約型校園體現了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觀念。古人云:“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成由勤儉敗由奢”。通過創建資源節約型校園,倡導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校風,使學生樹立“崇尚節儉、節約資源、愛護環境、講求文明”的理念,為他們今后步入社會,成為合格人才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
1.3 建設節約型校園是推進節約型社會的必然選擇
高職院校承擔著為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撐和服務的重任。高職院校屬于高等院校范疇,歷來是社會文明的窗口。通過建設節約型校園,能充分發揮“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引領作用。同時,高職院校在建設節約型校園中具有獨持的資源優勢。如具有與區域經濟發展緊密聯系的專業資源,有職業技能優良的雙師素質教師隊伍,有設施完備、管理科學的實習實訓基地等,這對節約型社會技術研發、推廣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創建節約型校園是高職院校由外延式擴張向內涵式發展轉變的有效途徑。當前,高職院校在節約型校園建設中還存在許多問題:一是認識模糊。不少教職工和學生對水、電等公用資源節約意識較差。二是資源浪費現象嚴重。長明燈、長流水現象難以徹底解決;高能耗電器使用不當;教學儀器保養、維護不及時,閑置與損毀嚴重。三是行政開支過大。接待費、交通費、差旅費等有增無減,無紙化辦公、數字化校園管理還未實現,公物損毀現象嚴重。四是重復建設問題。教學、科研設備重復購置時有發生,重購置輕管理、重使用輕維護現象隨處可見,資源利用率不高。五是節約獎懲機制有待健全。節約型校園理論研究及制度建設有待加強,節約型校園文化氛圍尚未形成,節約獎懲辦法有待完善等。
針對上述問題,應把握以下幾點。
(1)堅持以人為本。節約型校園建設必須要尊重和依靠廣大師生員工,充分發揮其積極性和創造性。節約型校園所提倡的節約,是發展中的“節約”[2],不是降低管理水平,忽視服務質量和效益的“節約”,而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師生員工的利益。
(2)樹立成本理念。高職院校管理者要樹立辦學成本和效益理念。精心配置和合理使用有限的教學資源,實現人、財、物的合理利用和效益最大化終極目標[3]。
(3)堅持統籌兼顧、標本兼治方針。高職院校內涵建設包括教學實訓、行政管理、后勤服務等方面。專業建設水平、教學儀器、實訓場地建設固然是內涵建設的重要內容,但后勤服務的改善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節約型校園建設既要依靠硬件的改善,以開發和引進節約型設備為支撐,更要依靠管理制度的保障,以強化管理、優化服務為關鍵。
高職院校節約型校園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堅持統籌兼顧方針,注重上下聯動,人人參與,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3.1 切實加強節約型校園建設的組織領導
成立以高職院校行政負責人為組長,各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節約型校園建設領導小組,制定節約型校園建設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實施方案,建立年度考核評價制度,形成資源節約的激勵機制。
3.2 加強宣傳教育,營造良好氛圍
通過廣播、校報、校園網等多種媒體,舉辦演講、辯論比賽和座談、學術講座等多種活動,教育廣大師生員工樹立“校園是我家,發展靠大家”,把能源當成有限資源的消費理念。創建濃厚的節約型校園文化氛圍,形成人人事事講節約、時時處處不浪費的良好風氣。
3.3 創新管理模式,形成建設節約型校園的良性機制
(1)堅持財務預決算制度。做到精打細算,量入為出,節約有獎,超支自付。大力壓縮差旅費、接待費、交通費、會議費等行政開支。
(2)逐步探索水電二級管理模式。借鑒對學生公寓實行水電供應限額使用、超額付費的成功經驗,對各辦公樓、實訓場所等按用水用電設施,各教學樓按學生人數核定用水用電量。將每年的水電用量預算支出與各處室、系部的辦公費用打捆包干,節約有獎,超支自付。
(3)開展各種活動,推進節約型校園建設。開展以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食、每一分錢和愛護公共財物為主要內容的“四節一愛”系列活動[4];建立節約型校園建設的監督與獎懲機制,形成一支以學生為主、有關職能部門共同參與的節約行為督察隊伍,采取曝光、典型推介等方式,獎優罰劣。
3.4 加大投入,改善基礎設施
(1)加強水電節能設施的投入和改造??蛇x擇安裝感應節水器、感應沖水閥、智能IC電卡及耗水耗電計量設備等,有條件的學??梢M數字化水電控制管理系統。
(2)充分利用高職院校產、學、研結合的優勢,組織開展校園節約型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等科學研究,鼓勵學生運用專業知識,開展節水、節能、環保等科技發明活動。
(3)開展節能專項活動。教學場所避免白天開燈、無人開燈、人少大面積開燈等電力空耗現象;辦公場所電腦要減少待機電耗;開空調時要關閉門窗,室內制冷溫度應設置在26℃以上,制熱溫度應設置在20℃以下;離開辦公室一小時以上或下班后要關閉電源。倡導節約糧食,制止不文明就餐行為;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倡導綠色環保消費。
[1]李士.資源節約才有可持續發展[N].學習時報,2004-01-08(3).
[2]黃武南.中國冶金教育[M].北京:北京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
[3]陳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
[4]王志升.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N].光明日報,2004-12-02(2).
G40-055
A
1671-1246(2010)05-0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