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映
(江西護理職業技術學院,江西 南昌 330201)
衛生高職院校科研工作的現狀及對策
涂映
(江西護理職業技術學院,江西 南昌 330201)
衛生高職院校;科研工作;對策
我國衛生高職院校的辦學歷史大都比較短,基本建設、設施配套、教學管理等各方面任務都非常繁重,辦學經費十分緊張,教師素質相對偏低,生存與發展面臨很大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科研工作要不要搞,能不能搞,搞什么,怎樣搞,成為高職院校科研工作普遍面臨的問題。現從實際出發,分析衛生高職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部分衛生高職院校在要不要搞科研,怎樣搞科研和科研成果如何應用等方面存在誤區,主要表現在:(1)部分衛生高職院校認為科研是本科院校特別是研究型大學的專利,衛生高職院校是非研究型大學,其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教師只要教會學生實踐技能操作即可,沒必要搞科研;(2)部分衛生高職院校認為即使要進行科研,但對如何進行科研和科研的目的缺乏正確的認識,有的人搞科研,目的十分明確,就是為了評職稱,職稱一評上,科研工作便“壽終正寢”,科學研究完全變相成了人們獲取功名的途徑和手段;(3)重教育科學研究,輕研究成果的應用。目前我國論文發表和課題研究數量比美國還要多,但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甚少,因而對科研的價值及其正確與否不得而知,所以科研便成了移花接木、照葫蘆畫瓢等,嚴重歪曲了科研創新知識、造福人類的功能。
專門的科研機構及科研管理機構是科研工作的組織保障。衛生高職院校隨著由以規模快速發展為標志的擴張式發展階段轉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注重效益的內涵發展新時期,科研機構及管理機構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跨越。但總體來說,衛生高職院校專職科研人員極少。有的衛生高職院校還沒有獨立的科研管理部門,而由教務處附屬管理;有的衛生高職院校雖設有獨立的科研管理部門,但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沒有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有的衛生高職院校對科研工作的重視程度雖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對科研管理工作的定位不準,如僅僅以論文發表、課題研究的數量和檔次來作為教師科研能力的衡量標準,這樣的導向就沒有考慮高職教師科研能力的培養與應用型技術人才培養的結合,沒有考慮高職教師應注重技術應用開發的特點,削弱了高職院校應有的科研活力。
衛生高職院校招生規模的迅速膨脹導致生師比嚴重超標,教師數量嚴重不足。教師承擔著繁重的教學任務,很難抽時間從事科研工作。科研經費緊張也是制約衛生高職院校科研發展的瓶頸。衛生高職院校建校時間短,家底薄,科研經費渠道也不暢通,大量資金又都投入到基本建設和基礎設施上,任課教師和科研人員很少能獲得科研經費支持,也很少有機會外出培訓或參加學術交流,獲得科研信息。
衛生高職院校由于自身科研基礎較差,科研實力較弱,申請上級課題比較難,申請有經費支持的課題就更難,再加上對科研工作認識不足,學校很難拿出激勵科研工作的有效措施。主要表現在:(1)對科研工作沒有具體的精神與物質獎勵措施;(2)激勵措施不到位,如科研工作評價單純以課題研究的數量或(和)檔次來定,不重視科研成果的應用,其研究成果的價值沒有具體體現。科研工作既需要較高的能力又需要耗費較多的精力,有科研成果的教師如果既得不到具體應用,又得不到物質支持和精神鼓勵,就會逐漸失去對科研工作的熱情。
2006年教育部發布了16號文件《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第一次提出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種類型,肩負著培養人才、進行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使命。
胡錦濤總書記在2007年全國優秀教師座談會上提出:希望廣大教師勇于創新、奮發進取。教師要有創新精神,才能培養創新人才。而教師只有搞科研,才能具備創新精神,因此,從事高等教育的高職院校,要為科研工作創造寬松的環境和提供必要的條件。學校領導還應當帶頭搞科研,以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教職工搞科研。要充分認識到科研工作不是要不要搞的問題,而是怎樣搞好的問題。
科研是衛生高職院校三大基本職能之一,高等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其科研工作的方向應該是:立足工作搞科研,搞好科研促工作。具體說來,可以把以下幾個方面作為現階段衛生高職院校科研工作的主要方向。
2.2.1 教學研究 衛生高職院校的工作以教學為中心,提高教學質量是永恒的主題。提高教學質量主要靠教師。因此,教師應該大力開展教學研究,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提高教學水平,這樣,才能把提高教學質量落實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教學研究的范圍非常廣泛,主要包括:(1)校企合作開發課程:現行衛生高職院校的課程大多數是學科性教育的“壓縮餅干”,已不能適應職業教育的要求,因此,必須通過校企合作開發適合職業教育的課程,其研究思路是通過市場需求調查,對工作任務和課程結構進行分析,制訂課程標準,設計學習項目,最后開發出教學課程;(2)進行有效設計“教、學、做”為一體的情境教學方法的研究:高等職業教育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教師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模擬教學、角色扮演等情境創設和任務設計是提高學生技能操作水平的關鍵一環;(3)精品課程建設:精品課程建設是衛生高職院校的一項重要的提高教學質量的工程,對緩解目前衛生高職院校教學資源緊張,提高其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4)“雙證書”教育: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高素質的應用性人才,其畢業生就業時必須要有職業技術資格證書,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去研究如何把“雙證書”教育融入課堂教學及實習過程之中;(5)師資隊伍建設:按教育部16號文件要求,各院校要逐步增加兼職教師的比例,逐步增加具有行業、企業經歷教師的比例,專任教師要提高“雙師”素質,以滿足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這就要求衛生高職院校結合自身特點,研究如何增強教師的實踐技能,增強外聘教師的教學水平,提高專任教師的“雙師”素質;(6)教學質量監控的研究:教學質量是高等教育學校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的根本標志。加強教學質量監控,是實現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保證教學質量的有力措施。因此,教學質量監控的研究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永恒課題。
2.2.2 管理研究 嚴格地說,不僅學院內部各級領導是管理者,每一位教職工也都是管理者,只是管理的內容、對象不同而已。在管理過程中,只有善于學習、善于總結、善于研究,才能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有所突破,才能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從而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工作。
2.2.3 應用研究 社會服務是高校的三大任務之一,衛生高職院校的科研工作應當緊密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針對生產、建設、服務、管理一線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研究,以解決現實問題作為其科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服務求支持,以服務求發展。
為有效地組織、開展科研工作,加強科研管理,衛生高職院校也應當設置獨立的科研管理和服務機構——科研處;也應當成立學術委員會,科研處可作為它的常設辦事機構;各系部應有干部分管科研工作,對教師的科研工作進行組織和管理。當然,為降低處室人員的比例,科研機構的人員沒必要全部是專職,甚至可以大部分為兼職人員。
科研成果得到轉化被認為是保證優秀人才得到培養,使其長期處在高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
2.4.1 設立成果轉化獎,加大對科技轉化、推廣獎勵的力度 高職院校應設立科研成果轉化專項獎,加大獎勵力度;把獲得科技推廣獎的數量、等級,取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作為對科研機構和課題組的考核指標,作為其以后科研立項、經費投入、個人晉升職稱的主要參考指標,激勵科研機構和科技人員參與成果推廣應用工作。
2.4.2 加強校企聯合,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 校企聯合是加速成果推廣的一條捷徑。一方面,企業可以依托高校解決人才和技術力量缺乏等問題,聘請高校的教師到企業任職,為企業的內部管理、技術創新做參謀,同時也通過技術開發中心或科研基地培訓企業員工和技術人員。另一方面,高校可利用技術開發中心或科研基地,針對生產中出現的實際問題,開展相關課題研究,同時也可充分利用合作企業的優勢,吸納資金,開展研究工作,加快成果轉化的速度。
為充分激發教職工對科研工作的積極性,保證衛生高職院校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我們制訂了一系列激勵措施,主要包括:(1)定期召開學校科研工作會議,總結經驗,表彰先進,找出問題,提出解決對策。(2)設立論文、著作獎,鼓勵教師多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及撰寫高質量的著作。(3)設立課題立項獎、結題獎和成果應用效益獎。(4)對于承擔并完成科研項目者在評職稱時予以優先考慮。(5)將科研工作量納入教師年度工作量的考核和獎金分配之中。
這些措施從人力、財力、物力和政策上對科研工作給予了很大支持,使得教師和科研人員能夠在一個充滿學術氣息的環境中心情愉快地從事科研工作,更為其積極承擔和按時、保質完成科研任務提供了一個寬松的環境。
G40-03
A
1671-1246(2010)22-0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