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敬華,黃作強,黃英蘭,陳曉敏
(柳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廣西 柳州 545006)
以就業為導向 培養實用型婦幼衛生專科人才
馮敬華,黃作強,黃英蘭,陳曉敏
(柳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廣西 柳州 545006)
以服務基層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實用型婦幼衛生專科人才。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完善專業課程體系,加強專業素質培養;完善綜合能力培養體系,加強職業素質培養;優化整合婦幼衛生專業實習內容,加強實習階段的專項培訓,采用訂單式培養模式,培養出適合廣西基層醫療單位需求的實用型婦幼衛生人才,走出一條具有特色的高職高專辦學之路。
婦幼衛生專科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策略
婦女和兒童占我國總人口的2/3,加強婦幼衛生工作,保障母嬰的健康,是法律賦予各級政府的重要職責。母嬰安全是實現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最基本的前提,是全世界公共衛生戰略的重要目標之一。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妊娠人生大事,務使母嬰平安”“珍愛每一位婦女兒童”已成為全世界共同行動的口號。母嬰安全關系到家庭幸福和社會穩定,對提高人口素質、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增強綜合國力具有重要意義。國家高度重視婦幼衛生工作,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01-2010年)》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01-2010年)》,明確提出婦幼衛生工作的18個目標;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也提出,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發展婦幼衛生事業。最近《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事關千家萬戶的幸福,事關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在新世紀,婦幼衛生工作以“一法兩綱”為中心,按照“一法兩綱”的要求,婦幼衛生保健工作將列入各級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中,并和社會、經濟同步發展。廣西自治區衛生廳廳長高楓在全區婦幼衛生工作現場會上的講話指出:“婦女和兒童健康是民族興盛的基礎,婦幼衛生水平的提高是社會文明進步和衛生事業發展的重要標志,發展婦幼保健事業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加強婦幼衛生工作,對于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促進經濟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衛生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婦幼衛生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婦幼衛生工作指導思想和工作方針: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堅持以保健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為目的,實行保健與臨床相結合,面向群體、面向基層和預防為主的婦幼衛生工作方針;切實把婦幼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和城市社區,積極推動城鄉、區域婦幼衛生工作協調發展;完善服務體系,健全保障制度,為婦女和兒童提供安全、有效、優質的衛生服務。同時,也明確了婦幼衛生工作目標,即繼續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及其實施辦法要求的各項任務,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01-2010年)》《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01-2010年)》《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的婦幼衛生工作目標:降低孕產婦、嬰兒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到2010年孕產婦死亡率降至40/10萬,嬰兒死亡率降至17‰;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生殖保健需求,預防和減少出生缺陷;建立適合流動人口的婦幼保健服務模式;逐步縮小城鄉、區域等婦幼衛生指標差距。這些方針和目標為婦幼保健工作指明了方向,對婦幼保健專業技術人員的崗位職能進行了準確定位。
3.1 就業工作的重要性
國務院和中央領導多次強調,就業是民生之本,實現就業是人民群眾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所在。高校畢業生是整個社會中充滿活力、富有創造力的群體,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力軍,他們的就業問題,更是關系到現代化建設、社會政治穩定和保障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一個重大的全局性問題。相對來說,在整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中,高職高專畢業生面臨的困難更大。根據2003年的統計,本科生就業率為80%,中職生也達到80%,而高職高專生為50%多。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率較低,成為制約畢業生就業甚至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大問題。因此,高職高專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對于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興國戰略,實現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高勞動者素質,拓寬就業渠道,促進畢業生就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3.2 當前廣西婦幼衛生保健工作崗位人才需求情況
廣西農村衛生人才總體規劃目標為:到2010年,農村衛生技術人員80%以上具有大專以上學歷。而廣西衛生人力資源現狀調查結果顯示:廣西鄉鎮數1 212個,鄉鎮衛生院1 130所,鄉鎮衛生院平均有衛技人員21.73人。對照國家鄉鎮衛生院基本標準,廣西農村衛技人才基本能滿足需求,但學歷結構較低,本科學歷為2.00%,專科學歷為17.00%,中專學歷為73.00%,其他(即含非醫學專業和無學歷者)為8.00%[1],其中從事婦、兒科臨床工作及婦幼保健工作的人員學歷結構與總體目標相差更遠,而且多數不是婦幼衛生專業畢業的。隨著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婦幼衛生事業的發展,當前廣西基層婦幼衛生保健工作崗位急需大批既懂臨床又會保健的實用型人才。但是由于基層單位醫療設備較差,醫務人員待遇不高,致使醫學院校本科畢業生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因此我校作為廣西惟一一所醫學類高職高專院校,惟一一個培養婦幼衛生人才的基地,應承擔起培養廣西基層需要的實用型婦幼衛生人才的艱巨任務,要為基層培養用得上、留得住的婦幼衛生人才,為基層婦女和兒童的健康服務。
4.1 以服務基層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進行科學定位
增強高職高專畢業生的就業能力,關鍵在于高職教育要有準確、科學的定位。國家頒布和實施的“一法兩綱”,確定了婦幼保健工作以保健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為目的,保健與臨床結合,面向群體、面向基層的發展目標。因此,我校以服務基層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根據就業需求,對婦幼衛生專業培養目標進行科學定位,即培養適合廣西基層婦幼衛生保健工作崗位要求的實用型人才。
4.2 根據“一法兩綱”和基層單位的需求,確立婦幼衛生人才培養目標
為適應婦幼衛生工作發展的方向,滿足基層婦幼衛生保健工作崗位人才需求和基層婦女、兒童的衛生需求,婦幼衛生人才的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面向基層,能走進社區、農村,為婦女、兒童提供集預防、保健、醫療、康復、計劃生育、健康教育為一體的婦幼衛生工作人員。
4.3 堅持以服務基層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完善人才培養體系
4.3.1 完善婦幼衛生專業課程體系,加強專業素質培養(1)開設以保障生殖健康為目的的醫學專業課程。婦幼衛生工作在“2015年人人享有生殖保健”的全球奮斗目標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生殖健康服務包括計劃生育或生育調節、產前檢查和安全分娩、產后服務、不孕癥的預防和治療、人工流產和不安全流產的后果處理、生殖道感染的預防和治療、性教育、父母責任教育等。婦幼衛生專業開設的婦產科學及婦女保健學課程,從課時、教學內容上應充分體現專業特點。
(2)開設與臨床相結合的專業課程。實踐證明,臨床技能是基層單位婦幼工作的基礎,沒有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就不能開展相應的保健工作。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加強了臨床專業課教學,強化學生臨床實踐技能訓練,把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的常用技能單獨編寫成《臨床技能教程》,并集中用2個月左右的時間在實驗室由教師負責講授、訓練并考核,再通過在綜合醫院內、外、婦、兒科的臨床實習,使學生掌握臨床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以適應臨床工作的需要。
(3)開設以保健為中心、預防為主,面向群體的專業課程。婦幼衛生專科教育要考慮就業崗位技能要求,開設以預防醫學為主的課程,增加婦幼心理學、婦幼營養學課程,內容包括兒童保健、婦女保健、健康教育等,從而體現以保健為中心、預防為主,面向群體的婦幼衛生工作方針。
4.3.2 完善婦幼衛生人才培養體系,加強職業素質培養 加強學生綜合素質和就業能力培養是教育的重要環節。在學生實習前應做好以下工作。
(1)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和擇業觀。大專生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必須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準確定位。學校應加強學生為基層服務的意識,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和擇業觀。
(2)以就業為導向的素質培養。加強道德素質培養,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認知、道德意識、道德情感、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樹立社會主義的道德價值觀、社會公德觀、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具備“以病人為中心”的高尚醫德和勇攀醫學高峰的精神。
加強法律素質培養。法律已經成為解決醫患關系的主要準則,因此,應加強學生法學基本知識的學習,使其掌握社會主義法學的實質,具備法制觀念,能運用法學知識尊重、維護自身和病人的合法權益,解決醫療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加強良好心理素質培養。醫學生應具備的心理素質包括適度的情感反應、堅強的意志品質、良好的人際關系等。大學階段是心理品質形成、心理能力發展和心理傾向定位的關鍵時期,是醫學生心理素質發展的黃金時期。良好的心理狀態是醫學生學習、生活及社會交往的基礎,也是醫學生在未來工作中承擔醫療風險、經受失敗考驗、與痛苦和疾病作斗爭的必要準備。
加強就業心理素質培養。求職擇業是對大學生綜合素質尤其是心理素質的一次考驗。在就業過程中,如何面對挫折,保持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顯得十分重要。畢業生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心理狀態,能客觀分析自我和現實環境,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樂觀應對嚴峻挑戰,坦然面對各種擇業失利,準確把握機會,合理作出決策。
加強社交素質培養。醫學生應具備一定的社交知識和人際吸引力、人際溝通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等社交素質。醫務工作者的人際交往能力直接影響醫療質量,因此,要加強醫學生與人溝通和待人接物方面的技巧訓練和能力培養。
4.3.3 優化整合婦幼衛生專業實習內容,加強實習階段專項技能培養 市場的需求就是高職高專教育的方向。學生實習前,學校就業部門應先與用人單位聯系,了解其對人才的特殊要求。實習階段由所在醫院負責對學生進行專項技能培訓和訂單式培養,學生畢業時可定向到相應單位就業,從而提高學生的就業率和用人單位的滿意度。
4.4 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高職高專學校走有特色的辦學之路
特色,是高職高專教育發展的重要生命力所在,特色就是戰斗力,就是競爭力。建立特色鮮明的高職高專婦幼衛生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出服務于基層的實用型婦幼衛生人才,走有特色的辦學之路是我校長遠的發展方向。
柳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批婦幼衛生大專畢業生2007年就業情況調查顯示:該專業就業率達94.44%,在學校各專業就業率排行榜上名列前茅,95%的畢業生在廣西基層醫院從事婦幼衛生臨床醫療、保健及計劃生育工作,5%的畢業生從事藥品銷售或與醫學有關的工作。此結果反映了當前廣西基層單位對婦幼衛生人才的需求,也反映了基層對我校人才培養模式的認可。目前,柳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婦幼衛生專業已經成為區內有較強影響力的特色專業、品牌專業。
[1]覃漢寧,楊燕初,周振作.廣西衛生人力資源現狀調查與分析研究[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7,23:330~331.
G420
A
1671-1246(2010)09-0008-03
柳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研究生科研啟動項目“廣西少數民族地區婦幼衛生保健人才狀況調查與研究”(2007Y0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