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梅
(蘭州大學第二醫院,甘肅 蘭州 730030)
應用硼酸溶液濕敷聯合新鮮馬鈴薯冷敷預防化療性靜脈炎的護理研究
楊雪梅
(蘭州大學第二醫院,甘肅 蘭州 730030)
目的探討應用硼酸溶液濕敷聯合新鮮馬鈴薯冷敷預防化療性靜脈炎的效果。方法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在我院通過影像學和病理學確診的腫瘤患者98例,隨機分為實驗組(50例)和對照組(48例),實驗組采用3%硼酸溶液濕敷于穿刺點上方,持續2小時,然后用新鮮馬鈴薯片冷敷1小時,每日3次,連續3天。對照組按常規化療靜脈輸液操作,不用藥物外敷穿刺點上方。每天密切觀察患者注射側肢體血管彈性,有無紅腫、疼痛等癥狀,治療第7天進行效果評價。結果實驗組靜脈炎發生率為16%,對照組為48%,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2.10,P<0.05);實驗組疼痛發生率為14%,對照組為75%,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4.69,P<0.05)。結論應用硼酸溶液濕敷聯合新鮮馬鈴薯冷敷預防化療性靜脈炎,效果顯著,且價格低廉、適應性廣、操作簡便,值得推廣。
化療性靜脈炎;硼酸溶液;馬鈴薯
隨著醫學發展,靜脈化療是目前惡性腫瘤常用的治療手段之一[1]。靜脈注射時,化療藥物對血管刺激性較大,易引起靜脈炎。化療性靜脈炎是靜脈輸液中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2,3],不僅給患者帶來痛苦,影響其生活質量,而且增加了靜脈穿刺的難度。有文獻報道,化療造成的靜脈炎發生率高達60%~84%[4],表現為從注射部位的靜脈開始,沿靜脈走行,受累靜脈發紅或色素沉著,疼痛,血管變硬、呈條索狀,以致血流受阻[5]。我院采用硼酸溶液濕敷聯合新鮮馬鈴薯冷敷預防化療性靜脈炎的發生,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在我院通過影像學和病理學確診的腫瘤患者98例,其中男56例、女42例,年齡34~70(42.0±2.8)歲;乳腺癌 30 例,慢性白血病 12 例,小細胞肺癌 26例,卵巢癌2例,胃癌2例,腸癌10例,淋巴瘤6例,多發性骨髓瘤10例。均選擇靜脈較粗、直且彈性好的接受化療的腫瘤患者,其中手背靜脈69例,肘正中靜脈23例,前臂掌側靜脈6例;均為第一次化療,化療藥物為:諾維苯、紫杉醇、多西他賽、長春瑞濱、表阿霉素、異環磷酰胺、蓋諾、順鉑等。隨機分為實驗組(50例)和對照組(48例)。2組均無化療藥物滲漏現象。2組患者年齡、性別、疾病種類、化療次數及時間、注射血管選擇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用物準備 3%硼酸溶液1 000ml,自制10cm×20cm的6層紗布棉墊,新鮮馬鈴薯去皮放置冰箱冷藏4小時,溫度為4~6℃,待用。
1.2.2 用藥方法 2組患者均按無菌操作原則,常規注射前后均需用生理鹽水100ml沖管,檢查注射部位,確認靜脈回流良好,沒有滲出,無紅腫、疼痛。實驗組:在穿刺點上方2cm處(不能離穿刺點太近,防止污染引起感染)用3%硼酸溶液1 000ml浸濕棉墊一塊,煮沸20分鐘后冷卻至常溫待用,擰至不滴水為宜,沿靜脈走行濕敷于穿刺點上方,持續2小時,然后用冷藏后溫度為4~6℃新鮮的馬鈴薯片外敷1小時,每日3次,連續3天。對照組:按常規化療靜脈輸液操作,不外敷穿刺點上方。每天密切觀察患者注射側肢體血管彈性,有無紅腫、疼痛等癥狀,治療第7天進行效果評價。
1.3 評價標準
1.3.1 靜脈炎判斷標準 根據美國輸液護理學會對靜脈炎所規定的標準可分為3度。Ⅰ度:穿刺局部疼痛、紅腫,靜脈無條索狀改變,未觸及硬結;Ⅱ度:穿刺局部疼痛、紅腫,靜脈呈條索狀改變,未觸及硬結;Ⅲ度:穿刺局部疼痛、紅腫,靜脈呈條索狀改變,可觸及硬結[6]。
1.3.2 局部血管疼痛劃分標準 按WHO化療毒性反應劃分:0度無痛,Ⅰ度輕度疼痛,Ⅱ度明顯疼痛,Ⅲ度疼痛難以控制[1]。
1.3.3 評價時間 化療第1~7天,以較嚴重的一次靜脈炎為準,如患者第2天出現Ⅰ度靜脈炎,第6天加重變成Ⅱ度靜脈炎,則記Ⅱ度靜脈炎。
1.4 統計學處理
靜脈炎發生率及局部血管疼痛發生率均采用χ2檢驗。
2.1 2組患者靜脈炎發生情況
實驗組靜脈炎發生率為16%,對照組為48%,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2.10,P<0.05)(見表 1)。

表1 2組患者靜脈炎發生情況比較[n(%)]
2.2 2組患者局部血管疼痛情況
實驗組疼痛發生率為14%,對照組為75%,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4.69,P<0.05)(見表 2)。

表2 2組患者局部血管疼痛程度比較[n(%)]
靜脈炎是化療后常見的并發癥,引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化療性靜脈炎主要是由于化療藥物本身引起的滲漏性損傷,使局部pH值、代謝及滲透壓改變,細胞溶解、溶酶體破裂、化學介質釋放[7];加上化療藥物影響DNA和蛋白質的合成[8],各種原因導致靜脈血管內膜損害,局部出現腫脹、疼痛。化療藥物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對正常細胞也有損害[9]。還會因為多次反復的靜脈穿刺,造成血管機械性損傷,導致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發生局部血管白細胞浸潤性炎癥。腫瘤患者因攝入不足或消耗能量過多,均有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加上輸注化療藥物,免疫力顯著低下,對穿刺所造成靜脈壁創傷的修復能力和對機械性刺激、化學性刺激及細菌所致局部炎癥的抗炎能力也隨之降低。
硼酸溶液為低濃度弱酸性藥液,對皮膚黏膜有收斂和抑制細菌生長、抗炎、抗過敏、鎮痛、止癢、散熱的作用[10]。馬鈴薯又名土豆,中醫認為其具有消炎、活血、消腫、止痛的功效[11]。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馬鈴薯內含有大量淀粉,具有高滲作用,能緩解局部組織腫痛,且馬鈴薯內含有膽淄浣生物及龍葵堿,具有興奮平滑肌和加速血液流通的作用,從而達到活血消腫的功效,且對皮膚無刺激、無污染,與皮膚接觸好,保持滋潤時間長,不需要頻繁更換[12]。另外,馬鈴薯內含有豐富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其中維生素B2參與糖、蛋白質及脂肪代謝,可保護皮膚免受炎癥侵害;而維生素B1能激活膽堿乙酰化酶,有維持神經系統的功能及抗神經炎癥作用[13]。冷敷可減少局部血流,減輕局部充血、出血;可降低細菌活性和細胞代謝而抑制炎癥擴散;可抑制細胞活動,使神經末梢的敏感性降低而減輕疼痛[14];還可使局部血管收縮,降低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減少局部水腫和藥物毒性,從而減輕局部組織的損害[15]。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靜脈炎和疼痛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采用硼酸溶液濕敷聯合新鮮馬鈴薯冷敷對化療性靜脈炎有明顯預防作用,尤其是針對需要長期化療的患者,可明顯降低靜脈炎發生率,避免重度靜脈炎發生,減輕血管局部疼痛,使再次穿刺順利,達到多次使用化療藥物治療的目的。此方法價格低廉、療效好、適應性廣、操作簡便,值得推廣。
[1]嚴朝嫻,辛明珠,高瑞珍,等.門診化療病人對化療知識需求調查分析[J].南方護理學報,2004,11(1):7~8.
[2]趙梅霖.喜療妥霜外擦化療所致靜脈炎的療效觀察[J].南方護理學報,2004,11(4):17.
[3]何璨,何元鳳,蔣笑怡.麻油金黃散外敷治療化療性靜脈炎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08,15(3):83.
[4]李明艷.對生理鹽水前導后沖靜脈注射法在白血病患者化療中的應用一文的商榷[J].山西護理雜志,1998,4(12):185.
[5]張惠蘭,陳榮秀.腫瘤護理學[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6]付春華,趙雁,于瑩,等.靜脈輸入硫酸鎂預防諾維苯所致靜脈炎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11):816~818.
[7]朱燕萍,曹風云.美得喜乳膏預防化療靜脈炎[J].護理研究,2000,14(5):215.
[8]黃小玲,江月忠,章海濱.化療性靜脈炎的防治[J].護理與康復,2004,3(4):265~266.
[9]莊永秀,沈菊華.局部封閉加蘆薈外敷治療甘露醇所致靜脈炎的觀察[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8,(10):93.
[10]劉麗萍,秦亞玲.雙黃硼酸液聯合胰島素治療糖尿病病人創面的研究[J].護理學雜志,2004,19(21):325.
[11]葉強.中國食療本草新編[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12]李玲,曹立新,安紅,等.對馬鈴薯外敷治療液體外滲的臨床探討[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0,17(1):5.
[13]吳景時.藥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
[14]徐潤華.兒科護理操作規程及護理常規[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4.
[15]李建云.化療性靜脈炎的防治進展[J].護理研究,2004,18(6):1041.
R543.6
B
1671-1246(2010)09-0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