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仲科,謝 靜
(臨夏回族自治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甘肅 臨夏 731100)
臨夏監獄特殊群體肺結核監測3年結果分析
謝仲科,謝 靜
(臨夏回族自治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甘肅 臨夏 731100)
監獄;特殊群體;肺結核
為準確掌握臨夏地區特殊群體肺結核疫情,盡早發現隱匿病人,及時控制傳染源,防止肺結核傳播。我們于2005~2007年對甘肅省臨夏監獄特殊群體進行了肺結核疫情監測,并連續治療觀察3年,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甘肅省臨夏監獄服刑人員6 451名。分布在2個監區、6個工作場所,全部為男性,年齡26~68歲,平均34歲。
(1)登記檢查:①監獄服刑人員均為監測對象。依監測程序逐個登記,詢問病史。②咳嗽、咳痰、喀血超過2周,持續低燒者為重點監測對象,做進一步的胸透、拍片、痰菌檢查。
(2)診斷標準:按胸透、拍片、痰檢結果,結合臨床癥狀,按《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工作指南》診斷標準,進行診斷分型,確定涂陰、涂陽病例,實施治療管理。
(3)化療方案嚴格按《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工作指南》規定的涂陰、初治涂陽、復治涂陽化療方案執行。
(4)管理方法:①病人均采用全程管理。②監獄屬半軍事化管理,醫務室醫生配合專業人員每月定期監督服藥1次。③每周督導隨訪一次,做病情觀察記錄。④痰菌檢查:治療前2月末、3月末、6月末,復治病例8月末各痰檢一次,療程結束后每年痰檢一次。⑤X線檢查:治療后每半年胸透拍片一次,療程結束后每年胸透拍片一次。
3.1 病情監測
監測發現傳染性肺結核235例,患病率3.64%,涂陽38例,陽性檢出率 16.17%,涂陽患病率 0.59%,見表 1。

表1 2005~2007年臨夏監獄特殊群體肺結核患病情況
3.2 督導隨訪結果
3年應督導隨訪235次,實督導隨訪235次。隨訪率100.00%,規則服藥率 98.30%,見表 2。

表2 肺結核病人既往治療情況分類
3.3 痰檢復查結果
3年共痰檢235人,其中涂陽病例38人,到2007年底陰轉率達 89.47%(見表 3)。

表3 38例痰菌陽性病例全程化療管理痰檢結果
對持陽病例,按復治涂陽化療方案,轉入第二療程治療,直至痰菌陰轉。
3.4 病情轉歸情況
235例傳染性肺結核病人經全程督導化療,連續3年觀察,痰菌總陰轉率為89.47%。經過3年初復治病人肺部X線改變比較,病灶吸收總有效率達94.89%(見表4)。

表4 初復治滿療程病人肺部X線改變比較[n(%)]
(1)本調查發現,發病有以下特征:①特殊群體人群相對集中。②人與人接觸頻繁,受傳染機會多。③患病率高達3.64%,高出甘肅省平均水平5倍以上,與其他大城市比高出近10倍(上海 0.35%、北京0.41%、天津 0.38%)。④病情嚴重,危害大,最具傳染性的肺結核陽性檢出率高達16.17%。⑤治療難度大,少數病例不配合。
(2)獄警和醫務室工作人員能很好地配合結核病查治工作,3年共治愈傳染性肺結核病人231例,治愈率達98.30%,截止2007年底,監獄特殊群體肺結核疫情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
(3)對于治療失敗和拒絕治療的病例,仍需繼續觀察,尋找并發癥及其原因,采取新的治療方法,使病人盡快康復。
(4)通過對特殊人群的肺結核監測,促使監獄管理人員掌握肺結核防治知識,今后能積極報病,以便更早發現病人。
綜上所述,對于監獄特殊群體進行目標性干預非常必要,雖然我們對臨夏監獄肺結核監測工作已取得滿意效果,但由于服刑人員流動性大,特別是對于新入獄的人員,入獄時必須經過肺結核檢查,查出痰檢陽性病例應先隔離、再治療。以此作為改進肺結核傳播和管理方法很有必要。
R521
B
1671-1246(2010)09-01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