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 胡濤
(樂山師范學院,四川樂山614000)
新形勢下公寓文化建設的新途徑
李東 胡濤
(樂山師范學院,四川樂山614000)
公寓文化建設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全面提升學生素質的第二課堂,對加強大學生素質教育,推動高校精神文明建設有重要意義。本文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從公寓文化建設的意義和作用、歷程及成果等幾個方面,探索大學生公寓文化建設的新途徑。
大學生公寓文化建設建設途徑群體文化
大學生公寓文化是一種以學生公寓為主要載體,以學生群體為主體,以物質、意識、行為及制度等為內容,以公寓精神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它一方面不斷接受校園文化的滲透,反映著校園文化乃至社會文化的發展趨勢,另一方面又不斷進行自我創造與自我完善,從而促進校園文化和社會文化的進步。全面推進思想政治教育進公寓工作,加強學生公寓文化建設,不僅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很好的切入點,而且是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陣地。
為此,加強公寓文化建設,對培養大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及為人處事基本素質,使之成為自覺維護社會公德,與人和睦相處,嚴格遵紀守法以及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都具有重要意義。我結合工作實際對大學生公寓文化建設途徑進行了一些探索性論述。
由于公寓文化是校園文化在公寓的具體表現,校園文化是社會文化在校園的具體表現,因而參與公寓文化建設是學生完成社會個體轉換,即個體社會化的重要環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體制的變革,對公寓文化的影響日趨強烈,各種思潮無時無刻不對公寓文化產生強烈的沖擊。因此,加強學生公寓文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對促進校園文化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學生在校期間有一半的時間是在學生公寓中度過的,寢室是他們學習之余放松身心和相對自由的空間,他們的真實心態往往會在這里展露。公寓文化建設,對校園文化建設是有力的補充,既能促進校園文化的發展,又能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理想置于高校的培養目標上來,而學生接受公寓文化的熏陶往往是不自覺的,因此通過公寓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公寓文化氛圍,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能夠陶冶同學們的情操和品行,對學生的價值取向和人生觀都能起到良好的輻射和導向作用。
2.對高校的學風建設有著直接的影響。隨著標準化公寓的建設,學生公寓的功能更加齊全,它不僅是學生休息的場所,而且逐漸演變成學生學習的“自習室”。學生在寢室中共同探討專業知識,交流學習體會,傳閱文學書籍,逐漸形成寢室趨同的興趣愛好和學習習慣,從而使學生寢室的學習風氣更加濃厚,激發同寢室其他人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
3.對開展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起著重要的作用。大學階段正是大學生人生的轉型期,也是提高綜合素質的黃金時期。以公寓文化活動為載體,加強公寓文化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公寓文化活動,積極配合課堂教育,廣泛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營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有意識地開發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培養開拓進取、百折不撓的拼搏精神,培養他們的高尚思想品德和道德素質,對學生的養成教育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4.增強學生團隊精神,是培養學生實際能力的重要途徑。我們應該看到,由于統一的分專業、分班級的管理方式,以及學生公寓實行的封閉式管理,學生的交往圈和交流層次受到一定的限制。加強公寓文化建設,開展以公寓為單位的豐富多彩的公寓文化活動,增加了寢室成員與外界相互接觸的機會,拓寬交際范圍,有利于溝通和交流,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精神,使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得到提高,為適應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將開展文化藝術教育活動與實施學生基礎文明建設工程結合起來,將平時引導和主題教育相結合,在文化藝術活動中加強文明素養教育,在文明素養教育中尋找文化藝術載體,是建設良好公寓文化的基本運作內容,具體為:
一是將開展文化藝術教育活動與實施學生基礎文明建設工程結合,引導廣大學生在公寓內講文明、懂禮貌、重修養、樹新風,可開展“寢室文明與我同行”的征文比賽、“文明口號征集”等活動,同時舉辦寢室基礎文明的“小品話劇大賽”,把藝術教育與基礎文明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藝術活動中提高自身修養,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講文明,樹新風。
二是將大型主題活動與階段性活動相結合。為更好地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舉辦“宿舍文化藝術節”,每次文化節歷時2個月,每個月都有不同的文化活動,都由各學院學生組織投標決定每個階段活動的承辦權,由學生自己策劃文化活動的各個環節,指導老師參與指導,提高活動的質量,在每次藝術節中不斷推陳出新,開創許多經典的活動。
三是將日常教育影響與主題宣傳相結合。要利用板報、網絡、公寓之聲廣播等多種形式,加強對住宿學生的基礎文明教育和行為引導,同時根據消防安全教育、公寓文明規范、節約型公寓等主題需要,每年開展安全知識競賽、新生進校消防演練等活動,通過日常常抓不懈教育與主題宣傳相結合,讓學生在文化活動中體驗快樂,通過這種方式把公寓文化滲透到學生公寓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是將文化氛圍建設與形象建設相結合。要積極營造文化氛圍,可開展書畫作品上墻活動,從全校學生中征集書畫作品,然后由學校統一裝訂,掛在各學生公寓門口和樓道,營造溫馨優雅的文化氛圍,我校現在有21棟學生公寓,有800余幅字畫和攝影作品,逐步將形象設計引入公寓文化建設,每年新生進校都開展寢室美化大賽,各寢室成員設計自己寢室,使寢室更加美觀。
五是將開發娛樂設施與激發學生自主創建熱情相結合。要根據學生需求及建設公寓文化的需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設活動室,學生可以在里面進行乒乓球、象棋、圍棋比賽,同時建立自習室,學生可以在里面學習,并定期組織開展關于公寓文化建設的討論,鼓勵學生自主發展公寓文化的積極性,通過公寓民主管理委員會的策劃、組織和實踐,使公寓文化更加貼近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實現教育效果的最優化。
為進一步落實中央16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以及教育部、共青團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教社政〔2004〕16號),各高校都不同程度地開展了思想政治進公寓工作,以加強公寓文化建設,同時因各高校內外環境、設施條件等因素的不同,公寓文化建設的內容和方式也不盡相同。以我所在單位,四川省樂山師范學院校為例,大體經歷了探索—突破—飛躍這樣三個基本的過程。
1.探索期。2002年前,學校以后勤集團為公寓文化建設的組織者,教學院系參與的模式建設公寓文化。主要開展安全知識宣傳和競賽、寢室美化比賽及體育比賽等活動。這種方式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文化活動項目單一,學生參與人數相對較少,而且隨著我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這種模式在公寓文化建設中的功能日趨薄弱,不能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迫切需要突破和創新。
2.突破期。為了解決以學校為主不能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矛盾這一難題,提升我校公寓文化品位,學校于2002年召開思想政治工作會,深入貫徹中央16號文件,按1:1000比例引進10名專職公寓輔導員進住公寓,與學生同吃、同住,同時推進公寓團學組織進公寓,成立公寓學生會、公寓團工委,通過“宿舍文化藝術節”、“基礎文明建設”、“讓我再看你一眼”等活動,全面建設公寓文化建設,經過摸索形成以學生為主體,學校各部門支持,由公寓輔導員指導,公寓團學組織參與實施的文化建設模式,更好地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
3.飛躍期。2007年后,為突出公寓文化育人作用,學校成立學生公寓管理科,把公寓學生會、公寓團工委合并為公寓民主管理委員會,推進黨組織進公寓,并成立學生公寓黨支部,以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并在2008年被省教育工委評為“先進基層黨支部”。通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三自作用,以宿舍文化藝術節為載體,以學生個人才藝展示為依托,打造精品文化與大眾文化,推進和諧公寓文化建設,使我校公寓文化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一是要提高認識,加強重視程度。高校公寓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是為學生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因此,學校領導要從育人的高度來充分認識、重視、發展公寓文化。
二是要明確目標,用理念指導實踐。要克服為文化而文化的盲目思想,總結提煉適應學生、為學生所接受的公寓文化理念目標,真正實現以文化引導思想的目的。
三是要加強制度約束,激發共建熱情。制定合理的獎懲措施,對學生公寓文化建設有很好的推動作用,如對各個活動按照活動效果、參與人數等為指標評三星、四星、五星級活動,激發學生組織和個人熱情,更好地為文化建設服務。嚴格的規章制度是強化公寓學生管理的重要手段,更是推進公寓文化建設的根本保證,加強公寓制度文化建設重在將素質教育融入對學生的動態管理當中,關鍵在于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的能力,最終目標是讓管理制度內化為學生自我發展、自我提高的規范,營造健康和諧的公寓文化氛圍。
四是要充分發揮學生“三自”作用,發揮學生組織和個人主觀能動性,公寓文化的組織和受益人都是學生,只有以“學生”為主,讓他們主動參與到其中來,才能創造出更多貼切學生生活的文化,舉辦更多學生喜歡的活動,從而真正提高文化的品位和質量。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號,2001:81-110.
[2]教育部.共青團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教社政〔2004〕16號.
[3]郭玲玲.高校大學生公寓文化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高教論壇,2006,(1).
[4]也慧英.談大學生高校宿舍文化建設管理論.中國成人教育,2006,(8).
[5]劉建榮.探索公寓文化建設途徑,強化公寓文化育人功能.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6,(2).
[6]張洪濤,劉成.淺談高校學生公寓文化建設[J].泰安教育學院學報岱宗學刊,2002,(4).
[7]劉期彪.論學生公寓文化建設.湘潭師范學院學報2009,VOL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