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崇峰,劉春艷
(黑龍江醫藥衛生職業學校,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實行導師制 促進青年新教師快速成長
劉崇峰,劉春艷
(黑龍江醫藥衛生職業學校,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導師制;青年教師;新教師
教師是學校寶貴的財富,教師素質、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校的辦學水平和聲譽。我校是一所新建的學校,教師隊伍非常年輕。2008年暑期來校的青年新教師剛走出大學校門,多數是醫療專業或護理專業畢業,沒有接受過師范教育,更沒有教學閱歷和經驗,這給其進行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難度。針對這一現狀,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我校實行導師制,通過一對一的傳、幫、帶,切實做好青年新教師(以下簡稱新教師)的指導工作,很快提高了他們的教學能力、管理水平和綜合素質,促進了新教師快速成長,使其適應了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具體做法如下。
導師由學校根據資歷聘任,任期1年,其所指導的新教師由學校統一安排,接受指導1年。導師在學校下達聘書后,制訂指導計劃,包括對新教師的師德、教學工作、班主任工作、行政管理工作和其他社會工作進行全面指導,進行傳、幫、帶,導教導管。
為使新教師盡快成長,適應教學工作,不斷提升業務能力,指導他們制訂個人成長規劃尤為重要,應包括近期階段性 (按月)目標規劃、半年目標規劃、一年目標規劃、崗位發展目標規劃(幾年之內達到的程度、級別等)。
導師對新教師的指導,應先從師德教育入手,對其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敬業精神教育。教師是最光輝的職業,職業性質決定教師必須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正人先正己。對新教師還要進行崗位規范、教師禮儀規范指導,增強其自信心,提高其道德素質。
2.2.1 指導制訂學期授課計劃 學期授課計劃是專業教學計劃的具體實施,是教師落實課程教學大綱、完成學期教學任務的重要依據。因此,導師指導新教師制訂學期授課計劃必須符合專業教學計劃、課程教學大綱、未來崗位需求和學生的發展。包括理論、實踐課學時安排,內容應詳盡到節下大標題,要切實可行,便于執行和檢查。
2.2.2 備課 備課是教師掌握教學規律、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的首要環節,是講好課的先決條件。導師要指導新教師把備課的重點放在學生未來崗位需求、今后工作實際需要和將來的發展上。備課包括備計劃、備大綱、備教材(恰當取舍)、備學生(了解學生的基礎和接受能力、關注學生未來的發展)、備方法(根據具體內容制訂相應方法)、備媒體(準備、制作課件等)。
2.2.3 教學設計與編寫教案 教師除了要遵循教學計劃、大綱、教材提供的教學要求之外,還要根據不同學科、內容及教學對象,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導師指導新教師經過備課(或集體備課)、設計教學程序,于上課前一周編寫出完整的教案(或電子文稿)。
2.2.4 授課 授課是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是完成教學任務的基本活動,導師最重要的責任就是指導好新教師授課,把組織教學貫穿到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中。
(1)上課開始,通過復習提問,引入新課,集中學生的精力。
(2)確定知識、能力和素質3個方面的教學目標,既要明確,又要切實可行。
(3)講課過程中,教師還要適時組織教學,隨時注意學生的動態,采取不同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對不學習、不守紀律的學生要敢管、會管、能管,盡快提升組織教學的能力。
(4)課程結束前,應有小結、練習并布置作業。
2.2.5 教學方法(1)教無定法,根據專業、課程、學生特點和章節內容不同,教師可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如用肢體語言、恰當設疑等,以啟發學生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因材施教,使他們都能得到很好的發展。
(2)使用教學用具和利用多媒體時(如實物、模型、標本、圖表、幻燈片等),往往會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
(3)及時調整計劃。教師授課既要有計劃,如按學期授課計劃、教案和教學設計進行,又要及時調整,如隨時注意學生聽課的反饋信息,及時改變教學策略,使學生的思維活動緊跟教學進度。
2.2.6 教學能力(1)授課能力。教師講授的知識內容必須準確無誤,具有科學性和思想性。包括對概念的闡述、理論的解釋、病例的分析、診斷治療的討論等,用詞力求經典和準確,逐步達到講解熟練、解釋清楚、知識點準確;聯系實際,舉例恰當;把握教材,取舍得當;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化解難點;演示、示教正確,操作規范;體現學校禮儀特色,落實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2)語言表達能力。教師授課,要求語言規范、精煉、生動形象、有激情、有感染力,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思維活動。教師講得簡練、生動、流暢,學生聽起來就會感到輕松、有趣。
(3)板書能力。板書是教師表達教學思路的方式之一,與語言表達是相輔相成的。導師應指導新教師使其板書布局合理,書寫工整,層次、圖文清晰,文字簡潔。講課結束時,重點內容和結論應較完整地保留在黑板上,以便使學生有明確的認識。
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邊活動,教學中教師教的主導性與學生學的主動性是師生互動的核心,也是啟發性教學的具體體現。指導新教師用不同的方式方法進行師生互動,有利于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使課堂氣氛活躍,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班主任工作直接關系到學校的教學秩序、學風、校風和聲譽,關系到培養人才的質量。我校新教師多數為非師范院校畢業,沒有班主任工作經歷,在班主任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難。因此要從基本功入手,培養新教師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
(1)樹立信心、指導日常工作。首先使新教師樹立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信心,增強其責任感;再按學校學生管理的有關要求和學生特點,指導新教師盡快熟悉班主任管理的每個環節和常規工作,使其盡快適應班主任角色,做好日常班主任工作。
(2)指導方法。指導新教師從宏觀著眼,從微觀入手,從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參加各項校內活動和社會活動,到人際交往、行為規范等方面,全面做好對學生的管理工作。
(3)指導能力。導師要深入新教師所教班級,隨時了解情況,及時與新教師進行溝通,與其切磋班主任工作經驗,使其不斷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盡快成長。指導新教師學會與學生溝通,會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尤其是做個別學生的思想工作。最終使其既會管理學生、又能管理好學生。
導師對新教師的指導不但要涉及師德、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等方面,還應包括關心其思想、學習和生活。應關心新教師的衣食住行,幫助他們解決實際的問題和困惑,設身處地為他們的成長、發展著想,做到既是他們的良師,也是他們的益友。在對新教師進行全面指導的同時,還要對其進行考核,肯定成績,指出不足,提出建議,使新教師快速進步。我校在實行導師制后,2008年,新教師徐若群在學校教學“百花獎”賽課中榮獲三等獎;新教師趙雪嬌虛心向導師請教、向老教師學習,刻苦鉆研、努力探索,教學效果好,受到學生的歡迎和同行的認可,在期末教師教學工作量化考核中被評為“優秀”,還有8名新教師被評為“良好”;2009年上半年有3名青年新教師在賽課中榮獲“教學新秀”獎。由此可見,通過實行導師制,全面提高了新教師的教學能力、管理水平和綜合素質,促進了他們的快速成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G40-03
A
1671-1246(2010)12-0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