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仁元
(常州市新橋中學,江蘇 常州 213000)
在學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之中,我們經常會這樣強調,做領導的要以身作則,以自身的實際行動引領教師的成長。這固然是好,但我更喜歡這樣來思考:管理者在這個基礎之上,更要善于利用身邊優秀教師的榜樣力量來引領全體教師,因為身邊的榜樣才是最近的、最具可比性的,他不會像外面的優秀人物,離我們那么遙遠,只能憑想象。管理者還必須具有觀察、挖掘、宣傳和推廣現有教師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各種優良品質和具有的先進經驗的能力,因為這種優良的品質和先進的經驗,一經挖掘、提煉及推廣,就會獲得多方面的效果。一方面是對具備這種優秀品質或先進經驗的教師的人生價值最好的肯定,從而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的成就感與幸福感,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他們對自身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對其他教師的鼓勵和示范,因為榜樣來自身邊,就具有更直觀的教育和激勵作用。推進素質教育,就是要讓每一個老師和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與被尊重的幸福,使其個性特長得到最優化的發展,而這就首先應該讓教師感到工作有成就感與幸福感,讓教師的個性特長得到完美的發揮。為此,學校從2007年開始,設立了有關教師的20項優秀評選項目,從各個方面來評選優秀教師,從各個方面激勵教師,學校每學年都被評上的教師占總人數的近三分之一。
管理者首先應該有這樣的認識: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無論你多努力,多優秀,都不可能集一切優點于一身。這好比是運動員,即使最優秀的十項全能運動員,也不可能在每個單項上都是世界第一。同樣,就教師個體而言,也許整體實力與別人比較并不出色,但在某個方面,卻絕對是金子,只是由于種種原因,一時還沒有被發現,沒有發出光彩來,一旦時機成熟,被流水沖開蒙在表面的頑石,經歷風雨的鍛煉,就一定會光彩照人。人生最大的成功是讓更多的人和你一起成功,人生最大的快樂是讓更多的人和你一起分享快樂。管理者要善于發現每一位老師的優點,把它加以整理,加以宣傳,加以升華。讓我們一起分享成功的快樂,用觸手可及的榜樣力量來提升我們的整體實力。管理者個人的力量就像是一滴水,而全體教職工的力量才是一座金礦山。管理者要做的是如何依靠一滴水的不停流動,讓這座山上的每一粒金子都閃閃發光。
管理者要常懷感恩之心,以己之感動,引起集體的感動。要讓教師感動,管理者首先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關心愛護校園里的一切人、事和物,對于校園里的一切發展變化,都要引起重視,在思想上有所感觸。當教師取得成績和榮譽時,管理者不僅要為教師的成功歡欣鼓舞,更要體會到教師成功背后的艱辛付出,感謝教師為學校的發展付出的辛勤勞動;當學生或教師向你提出一個合理化的建議時,要為他們的主人翁意識感動;即便是對平時司空見慣、不足一提的教師日常工作,管理者也應該有所感動:看到教師每天推著自行車按時上班,在課堂上認真上課,管理者要感謝教師踏實認真的工作作風、細心負責的工作責任心。看到班主任利用休息的時間跟學生談心,管理者要理解這是教師對學生的一片拳拳之心,就是當教師為工作失誤而追悔莫及時,我們也要為他們這種勇于反思的精神而喝彩。管理者如果能時常保持這樣的感動、喝彩,并把它傳遞給當事人,那么這種感動就會成為當事人的一種精神動力,促使其向更高、更好的目標努力。如果再通過適當的途徑,把它及時傳達給每一位教職工,那校長個人的感動,就能成為教師集體的感動,并最終成為一種榜樣的力量,在全校引起共鳴。另一方面,作為榜樣的老師,也要以榜樣的標準要求自己,從而不斷提升自己,自己不斷進步,也就有了不斷影響他人的力量。我校就有這樣一位普通的教師,也許他太普通了,平時很少有人關注他,但就是他,每天下班回家時都做著一件同樣的工作:觀察學生在放學路上的情況,并通過適當的途徑反饋給學校管理者。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也許這就是一種愛好,喜歡觀察起,但在我看來,這是一種高尚的職業道德,一種作教師的只求奉獻不求回報的優秀品德,一種對學生極其負責的責任心。這個情況經我在校會上披露,引起了很多老師的共鳴,許多教師都加入了這個行列,學校隨之也了解到了許多由教師反映的學生放學路上反映的情況,我們依據不同情況及時進行了管理和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管理者對學校管理的核心應該是使每一位教師的潛能和特長得到最大的發揮。每一個教師都蘊藏著某一方面的巨大潛能和特長,管理者的職責就是把這潛能喚醒,讓這特長得以發揮。在培養教師的過程中,有人常常會感嘆缺乏骨干教師,于是就普遍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借助校外的專家名師來提高學校的科研能力及教育、教學水平。這種做法無可厚非,也有一定的成效,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忽略從內部挖掘潛力,忽視樹立自己的名師、榜樣的巨大作用。確實,在一般條件的學校,要找一位集理論水平與豐富實踐經驗于一身的骨干教師會很難,但每一位管理者都應該相信,在每一位教師身上,都會存在一種或幾種優良的品質,他們也有優秀的教育教學經驗,這種品質和經驗根植于學校實際,最切合學校的發展需求,所以正是提高學校教育質量和豐富全體教師的教育、教學經驗的現實基礎。問題是這種優秀品質和經驗是潛在的,有時即使教師本身也處在一種潛意識狀態,它需要我們管理者通過平時細心地觀察去發現,不斷地引導和激發,并站在現代教育的高度幫助他們提煉、整合,從而形成學校所需要的系統的優秀品質和教育教學經驗,在此基礎推廣應用,全面提升學校的辦學質量。為此,從2007年開始,學校就成立了以教務處、教研組長為首的教師教學風采總結小組,各個小組每個星期進行一次總結。比如班主任要對這一周內的學生情況進行總結,發現好人好事要加以通報,教師個人也要對這一周內的個人工作、思想進行總結,如有哪些不足之處,有哪些好的工作方法,在哪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大家相互之間可以相互借鑒,尋找差距。有好的教育教學方法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在什么地方,還有什么地方可以進一步加強,對好的方法進行進一步分析而加以完善,逐步形成一種積極探索的學風,在這過程當中,所有參與者都會從中獲益。只有探索才能創新,我們要大力鼓勵探索型人才的培養,對教師教育教學的創新方法,不僅要給與認可,更要加以宣傳,逐步形成一個良好的研討學習氛圍。只有不斷探索才能進步,我們要把樂于奉獻、探索創新型的人才作為典型、榜樣來影響、引領其他教師。
以黨支部、政教處、年級部為首的教師優秀品質總結小組,對積極探索、樂于奉獻型的老師給予認可、鼓勵。這兩個組織的工作,在全校教職工中引起極大震動,全體教師都踴躍投入到展示品質和教學風采的運動中來,成為了學校校風建設和教學改革的有效推動力。
管理者要善于培養教師,善于發現身邊的閃光點。
我深信,只有當教師的個體價值得到肯定,個性特長得到發揮,勞動成果得到尊重,他們才可能增強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的信心,全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挖掘學生的個性特長,從而使每個學生都充滿希望和自信,使整個校園充滿和諧、幸福和快樂。管理者不僅要奉獻精神,甘于寂寞,更要從多方面發掘教師的優點并加以推廣,真正實現以教師個人的力量來引領教師整體。今天,我們以他們不斷探索的精神,以他們無私奉獻的品德而自豪,明天他們就會以我們這個不斷探索、樂于奉獻的群體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