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福建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福建福州350007)
我國高校校長的簡約領導
李勇
(福建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福建福州350007)
當今社會的快速進步,加速了領導方式的更新換代,簡約領導逐漸成為一種發展的趨勢。本文針對高校校長領導方式的特殊性,引入簡約領導的概念,并從其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可能面臨的挑戰等方面,論述其順勢性、合理性。并初步對高校校長簡約領導進行分析,以期指明未來高校校長領導的發展方向。
高校校長簡約領導必要性可能性挑戰
簡約領導的具體步驟為:第一步,把一般性的事務性的工作簡約掉,領導者應心無二用,有重點地做好決策這一重要工作。第二步,把決策過程中“謀”的工作,即“出主意”工作簡約掉,使領導者集中精力做好“斷”的工作,做好“選主意”的工作,第三步,繼續簡約,把那些過去經常由自己“斷”的事,盡量交給別人去“斷”。每簡約一步都是領導工作的一大進步,簡約領導就是一個不斷簡約的過程。[1]學校是一個龐大的組織,有自身運作的機制和步伐,校長則是這一個龐大組織的領導者。領導必不可少,但過分領導會適得其反。校長簡約領導的實質是不斷減少校長工作的量,不斷提高校長工作的質。校長簡約領導就是校長為了學校更好地運行,在不降低領導質量的情況下,減少對學校常規性、程序性工作的直接領導,集中精力對學校戰略方面或者應對突發事件方面作領導。
校長領導要不要簡約,這是一個需要論證的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高校的內涵和外延都有所擴大,僅憑校長一己之力,想讓學校良性運轉,可能會顧此失彼,最后導致因為一個釘子而使一場戰役失敗的下場。本文從宏觀環境,校長自身,學校教職工,以及學生角度來論述高校校長簡約領導的必然性。
1.環境的趨勢
21世紀,世界進入信息爆炸的時代,校長作為學校領導者,有決策的義務,但校長也是人,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因而不應該也不可能對周圍發生的每一條信息都進行收集、分析、判斷及至最后作出決策。可見,信息化社會的客觀環境決定了校長不能事必躬親,而必須授權于他人,進行簡約領導。
2.校長自身的需要
我國高校校長一般都是學術權威,除了要考慮學校的發展戰略外,還要研究學術,很難承擔將一個學校領導好的重任。另外,校長既是一所學校的領導者,又是教育系統的一位工作者,校長本人也需要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而持續更新自己的知識,完善自己的不足,需要不停地充電,這就需要從原本有限的時間和精力中,再拿出一部分來給自己。因此,校長需要幫手。《三國演義》中,司馬懿與諸葛亮之間有這樣一段故事。懿問曰:“孔明寢食及事煩簡若何?”使者曰:“丞相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覽焉。所啖之食,日不過數升。”懿顧謂諸將曰:“孔明食少事煩,其能久乎?”孔明嘆曰:“彼深知我也?”[2]由此,可以說,校長若想自身持續發展,學校長久健康穩定運行,簡約領導,不得不為之。
3.替代領導的出現
1978年,史蒂文·克爾和約翰·杰邁爾首次提出領導替代的概念。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普通員工受教育水平提高了,他們的能力和素質也提高了,因此,在許多情景下被領導者可以“替代”領導者的部分職責。這就是有名的領導替代理論。[3]學校中,替代領導的情況更是常見。具體表現為:(1)教職工對校長的替代。他們的素質、文化和工作能力較高,對校長的依賴正在逐步降低,在很多方面已經替代了校長。(2)任務程序化及反饋度對校長的替代。當教職工接受的任務和從事的工作具體明確或者比較結構化、程序化、常規化時,校長此時是多余的,校長的作用也是多余的。(3)規章制度及組織文化對校長的替代。一個學校如果有明確的愿景和目標,具有嚴格的規章制度,具有很強的凝聚力,那么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對校長和校長作用的替代;組織文化對校長的替代表現在它無形的影響力和凝聚力方面,過去是校長激勵、控制、影響和凝聚著教職工,現在更常見的是學校文化激勵、控制、影響和凝聚著教職工。(4)信息技術對校長的替代。過去的教職工主要從校長那里獲取信息,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打破了這種局面,教職工可以在互聯網獲取和交流信息,闡述和發布自己的觀點。現在的教職工并不需要依賴校長才能獲取信息,所以信息技術的進步和推廣使得校長的重要性逐步下降。
4.學生的成長需求
學生的任務在于學習,學習的內容不僅在于課本,而且在于做人,在于學會一種愛國奮進、勇攀高峰的精神,更在于學會思考,學會自主地學習。現代社會是一個團隊才能出大成績的社會,在一個團隊,明白領導者的目標、指揮很重要。根據傳遞理論,如果學生接受到的是簡約領導,他們便要時時刻刻思考:自己將要去做的事該不該做,該怎么做?有這樣一種經歷和培訓,進入團隊后,必將如魚得水。從側面來說,學生自我學習能力一旦形成,簡約領導對學生影響的初步使命也即完成,結果只能是教師輕松,校長輕松,學校進步加快。
校長簡約領導除了有其必然性外,現實條件也為其提供了可能。正是由于現實條件的一些優點,要求我們加速朝簡約領導的方向邁進。下面從對學校和校長兩者利處的角度進行闡述。
1.建設有序信息
信息在學校的上下流動,是校長領導的要素之一,學校的運轉、管理、建設需要信息的流動,但不需要信息無序的、雜亂的流動。信息的流動都是以人力、物力、財力和其他資源作為基礎的,每一次的流動都要耗費一定的成本,因此,出于節省成本的需要,有必要減少流動空間。簡約便是一種方法。
2.培養影子領導者
美國著名的行為學家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論主張領導者應該幫助人們從不成熟或依賴狀態轉變到成熟狀態。[3]被領導者需要多多磨練,才能在日后擔當大任。校長簡約領導的直接結果就是校長助理、院長和各部門負責人要全心全意地抓好本部門、本崗位的工作,并從校長的視角去看問題,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考慮到各種復雜的關系,最終去解決問題,此種方式能夠鍛煉被領導者,培養接班人。
3.節約管理成本
校長作為學校的最高領導者,其每一次領導,按照科學的方法,都要經歷從下到上的信息收集、分析,并由專門的咨詢人士或部門,提出建議直到最后來選擇決策,并跟蹤整個執行的全過程,不斷調整和完善,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其中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消耗可想而知。如果校長能將一些常規性、程序性工作的領導權力下移,則直接少了校長這一道程序,減少了領導活動的成本。
4.增強領導效能感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所講求的是根據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臨機制變,作最快的決策。學校活動有時效性的特點,在方向的正確和錯誤影響學校活動的同時,速度的快和慢也起著強大的作用。而要快,減少領導時所需要經過的程序必不可少。簡約領導通過充分授權,減少一切不必要的請示,能讓績效大大提高。
簡約領導像其他領導方式一樣,也要適時、適地而用。這主要取決于校長的個性和風格。但只要采取了簡約領導,就會面臨以下幾個挑戰。
1.權責替代效應
校長簡約領導一個直接的制度挑戰,便是“授權不授責”制度。校長可以去放手讓其他人去做,但出了問題,責任卻在校長。下級就算可以去替代領導,但在多數情況下,積極性仍不高,根源在于沒有制度保證,“名不正、言不順”的事,去做的人有,但形成一種趨勢,卻很困難。可以說,簡約領導的制度保證還有待完善。
2.領導力的削弱
我國高校的基本領導方式是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黨委書記和校長相互輔佐,共同管理學校,在現實操作中,由于權責不清,黨委和校長都很難明確界定自己的職權范圍,校長如果實行簡約領導,一旦放權,就很有可能面臨權力失控的問題。權力失控的情況下,學校一切運轉正常,則不是簡約領導。可能是黨委在領導,校長被架空,權力被削弱。
3.高校人才策略
高校的興盛與否,關鍵在人才。人才大都是在慢慢地培養和歷練中成長起來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因而,校長實行簡約領導,可能會對原本有意的人才失于觀察,可能只看到其做成事,卻未看到其做成事所走的路,如若其路途不正,給學校帶來的危害將會致命。
[1]劉峰.新領導觀[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羅貫中.三國演義[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
[3]阿吉里斯.個性與組織:互相協調的幾個問題[J].管理科學季刊,1957.
[4][美]加里·尤克爾著.陶文昭譯.組織領導學(第五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25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