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月婷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功能
陳月婷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中國共產黨在思想領域樹立起的一面旗幟。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黨在思想文化建設上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和重大戰略任務。它鮮明地回答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用什么樣的精神旗幟團結帶領全體人民開拓前進、中華民族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問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這四個方面內容各自有其特定的內涵,具有相對獨立性。但這四個方面在結構上又是一個有機整體,相互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促進,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價值體系。這一完整的核心價值體系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政治功能是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規定中國政治發展的社會主義方向,為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的鞏固提供合法性解釋和價值性認同,有助于促進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保證政治的穩定。
(一)規定政治發展方向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蘊含著社會理想、社會信念、社會價值觀和社會行為準則的基本取向,反映著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這就決定了我國的政治發展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中國之所以能夠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中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最根本的一條就是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指針。馬克思主義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它為中國政治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二)鞏固共產黨執政地位
一個好的執政黨,除了有效地發展經濟和治理社會之外,還要能夠提供核心價值以凝聚民族,引領人民群眾的精神成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的鞏固提供合法性解釋、合理性辯護和價值性認同。因此,我們要不斷確立人民群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對祖國、對家庭、對個人更好發展前景的認同,對民族價值的認同,對吸納人類先進文明成果的認同,為不斷鞏固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提供思想基礎。在這方面,我們黨歷來有光榮傳統,在革命戰爭年代,理想的激勵、精神的動員、價值的展示,一直是我們黨的優勢。在奪取政權、鞏固政權的過程中,價值的引領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今天執政條件下,我們黨更應該高度重視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把它作為長期執政、有效執政、穩定執政的基礎性工作。
(三)促進民族大團結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利于鞏固和維護我們共同的思想基礎。共同的思想基礎,是黨、國家和民族賴以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前提。在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日益多樣化的情況下,根本的、原則的東西有些時候卻容易被自覺或不自覺地疏忽、淡化。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明確揭示了共同思想基礎的基本內涵和基本要求。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將會推動全黨全社會更加自覺地維護共同的思想基礎,將更加有利于民族的團結和國家的統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經濟功能是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一種內在的約束和激勵機制,它提供經濟發展動力,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降低市場交易成本,提升市場經濟運行效率;能有效抵制機會主義,維護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
(一)提供經濟發展動力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勤勞奮進、遵守秩序、自主創新、崇尚科學、愛國奉獻等為基本的價值特征,具有中國氣派、時代精神和世界眼光,它秉承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精華,并置身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經濟全球化的社會背景下,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人們的共鳴和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立,在微觀層次上,增強了人們對經濟活動的預期,激起了人們實現自身價值的欲望;在宏觀層次上,引導社會成員形成共同價值理念和價值追求。宏觀和微觀的認同,調動了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的愿望。不僅如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成為社會主導的價值觀,還會形成鼓勵和促成創新的社會氛圍,通過創新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
(二)降低市場交易成本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成為全社會共同接受的價值觀念條件下,市場主體都遵循相同的道德規范、倫理準則,并且具有較強的制度意識,因而會嚴格按照市場法規行事。如此,每一個市場主體的經濟行為更能夠被預見,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就會因為可預見性的增強而減弱。在內在、外在制度的有效約束和激勵下,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不斷得到正強化,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因此不斷增強,社會信用機制得以建立、擴大、強化,人與人之間真正的合作廣化、泛化,從而有效地降低信息搜尋成本。同時,由于人與人之間合作的增多,交易過程中的談判成本、監督成本、協調成本等也會隨之降低。在較低的交易成本下,市場經濟的運行效率將得到不斷提升。
(三)有效抵制機會主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倫理準則和精神境界提升的綜合,如果能夠內化為市場主體內在的價值觀念,將會有效地抑制人們的機會主義本性。其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能夠營造出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競爭氛圍,任何個人違反了市場規則,都會受到周圍人的排斥,同時,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的市場主體在違反市場規則時也會產生自愧心理,內在和外在的雙重心理壓力是任何單個市場主體都不能承受的,它迫使市場主體按照市場規則的要求參與市場活動;其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一種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意識形態,通過提高和強化人們守法用法的自覺意識,“硬化”各項正式制度,使制度能夠發揮應有的約束作用;其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能夠提升人們的思想覺悟和精神境界,市場主體在維護公共設施、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方面都會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和義務。機會主義被有效抑制,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就容易建立和維護。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文化功能是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它能實現文化自身的和諧,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一)實現文化自身和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和諧文化的根基和主干。和諧文化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為內在規定的和諧文化。沒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和主導,構建和諧社會、建設和諧文化就會迷失方向。只有深刻認識和正確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才能保證社會主義的正確方向,才能抓住社會主義價值需要、價值創造和價值實現的關鍵,也才能在文化建設和意識形態建設中突出重點、抓住根本。現在,我們正處在一個思想大活躍、觀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時代,先進文化、有益文化與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同時并存,正確思想和錯誤思想、主流意識形態和非主流意識形態相互交織。要在這樣的條件下發展先進文化、建設和諧文化,必須努力構建具有廣泛感召力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用以引領和整合多樣化的思想意識和社會思潮,使先進文化得到發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實現文化自身的和諧。
(二)推動文化繁榮發展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必然要求。在文化建設中,抓住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個根本,才能形成全社會的共同理想,增強全社會的凝聚力;才能樹立全社會的和諧理念,培育全社會的和諧精神;才能形成全社會的良好道德風尚,形成全社會的和諧人際關系;才能營造全社會的和諧輿論氛圍,塑造全社會的和諧心態。只有建設具有廣泛感召力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才能在尊重差異中擴大社會認同,在包容多樣中增進思想共識,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打牢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
(三)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文化軟實力的競爭日益成為綜合國力較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文化軟實力中,最關鍵的就是核心價值。社會核心價值體系的功能在于通過對人的塑造和影響來增強或渙散一個民族的凝聚力,從而最終影響綜合國力,影響國家的發展前途和民族的命運。中國的長遠發展戰略不但要成為經濟強國、政治大國,更要成為名副其實的文化大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在全社會形成統一的指導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強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規范,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戰略地位,繁榮中國文化,提升文化競爭力,打造文化大國。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影響社會成員的取向,塑造人們的靈魂,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整合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提升文化軟實力,從而提高國家競爭力。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社會功能是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能引領社會思潮,化解社會矛盾,激發社會活力,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思想指南和精神動力,有效地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一)引領社會思潮
在現代化轉型過程中,在經濟關系有著多元格局的當代條件下,我國的社會思潮既復雜又多變。當前,除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以外,還有新自由主義、民粹主義、文化民族主義思潮,以及消費主義、享樂主義思潮,他們相互交錯、激烈競爭,各自都在力爭引導社會的主流地位。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社會的穩定、和諧,人民的團結、合作,必須有一種主導性思想和價值觀念來引領。因此,構建具有廣泛感召力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可以引領和整合多樣化的社會思潮,引導社會熱點,疏導公眾情緒,從而使先進的獲得發展,健康的倍受支持,落后的得到改進,腐朽的遭到抵制,形成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導的健康向上、和諧融洽的社會思想主流,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強有力的思想和輿論支持。核心價值體系一旦形成,就會以一種穩固的持續的方式,自覺融入人的思想行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通過這種穩固的持續的思想影響,培養人們的和諧理念,提高人們明辨是非的理性思維能力,并自覺抵制各種不良社會思潮的影響和侵蝕,從而引領轉型期的各類社會思潮朝著優化、改善和健全的方向發展。
(二)化解社會矛盾
在經濟全球化的當今時代,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今日中國,一方面應當看到的是,由于經濟社會的巨大發展和進步,人民生活狀況的顯著改善以及綜合國力的迅速增強、國際地位的日益彰顯,全國各族人民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有了巨大提升,思想道德水準也有了明顯提高。這是主流方面。另一方面也必須看到,由于外來的和內生的各種錯誤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觀念的影響和侵蝕,“價值失落”、“價值混亂”、“價值扭曲”的現象在社會上相當嚴重地存在著。由于利益格局調整,事實上造成了貧富差距拉大,以致造成不同階層和群體的矛盾激化。這雖不是主流,但必須高度重視。由于這種現象的存在,損害了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形象,破壞了人民內部的團結,為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造成了不可忽視的思想和道德障礙。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提出,有利于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和諧。
(三)激發社會活力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充滿活力的社會,而激發社會活力的根本途徑就是充分調動和發揮社會成員的創新潛能。沒有創新,就沒有人類的進步,就沒有人類的未來。人具有巨大的創造潛能,然而在現實的活動中卻并不都能充分發揮出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進行創新并不是簡單的形式上標新立異、內容上的同質重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人的創造性的激發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培育創新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之一,本身就內含了獨立精神、探索精神和批判精神在內的這些創新精神。二是調節人的情感。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正是要通過激發人的積極情感、克服人的消極情感來達到增強發動力、削減破壞力的目的。三是調動人的積極性。通過尊重差異,包容多樣,最大限度地調動社會成員的主觀能動性。
①《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②梅榮政、王炳權:《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想理論教育導刊》2007年第6期。
③盧岳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功能探討,《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
④鞏建華、劉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政治功能》,《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08年第10期。
(作者單位: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