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惠兵
(惠安職業中專學校,福建 惠安 362100)
略論中職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
黃惠兵
(惠安職業中專學校,福建 惠安 362100)
文章采用文獻法、調查法等研究方法,對中職學生體育興趣的不穩定性的現象進行了調查與分析,指出影響中職學生體育興趣的因素,并提出了融洽師生情感,發揮體育教學作用以及加強體育宣傳活動等是培養學生體育興趣的有效途徑。
體育;中職生;興趣培養
體育強調人們親自參加體育鍛煉,并成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培養人們對體育的興趣,并形成體育鍛煉的習慣是體育的一個重要標志。培養學生體育能力,而且應把體育和課外體育活動結合起來,強調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則是把已形成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起來。體育興趣是對體育活動的喜愛,是屬于感情因素,一旦激發了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就會促使其主動掌握一定的體育運動技能,提高實際運動水平。因此,如何正確地引導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培養學生體育習慣,形成一定的興趣,已經成為當前體育教師應當解決的問題。中職學生處在青春發育期,他們的身體形態和心理都在發生著一系列的變化,開始產生了對體育課的厭學,對體育鍛煉、體育興趣的不穩定性的現象。文章從對影響學生體育興趣的因素入手進行調查分析,并提出了培養學生體育興趣的對策,旨在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及終身體育意識、興趣、習慣的逐步形成。
1.主體方面
研究表明,影響學生體育興趣的主體因素主要表現在心理,一方面,學生會因為缺乏自信,不能正確認識自我,總認為自己體質弱,素質差,技能水平低,在動作練習時不能迎難而上,力不從心,錯誤地夸大動作的難度,加上他人并無惡意的取笑,嚴重挫傷了他們的自信,導致他們對體育課興趣不集中;另一方面,中職學生由于年齡大多在16—20歲,一般身體發展差,生理負擔量小,對一些技術性較強、負荷較大的項目,他們會因為害怕受傷而產生恐懼的心理,參加體育活動就成了一種心理負擔。因此,他們大都表現出對于自己喜歡的項目就愛動,而不熟悉、不喜歡的項目注意力不集中,不想動,更引不起興趣。大部分男生喜歡籃球等競爭類項目,而女生大部分對羽毛球等力量輕的技巧類項目較為喜歡,尤其喜歡富有韻律感、動作優美的項目,如健美操。如果在教學中不注意引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就有可能動搖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影響體育教學的正常進行。
2.客體方面
影響學生體育興趣的客體因素有家庭的、教師的、學校的以及同伴等諸多方面。
家長對子女的期望較高,一方面希望他們有所成就,認為孩子學習已經很累,不必再讓他們承受運動之苦,孩子是否參加體育鍛煉由家長決定;另一方面,許多家長認為高科技的營養品可以使他們的子女擁有健康之軀,而體育運動不僅會影響學習,且很容易受傷,結果得不償失。家庭對子女的影響是深刻的,如果父母支持子女上體育課,參與體育鍛煉,就會減少因心理素質差而厭學體育課的人數。
教師素質好壞對學生的興趣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在學校體育改革下,怎樣才能被稱之為一個優秀的體育老師,這與其他學科教師有所不同,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和愛好,與體育老師的綜合素質是密不可分的。另外,體育教學中是否有滿足學生體育需要的材料,直接影響著學生體育興趣的激發和培養。一般來講,趣味性、娛樂性和競技性越強的教材,愈具有魅力,愈能吸引學生體育興趣與愛好。另外,根據目前不少學校存在運動場地和器材不足的特點,體育教師應因地制宜,制造一些簡易的運動器材,開辟運動場地,為學生創造更為良好的教學環境,更好地促進體育教學。
學校的重視程度也在一定層面上影響著學生對體育的參與熱情。一個學校的校內文化環境對學生體育興趣影響很大,多年體育教學實踐證明:如果學校重視校內體育文化的建設,把它形成一種氛圍,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就高,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也高。如:學校定期舉行的田徑、球類等運動會,校園廣播以及電視直播或錄制體育節目,開設體育健康、文體衛生專題講座,還有校工會、團委、學生會、年級組、班級組織的各類體育比賽等都是學生施展其體育特長的機會,這些都是增強學生體育興趣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同伴之間的相互影響也是不可忽略的。中職學生由于其先天身體素質、發育情況、認知能力意識傾向等諸多方面的不同,就形成了個體差異:有的喜歡打籃球,有的喜歡踢足球;有的運動能力較強,有的運動能力較弱;有的喜愛活動,有的不愛活動。而教師的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但不可能使每一位學生都完全掌握,有些學生無論教師使用什么樣的方法、手段都無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但同學之間的相互合作卻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實際教學中培養學生競技能力、競爭意識,給每個學生制造競爭和成功的機會,使優勝者更上一層樓,激勵居中者后來居上,鞭策暫時落后的學生,從而培養每一個學生的競爭意識。
(一)融洽師生情感是培養學生體育興趣的基礎
在體育教學中,師生間建立融洽的情感是培養與激發學生體育興趣的先決條件。體育教學應力求學生處在一個生動活潑的環境、氣氛中進行,充分讓學生在情感上得以滿足。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用以激活、感染學生。教師生動風趣的語言、和藹可親的教態、堅定自信的神情、莊重大方的舉止,給學生以美的感染,以融洽師生情感。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模仿能力很強,所以體育教師要用高尚的情操、廣博的知識和健美的體魄、優美的示范來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給學生以積極的影響。
(二)發揮體育教學作用是培養學生體育興趣的關鍵
1.利用體育培養目標引導學生的興趣
體育的目標是引起學生學習責任感,間接、持久產生興趣,形成良好體育習慣。強壯的體格、和諧的身心發展才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現代社會主義建設者的素質,才能成為未來更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者。當學生對體育缺乏直接興趣時,也會出于對祖國、對人民和現代化建設的責任感而產生間接興趣,這種興趣在長期刻苦的學習過程中又會轉化為直接興趣。學生產生了某種學習需要,就會引起一種推動滿足需要的內驅力,這種內部動力就是學習的動機,它可以促使機體釋放出一定能量或產生沖動去進行學習鍛煉。它是在一定誘因條件下,意識到滿足需要的目標而產生的內在動因。體育教師應善于創造這種條件,并懂得正確引導學習動機來培養學習興趣。
2.更新體育教學方法和手段來培養學生興趣
體育教師要在教學教法上有所改進,在課堂上能以新的教學理念為指導,在教學手段和組織教學上應有創新意識。教學內容難易要適合學生的接受水平,不僅那些過易過淺的教學內容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那些過深過難的教學內容也都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中,為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要力求深淺適當,難易適度,所進行的教學內容設置盡可能是學生經過一定努力所能掌握的,此外,所提出的教學要求還要充分考慮到那部分水平較差的學生也能跟上。只有這樣,才能面向全體全面發展,使學生獲得學習上的滿足。
3.結合體育教材內容特點,利用競賽因素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體育教材中的各項體育活動項目本身含有競賽的特點,適當采用競賽形式組織教學活動,利用競爭心理的因素,是激發學生積極性、培養學生興趣的一種有效手段。游戲與競賽以其特有的趣味性和競爭性很受青少年學生的喜愛,青少年求知欲旺盛,求勝心切,喜歡鼓勵和表揚,根據這些特點,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設計帶有趣味性和競賽性的游戲來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4.合理安排課的內容,激發學生體育興趣
體育教材包括跑、跳、投和發展學生身體素質的一些活動性的練習內容。如果按教材的單一內容刻板地進行教學,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會取得好的學習效果。根據初中學生形象思維占優勢,注意力持續不長,對技術概念不易理解,對枯燥的技術訓練不感興趣等特點,合理選擇和編排課的內容,把乏味的教材內容與游戲融為一體。教學時,要做到上下肢配合,有動有靜,動靜結合。對于那些紀律性差、學習目的性不夠明確、自覺性不高的學生,教師更應運用游戲和競賽教學引起他們的興趣。
5.營造成功的體驗來培養興趣
興趣與成功是相輔相成的,興趣可促使學生學習取得成功,而成功又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在教學中應做到:第一,要有明確、恰當的教學目標。應根據學生的特點、接受能力和現有水平,在備課時定好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和采用何種教學手段能更好地實現學習目標。第二,在教學中,一旦學生有精彩表演和良好的表現,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并配合以鼓勵、贊許的目光和手勢,使其產生滿足感。
(三)加強體育宣傳活動是培養學生體育興趣的保證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的發展以及物質和精神生活的改善,人們體育與健康的觀念的更新,體育已全面進入人的生活領域,學生對體育的價值也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加上體育本身固有的競賽、健身、健美等特點,這些都能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此外,體育的競賽激發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民族自豪感。每當中國體育代表隊在國際比賽中獲勝的喜迅傳來,都可以激發和促進學生的向上斗志。在校運會的比賽中,上場的學生會奮力拼搏,場外的同學們忘情地加油。所有這些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情感的教育,都是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最為重要的因素。
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積極性,從來都是教學改革的主題,也是教師教學的一條原則。教師的主導作用首先要從這里發揮。課堂以外的社會教育、學校的導向教育、體育宣傳教育,應在廣域的范圍內起號召和鼓勵作用。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要像一根紅線一樣,由“自覺積極性原則”貫徹始終,促使學生在課堂上發揮主體作用。
[1]鐘啟泉.體育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G718.2
A
1673-0046(2010)01-0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