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順
(中國石化集團第四建設公司天津市300270)
在工程項目上開展勞動競賽的認識與實踐
李兆順
(中國石化集團第四建設公司天津市300270)
工程項目是施工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展示綜合實力的前沿陣地,工會在項目上開展“五比一創”勞動競賽,是挖掘和發揮全體員工的潛能,促進企業爭市場、創信譽的絕好方式,其意義和效果顯而易見。
工程項目;勞動競賽;認識;實踐
工程項目,是施工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展示綜合實力的前沿陣地,施工企業要以一流質量、一流速度去爭市場、占鰲頭、樹形象、創信譽,就需擰萬股勁,聚千鈞力,充分挖掘和發揮全員的潛能。而工會在項目上開展“五比一創”勞動競賽,便是將這種潛能充分釋放出來的絕好方式。
歸結起來,項目上的勞動競賽,意義主要有如下諸點。
(一)可為黨群工作找到抓手。國有施工企業經過改組、改制和調整,職工結構已發生極大變化。工程建設施工,已由過去全靠自有隊伍,而轉變為依托社會資源,即工程分包與勞務用工等形式。要使參建單位快速磨合,形成“一家人、一條心、一個目標、一股勁”,項目部黨群組織必須負起組織發動、思想引導、行為導向、宣傳鼓舞和有效激勵的責任,成為促進各參建單位建立緊密聯系的“橋梁”與“紐帶”。我們中石化四公司天津100萬噸/年乙烯及配套工程乙烯項目,便通過開展勞動競賽,將參建各單位這方面的工作納入一個整體籌謀之中,統一安排,統一要求,統一行動,牢牢抓住工程各節點,組織各參建單位進行相互間的競比,從而找到了服務項目、發揮作用、樹立威信、有所作為的有效抓手。
(二)可為員工競技提供平臺。勞動競賽的開展,為各參建單位員工搭建了競施其才、各展風采的平臺,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全員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因為施工一線職工,最了解現場實際狀況,哪里需要技術變更、哪里需簽證、哪里還有潛力、哪里可再增效,他們最清楚,一旦對此關心起來,潛能便得到釋放,所有的技術特長,也都能得到充分發揮,并且,其個人利益也可以實現為最大化。
(三)可為人才培養提供基地。國有施工企業建設項目,肩負著兩個重要使命,一是干好工程,二是培養人才,此即“以建設國優工程為目標,以培養人才和施工骨干力量為目的”。而在項目上開展“五比一創”競賽,正為企業培養出管理優秀、技術精湛和有“拿手絕活”的能工巧匠,提供了極好的基地。“人才興企”之戰略,由此便可在項目上得到充分實施。
(四)可為合作共贏提供支撐。企業的生產經營,最終以創造效益、實現利潤為目的。對項目部與各參建單位來說,必須通過共同奮斗,來實現共利共贏。而項目上的勞動競賽,便為這種共贏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我們“乙烯”項目部,就特別注意將施工各方利益捆在一起,充分體現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從而形成同舟共濟、榮辱與共的局面。我們之所以僅用27個月19天便實現冬季安全開車一次打通全流程、創造了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史上輝煌奇跡,靠得就是這種共贏所激發出的無窮動力。
那么,項目上的勞動競賽究竟該如何開展呢?我們主要嘗試了以下做法。
(一)根據進度,搭設平臺。項目建設,貫穿整個過程的,是土建、鋼結構、設備、管道、電氣儀表等各項專業化施工,不同階段會有不同施工重點,但必須確保按施工總體部署有效運行。我們乙烯項目工會便圍繞工程建設進度,搭建了三個平臺,即“百日會戰”、“黨徽閃光”、“樣板工程創優”競賽,將“五比一創”的內容具體設置其中,因而使參建員工在不同的施工階段,都能夠施展相應的作為。
(二)認真策劃,細密實施。每一項勞動競賽開展前,我們都緊密聯系現場施工的重點、難點,關鍵部位和關鍵環節,制定出科學合理、操作性強的實施方案和考核細則,并建立完善活動組織機構,還在施工現場召開各參賽單位、業主、設計、監理、質量監督總站等參加的誓師動員大會,舉行授旗儀式。競賽期間,采取以旬為周期、十天一考核、滾動插紅旗、按月給獎勵的辦法。競賽結束后,在施工現場召開總結表彰大會,對優勝單位、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使競賽活動總是顯得有聲有色。
(三)營造氛圍,提振精神。勞動競賽需要視覺識別的感知,需要以表象形態來提振精神、樹立信心和增添動力。為此,我們因地制宜,在各裝置區域、主要通道和顯要位置,布置“五圖一牌”、宣傳欄、施工競賽評比臺、優秀員工光榮榜等,裝置上懸掛大幅獨體字標語以及彩旗,這些都給員工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營造了勞動競賽的絕好文化環境。
(四)借機宣傳,趁勢發展。我們有意識抓住各種機會,對內對外作及時的宣傳報道,以有效增加建設者們自豪感和成就感。譬如,借引進1600噸“中華第一吊”的新聞推介會,向數十家新聞媒體展示項目上的勞動競賽成果;借工程中的慶典,向社會各界展示職工風貌。中央、天津、大港等電視臺的現場采播,天津日報、天津工人日報、人民文摘、中華新聞網等報刊網絡的連續報道,都極大地起到了鼓舞人心、激發士氣的作用。
競比活動在項目開展,使我們實實在在地收獲了不少具體成果。
一是促進了核心技術團隊的形成。我們結合企業發展戰略目標,在發展大型設備吊裝、大型機組安裝、大型儲罐安裝、大型DOS/ESD安裝和特殊焊材焊接上,積極鼓勵技術人員創造出系統工法,既降低了高空作業安全風險系數,又提高了綜合勞動工效。在發展裂解氣大型壓縮機組、大型閥門采用柔性管道力系無應力安裝及調試核心技術時,讓技術人員競展其才,努力為國內自主知識產權的應用奠定基礎。在這種力爭上游的競爭中,我們高精專尖的核心業務專業團隊正逐漸形成。
二是推助了勞動能手脫穎而出。各種勞動競賽的開展,為我們所屬員工展才競技,提供較佳的平臺,各類技術能手,紛紛涌現。大家都以創一流、爭第一為榮,都將心思用在了“唯旗是奪”上,“三號連創”正在項目上日益形成風氣。
三是形成了對員工較強的凝聚力。在一系列勞動競賽中,我們鼓勵員工增強集體主義精神,用團隊的力量,一次次刷新成績,一次次被評為先進單位,一次次笑到最后。集體榮譽的不斷獲取,正在對員工形成了較強的凝聚力。
[1]胡國志.適應新形勢樹立新觀念把勞動競賽不斷引向深入[J].工會理論與實踐,1998,(6).
[2]何洪祥.淺談企業集團內的合同式勞動競賽[J].天津市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4).
[3]倪作霖.勞動競賽掀高潮有力拼搏爭第一[N].中國鐵道建筑報,2004-08-02.
Some Realization and Practice on Developing the working Com petition in the Projects
Zhaoshun Li
(The Fourth Construction Company of China Sinopec Group,Tianjin,300270)
The programs in the project are the front line of competition and showing the comprehensive power of the enterprise.It can develop the staff's potential ability by running a working competition like“Five comparisons and one creation”through the trade union.It can promote the competition among the companies and establish the reputation.The effect of this way is so obvious.
programs in the project;working competition;realization;practice
D412.6
B
1008-8636(2010)04-0055-02
責任編輯 李耕
2010-06-15
李兆順(1957-),男,山東日照人,中石化四公司天津100萬噸/年乙烯及配套工程乙烯項目部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