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清代吉林流人的地理分布及其生存狀態

2010-08-15 00:52:12任樹民
長春師范大學學報 2010年7期

任樹民,李 秋

(北華大學文學院,吉林省吉林市 132013)

自順治元年入關定鼎北京后,為鞏固在中原的統治地位,清政府將內地的各種罪犯,發配邊遠省區及煙瘴之地,這種遣犯,歷史上稱為流人。

東北作為清王朝的肇興之地,統治比較穩固,并且當時東北地區開發程度相對滯后,流人在這里難以形成危害清統治政權的政治力量,于是東北便成了安置大批流放人員的處所。據楊賓《柳邊紀略》以及《清實錄》等書記載,現在的吉林市地區以及松原、琿春等地都是流人比較集中的地方。有鑒于此,本文擬對有清一代吉林地區流人的地理分布及其生存狀態進行系統性的考察與研究。

需要說明的是,本文的吉林地區不是指清代吉林將軍的轄域,而是以當下吉林省的行政區劃為基礎。

一、清代吉林流人的地理分布

清王朝在關內建立政權后,將東北視為“祖宗肇跡興王之所”,一方面,修筑柳條邊,實行“封禁”;另一方面,長期在東北實行不同于關內“行省制”的“軍府制”行政管理體系,即以軍事統治監督地方政務,建立以軍事管制為主的地方政權機構。雖然清王朝也曾于雍正四年在吉林置永吉州,在伯都訥置長寧縣分屬于奉天府,但在乾隆年間又都先后省去,劃歸吉林將軍管轄。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光緒初年。“光緒以后,始漸增府縣,迄光緒三十三年五月裁將軍副都統等官,改置吉林巡撫,分設各道,始具行省規模。”[1]經過尋繹,我們發現,柳條“封禁”和“軍府制”的管理機制直接影響了清代吉林地區流人的地理分布。在以柳條“封禁”和“軍府制”的管理機制為主導的諸多因素綜合作用之下,清代吉林地區流人的地理分布大體分為三個系統。

第一系統,軍事重鎮與中心城市。

“軍府制”吉林政權的最高長官是吉林將軍 (早期稱寧古塔將軍)。將軍衙門的設置與管理可分為四個系統。第一系統:八旗駐防,軍政合一,均為軍事重鎮。其在今天吉林省境的有:琿春、吉林烏拉和伯都訥。第二系統:地方行政,這是清代實行漢旗分治專司漢人事務的民治機構,在吉林將軍下分設吉林、伯都訥和長春三個直屬廳。第三系統:中央直屬的地方旗人機構,即特殊的打牲烏拉。打牲烏拉為滿族聚居的特殊管理地區,最初直屬北京中央的內務府,是皇品進貢的基地。第四個系統是吉林將軍對東北部少數民族管理的噶珊制。以上是清政府前期在吉林地區所施行的“軍府制”的概況。循此,我們再來看看吉林流人的主要集中地方。

關于流人的主要戍所,楊賓在《柳邊紀略》中記載說:

“尚陽堡,在開原縣東四十里,安置罪人,始于天聰七年八月,后以為例。自順治末改發寧古塔。康熙初又增船廠、黑龍江、席北、白登訥。”[2]

乾隆五十四年發往新疆遣犯人數眾多,清政府考慮到“同在一處,聚集成群,難保無糾滋事之患”,決定“分往吉林、打牲烏拉,及黑龍江之索倫、達呼爾、琿春等處”。[3]

根據上述兩條史料可知,當時吉林流人主要集中在吉林、打牲烏拉、伯都訥、琿春以及席北一帶。席北,李興盛的《東北流人史》認為在“內蒙呼盟南部”,即現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的南部,筆者認為不確。按照楊賓《柳邊紀略》的記載,席北“在船廠邊外西南五百余里……役屬于蒙古之科爾沁”[2]。楊賓說席北在吉林“西南”,方位搞錯,席北應該在船廠邊外“西北”五百余里處,是科爾沁草原東部錫伯族聚居之地,大致在今天的松原、白城與黑龍江省交界一帶。

比照“軍府制”的行政管理機制和流人的主要戍所,不難發現,它們具有一定的對應性。吉林、打牲烏拉、伯都訥、琿春是“軍府制”下的主要駐防之地,而據上引史料,流人也主要集中于此,可見,清政府對吉林的管轄設置與管理機制對吉林地區流人地理分布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流人是被流放貶逐之人,在統治階級看來,他們是有罪之人。雖然有的流人,像在寧古塔“荷戈二十三年”的吳兆騫,“所遇將軍、固山,無不憐才,待以殊禮”[4],而且據流人后裔楊賓記載,對于非名流流人,地方官防范在1689年以前也是“不甚嚴,給假入關者固多,忽然宵遁者亦往往不乏,本地既不稽查,關隘出入亦無須官票”[2],但是,流人既然是有罪之人,顯然是要地方長官予以監督與管轄的。而據楊賓的《柳邊紀略》記載,流人一旦再次犯罪,其處罰還是相當嚴厲的:“奉天、寧古塔、愛渾三將軍,自康熙庚午年始,凡入官流徙人犯。有犯光棍叛盜以上罪者,不必奏請,徑斬于市,年終匯報。”[2]可見,流人在戍所雖毋需住在高墻之內,擁有著一定人身自由,但是,清王朝對于流人戍所的選擇也不是遍地開花,而是選擇有地方政權機構的吉林、打牲烏拉、伯都訥、琿春等地。之所以如此,顯然是因為只有這樣,流人才能夠得到有效的監督與管轄。

楊賓《柳邊紀略》記載道,烏拉 (今吉林市)建城,“中土流人千余家,西門百貨湊集,旗亭戲館,無一不有,亦邊外一都會也”[2]。可見,以吉林、打牲烏拉、伯都訥、琿春為代表的軍事重鎮和中心城市是中土流人的主要戍所,清代吉林地區的流人大部分流戍于此。

第二系統,柳條邊之邊門。

清王朝在關內建立政權后,將東北視為“祖宗肇跡興王之所”,于是,清代統治者實行“封禁”,以分別內外,實行民族隔離,同時也為壟斷人參、貂皮等特產的經濟利益,保證貢品的充足供應,并在吉林的西部和南部修筑了柳條邊。南部修的早,通稱為老邊,始建于順治年間,自鳳凰城至開原威遠堡一段為盛京將軍與吉林將軍轄境的分界線。康熙年間又修建了新邊。新邊,西起老邊的威遠堡一帶,經四平、伊通、九臺,過松花江到法特東部的亮子山 (今舒蘭市蓮花鄉黃金村邊沿屯的馬鞍山)。新邊外是蒙古科爾沁王公的領地,新邊內是寧古塔將軍的轄區。新邊長約343公里,設4個邊門、29個邊臺。每個邊門設總理臺務領催一名,管理所屬各邊臺,統領臺丁150名。每個邊臺另設領催1名,有臺丁20~30人不等。

清王朝施行的這一“柳條封禁”也直接影響了流人的地理分布。《奉天通志》記載說:“邊臺、驛站、綱戶三項旗人,系清初三藩降卒。當時云南撥來八百八十四戶,分布邊臺,守邊挑壕,驛站傳遞文書。”“臺丁、站人,云南人,系康熙間平定逆藩吳三桂之俘虜編管。盛京兵部發往邊臺驛站充當苦差。”[5]魏聲《雞林舊聞錄》云:

滿清入關之初,流徙罪犯多編管于吉、江兩省。及康熙時,云南既平,凡附屬吳三桂之滇人,悉配戍于上陽堡,在今開原縣邊門外。滿語稱其為“臺尼堪”。“‘尼堪’者,漢人之謂,既又為羅剎之亂,關外遍設軍臺,飭是等流人分守各臺,稱為臺丁。……故沿柳條邊門,沿嫩江以北,俱有臺丁蹤跡。”[6]

魏氏再引《長春鄉土志》云:

“有流人居邊門,父子葺破屋以棲。嘗大雪,老者僵臥,其子暈絕尸旁。適有將軍之子,雪中罷獵歸,過此,飭從人灌以湯,少年遽蘇,老者氣息尚屬。詢所苦,知初從關內來者。”[6]

據上引兩處史料可知,在吉林的新邊一帶,也分布著一批流人。他們擔當的職責是臺丁,而且一大部分是平定三藩之后的降卒。

第三系統,驛路上之各驛站。

從上引《奉天通志》的資料來看,發往東北的三藩降卒一部分充當了臺丁,還有一部分人充當了驛站的站丁。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中國軍民為驅逐沙俄侵略軍、收復領土進行了兩次雅克薩之戰。為了解決前方部隊與后方的通信和后勤輜重運送問題,在吉林烏拉——墨爾根 (嫩江) ——璦琿——雅克薩一線建立了驛站,其站丁即為流人。

“自伯都訥至璦琿一千六七百里,計二十余站,均系康熙間征羅剎時所置。詢據站丁自稱,為當年吳藩余黨,平定后,遣赴極邊充當站丁。”[7]

隨康熙巡幸吉林的高士奇在其所著《扈從東巡日錄》中也曾提及流人徙居驛站之事:

“己巳,駐蹕塞木肯河。小阜橫連,細流縈繞,新增驛道,徙奉天流人居此。作流民嘆。”[8]

根據高士奇的行程記錄推斷,塞木肯河在今伊通縣境。高士奇據親身經歷加以載記,而且還有感于流人的艱苦生活而賦詩一首。由上引兩段史料不難看出,在吉林驛道的各個驛站著實是有著流人充當站丁之役的。

嘉道以后,清廷逐漸減少向吉林地區遣放流人,是故,這一系統的流人主要集中于嘉道以前開辟于吉林地區的驛道之上。那么,嘉道之前,吉林地區的驛路情況如何呢?據薩英額《吉林外紀》載,以省城吉林烏拉為中心,分為東西北三路:東路自尼什哈站 (今吉林市龍潭區)起,經蛟河、敦化進入寧古塔 (今黑龍江省寧安市)境;西路從吉林市出發,經長春雙陽區、四平伊通一線進入遼寧境內;北路沿松花江,過舒蘭,進入榆樹,在榆樹境內又分兩道,正北跨過榆樹進入黑龍江境內,西北經扶余、松原入黑龍江境。大體說來,吉林驛路上的站丁就分布在這東西北三條路線之上,那么,根據上述剖析,貶逐到吉林的部分流人即分布于這三條驛路之上充當站丁之役。

驛道之上的各個驛站有流人居此充當站丁,他們屬于棲居不變的流人,而除此,還有大量的來吉林和流往寧古塔、卜魁、墨爾根的流人則川流不息地來往于這三條驛路之上。像吳兆騫就是循西路而來吉林,而又從東路前往寧古塔的,其返回家鄉亦是循此兩條路線而行的,這不僅有其詩歌為證,而且在其子吳臣的《寧古塔紀略》中,也能找到詳盡載記。很顯然,在當時吉林交通還不方便的情況下,其它流人也只能沿著西線驛路來吉林,而發往黑龍江者則要再循東北兩線驛路從吉林烏拉前往各自貶所。

要之,在以柳條“封禁”和“軍府制”的管理機制為主導的諸多因素綜合作用之下,清代吉林地區流人的地理分布大體分為三個系統,即以吉林、打牲烏拉、伯都訥、琿春為代表的軍事重鎮和中心城市,柳條邊之邊門一帶,還有就是驛路上的各個驛站。其中,軍事重鎮和中心城市的流人最多,剩下的兩個系統在人數上要遠遠少于第一系統。

二、清代吉林流人的生存狀態

有清一代的吉林流人當中,既有平民百姓,也有官宦文士。大體來說,一個人,不論以前是平頭百姓,還是豪紳文士,可一旦淪為流人,其下場就很悲慘:或傾家蕩產,全家遠戍,或妻離子散,孤身就道。當時的一部分流人,特別是江浙一帶的“南人”,因“既無屋棲身,又無資力耕種,復重困于差徭”,在吉林這塊“苦寒之地”,于“風氣凜冽”當中,“顛踣溝壑”者,屢屢發生。[9]然而,也有一部分貴族官宦、流人文士每每受到吉林將軍的禮遇,有的甚至被“待以殊禮”。就生存狀態而言,吉林地區三個系統的流人,是有所區別的。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吉林流人的生存狀態問題。

根據上引《長春鄉土志》的記載,不難看出,臺丁流人的生活是非常艱苦的。相比之下,驛路上的站丁流人,其生活艱難的程度也與之相差無幾。對此,高士奇的《扈從東巡日錄》有過記載:

“空山絕四鄰,豺虎時盤旋。伐木營板屋,粗具三兩椽。連朝雨復落,舉室無安眠。寡妻病哀憊,丁男衣不全。有地皆蓁荊,手足徒胝胼。長子被官役,辛苦恒經年。鵠面向行客,欲語先涕漣。”[8]

由是觀之,第二、三系統的臺丁、站丁流人,在物質生活上是極端貧困的。他們衣不蔽體,屋不遮雨,過著“生非生兮死非死”(吳偉業《悲歌贈吳季子》)的非人生活。他們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是任人驅使的“奴隸”,不但承擔著繁重的差役,還受盡人間歧視。因為這兩個系統的流人大部分都是三藩降卒,所以他們在政治上也沒有出路。為了使站丁能夠終身、世代充當官奴,清政府不準他們參加科舉考試,也不準他們當官:

“邊臺、驛站、綱戶三項旗人,系清初三藩降卒……雖屬漢軍旗人,不準考試。”[5]

“臺丁、站人,云南人,系康熙年間平定逆藩吳三桂之俘虜。……臺丁司挖邊壕,有老千統轄之。站人接送公文,官至驛丞而上,僅按名予地為口資,文武兩途,世不容入。”[5]

站丁的最大出息,只能在本站當個筆帖式,或者當個領催。“后撤去臺卡,改驛站為文報局,雖免苦差,人仍賤視之。自民國以來與齊民等矣。”[5]可見,有清一代,隸籍于臺丁、站丁的流人不但自身過著“生非生兮死非死”的非人生活,就是其子孫后代也都難逃終生為奴的厄運。

與第二、三系統的流人相比,第一系統的流人在整體境遇上要好于前兩個系統。不過,這也不能一概而論,因為第一系統的流人內部也是有著階層之分的。大體說來,分為三個階層。

第一階層,社會地位較高的宗室貴族與官宦文士。宗室貴族以及官員發遣到吉林和下層流人一般有別,宗室貴族多冠以交將軍“嚴加管束”字樣,而官員多加以“效力贖罪”字樣,表示不從事重體力勞動。朝廷雖然有令要“嚴加管束”,但到配后,實際上當地官員的管制并不嚴,甚至放縱。有私自放回者,有為之代修住房者,有“完繳官項”、“饋送節禮”者,等等。[10]當地官員之所以對這類官犯待之如賓,是因為這一層次的流人最容易被赦歸。試想一下,今日的流人他日一旦回朝,那么他們還是官。不為日后的官官相護考慮,最起碼也得防止他們回朝后揭短。正因此,這一階層的流人,往往得到當地官員的極大禮遇。當然,除了官官相護這一消極的方面外,一部份流人文士也憑借其才華得到吉林將軍的賞識,有的甚至被“待以殊禮”。例如流戍寧古塔的吳兆騫“所遇將軍、固山,無不憐才,待以殊禮”。當他被赦歸的時候,吉林將軍“遣撥什庫一人、兵八名護送。又發勘合,撥驛車二輛、驛馬二匹及飲食等項,按驛供給更換”。到吉林烏喇“留數日,更換勘合,如前護送”[4]。戍在吉林的大部分流人文士雖然沒有都像吳兆騫這樣被“待以殊禮”,但他們當中的一部分人曾得到過吉林將軍的以禮相待卻是屢見不鮮。嘉慶十九年,吉林將軍富俊創吉林歷史上第一所書院——白山書院。據鐵保的《白山書院跋》記載,書院曾先后聘請熊之書、朱宇泰以及朱履中主過講席,而這三位講席實際上都是戍在吉林的流人。既然能夠被將軍聘為書院講席,那么,很顯然,他們在戍所的社會地位就不會是低下的。總之,宗室貴族以及官宦文士這一階層的流人,往往能夠得到當地官員的以禮相待,不僅在第一系統之內,而且在整個流人當中,他們的社會地位都是最高的。

第二階層,經濟上較為富裕的經商者。據楊賓的《柳邊紀略》記載,寧古塔的一部分流人經過貨殖致富,不但滿洲官兵對他們“平居禮貌,必極恭敬”,就是一些地方官對他們當中的一些“尊顯而儒雅者”也是“等夷交”,年輕的甚至還被那些尊顯的老者“弟視”。[2]由是觀之,流人當中的經商者在當時也贏得了相當高的社會地位。楊賓說烏拉建城,“中土流人千余家,西門百貨湊集”,那么,經濟上較為富裕的經商者在吉林流人的第一系統之內應該并不缺乏。由寧古塔的風俗來推測,這一階層的流人在第一系統之內也應該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與宗室貴族和官宦文士相比較,他們以財富致貴致顯,顯然應該屬于經濟特權階層。

第三階層,包括莊丁、水手以及官奴在內的各類社會下層流人。在戍往吉林的流人大軍中,這一階層的人在三個系統當中,所占人數最多,社會成分最復雜,有農民、手工業者、士兵、各種會道門分子、太監、無業游民以及旗民雜犯等。與第二、三系統的臺丁、站丁相比,這一階層的生活悲慘程度與之相差無幾。一部分流人到戍所后被編入官莊種地納糧,于是,他們就成了官莊的莊丁。雖然當前還沒有發現有關吉林莊丁流人的原始資料,但據《吉林外紀》載,至道光七年,吉林烏拉有官莊五十處,伯都訥有官莊六處,顯然不能排除這五十六處官莊有著流人莊丁的存在。關于莊丁的悲慘處境,流人吳兆騫《歸來草堂尺牘》有過記載:

“每一莊共十人,一個做莊頭,九個做莊丁,一年四季,無一閑日。一到種田之日,即要親身下田,五更而起,黃昏而歇。每一個人名下,要糧二十石、草三百束、豬一百斤、炭一百斤、官炭三百斤、蘆一百束。至若打圍,則隨行趕虎狼獐鹿,凡家所有,悉作官物。衙門有公費,皆來官莊上取辦……官莊人,皆骨瘦如柴……總之,一年到頭,不是種田,即是打圍,燒石灰,燒炭,并無半刻空閑日子。”[4]

順治十五年清政府于吉林船廠造戰船,順治十八年設吉林水師營,康熙二十二年組織大型運糧船隊,其水手、船工、夫役等,基本上是從流人中挑選的。據張縉彥《域外集》當中《兀者王化龍傳》的記載,這些被安排在水師營以及運糧隊當中的流人更是艱難度日:“出而搖櫓,入而運槳,晚則守大懿之藏舟,風雨晦明,饑餓疲勞……其孱弱而具聰明者,選而教之匠役焉,操斧斤枘鑿,日不遑食,調之修公廨,役之緝庫局,雖歲時,不輟也”[11]。有時,這一階層的流人還面臨著死亡的危險。發往東北的披甲為奴之犯,如果“伊等兇惡性成,仍復犯法”,朝廷規定,可以“聽伊主打死勿問”。于是,兵丁和家主們便以此例為非作歹,逞兇肆虐。“乃聞各處披甲人等,竟有圖占該犯妻女,不遂所欲,因而斃其性命者”[12]。不難看出,包括其家人在內的官奴流人完全沒有人身權利可言。總體來說,面對著這種“生非生兮死非死”的非人生活,這一階層的流人死于流放地者多,生還回籍者鮮。

當然,飽受折磨,回歸無望的流人,為了擺脫悲慘的處境,他們也采取過斗爭。斗爭方式大致有三種:贖身,逃亡,殺死主人。其中最主要的是逃生。如因“通海逆案”被長流寧古塔的祁班孫,見自己回歸無望,在轉戍烏拉水師營當水兵后,于康熙四年逃回故鄉,后隱名埋姓在蘇州堯峰山為僧。他們當中,有的是一逃再逃,多次逃跑。然而,由于當時交通條件很差,幾乎沒有交通工具,逃生難度很大,所以能逃走的只是少數。于是,那些逃不回的以及沒有機會被赦歸的大部分流人便留在戍所,成了吉林地區的常住居民。

三、結語

終清一代,東北作為王朝的“龍興”之地,一向受到滿清貴族的特殊保護。通過“柳條”封禁和“軍府”管制,清廷儼然把東北變成了一個“特區”。與此同時,清廷又把大批流人遣往這一“特區”戍邊。就吉林地區而言,在以柳條“封禁”和“軍府制”的管理機制為主導諸多因素的綜合作用之下,清代吉林地區的流人在地理分布上大體分為三個系統。這三個系統當中的流人就生存狀態而言是有所區別的,但是,就整體境遇來說,他們的處境是悲慘的。不過,在這艱難困厄的流放生活中,他們并未放棄對生活的希望和對社會的責任,在逆境中,他們依然表現出了種種與環境抗爭和積極向上的精神。他們著文賦情,教書育人,開店貿易,馳傳信息,是他們給封禁時期文化荒涼的吉林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增添了新的活力。流人群體為開發和建設吉林貢獻了力量,在吉林的歷史豐碑上留下了屬于自己的一筆。

[1]劉爽.吉林新志[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156.

[2]楊賓.柳邊紀略[M].續修四庫全書本:第73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92,299-300,468,469,281-282,420.

[3]清實錄:第25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6:1059.

[4]吳兆騫.秋笳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338,335-336,301-302.

[5]王樹楠等.奉天通志[M].沈陽:沈陽古舊書店,1983:3919,3919,3919,3979.

[7]遼左見聞錄[M].抄本.吉林省社會科學院藏.

[8]高士奇.扈從東巡日錄[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108,108.

[9]清實錄:第5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6:28.

[10]清實錄:第31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6:125.

[11]張縉彥.域外集[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68.

[12]長順等.吉林通志[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18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男女免费完整版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在线播放网站| 天天色天天综合|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天堂在线亚洲| 凹凸国产分类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播放| 日韩免费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无码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成人精品视频| 巨熟乳波霸若妻中文观看免费| 成人国产免费|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观看| 亚洲动漫h| 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加勒比隔壁人妻|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久久成人网|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视频 | 亚洲资源站av无码网址|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91一级片| 五月激情综合网| 亚洲男人天堂久久|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 91|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 亚洲欧州色色免费AV| 亚洲精品色AV无码看| 日本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国产丝袜啪啪| 免费一级大毛片a一观看不卡| 亚洲天堂高清| 亚洲青涩在线| 成年网址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欧美精品成人| 国产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第一成年网|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影视 | 亚洲a级毛片| 国产成人一区| 亚洲一区第一页| 国产性猛交XXXX免费看| 久久成人免费| 日本在线欧美在线|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 亚洲无码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亚洲影视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精品| 在线视频97|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午夜国产理论| 全部免费特黄特色大片视频| 98超碰在线观看| 国产成年无码AⅤ片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97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一区|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国产成人超碰无码| 国产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欧美|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gif|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色婷婷天天综合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资源在线观看|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播放|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在线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