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焦颯
(哈爾濱商業大學,黑龍江哈爾濱 150076)
[旅游經濟]
晉中市文化旅游發展的SWOT分析
孫靜焦颯
(哈爾濱商業大學,黑龍江哈爾濱 150076)
晉中市文化旅游資源豐富且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具備文化旅游發展的優勢條件。但由于存在配套設施落后、旅游管理體制機制不健全等問題,使得晉中市在發展文化旅游方面存在諸多制約。晉中市應抓住當前旅游業發展的大好時機,迎接挑戰,更好地發展文化旅游,才有可能在競爭激烈的旅游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晉中市;文化旅游;SWOT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知識素養和文化內涵的提升,“走馬觀花”式的旅游方式已不能滿足旅游者的需要,富有文化內涵的旅游資源正越來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睞。可以推斷文化旅游的發展將成為21世紀旅游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發展有特色和品位的文化旅游項目已經成為各國(地區)旅游決策者的共識。本文將從SWOT分析的角度,分析晉中市文化旅游發展的優勢、劣勢、機遇及挑戰,從而更好地促進晉中市旅游業的發展。
晉中市是山西省乃至中國北方著名的文化大市。全市現存不可移動文物5000余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4處,居山西省各市之首。擁有世界文化遺產1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座,歷史文化名鎮(村)4個。其中左權開花調、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牛郎織女傳說、形(心)意拳、冠云平遙牛肉傳統加工技藝、壽陽愛社、祁太秧歌、龜齡集傳統制作技藝等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晉劇藝術聞名遐邇。歷史上人才輩出,如介子推、祁奚、王允、王維、羅貫中、雷履泰、渠本翹等大批歷史名人。
隨著山西省推進太原晉中同城化、建設大太原經濟圈進程的加快,太舊、太長、大運高速公路,108、207、208國道,南同蒲、太中銀、太焦、石太快速客運鐵路貫通全境,市城區距太原武宿機場僅15分鐘車程,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的區位優勢明顯。太原、京津地區是晉中文化產業的大市場,又是發展文化產業的人才庫。
由20世紀90年代開始,晉中市以晉商文化大院開發為切入點,抓活動、創品牌、帶產業,形成全國知名的晉商文化旅游區,成為山西省三大旅游品牌之一,文化旅游業蓬勃發展。
2008年7月發布的《晉中市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工作方案》中提出:要積極創造一切有利條件,全力動員社會各行各業支持旅游業發展,以開展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活動為抓手和動力,進一步增強城市現代旅游功能,改善旅游發展環境,提升旅游行業整體素質和水平,真正把旅游業培育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新興支柱產業,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2008年8月發布的《關于加快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提出:要下大力整合旅游資源,加大旅游景點的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食、住、行、游、購,娛”旅游產業要素,加強服務標準體系建設。引導和推動觀光旅游向深度體驗旅游、休閑度假旅游轉變。2010年2月發布《晉中市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綱要(2010—2015年)》中指出: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強化文化產業意識,從打造活力晉中、魅力晉中、文化晉中、和諧晉中的戰略全局出發,抓住建設晉中北部新城、晉商特色文化產業中心區、休閑旅游城市的機遇,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政策、人才、科技、項目為支撐,科學規劃、適度超前,把文化創意貫穿于各領域各環節,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把文化產業培育成市域經濟的重要支柱。
旅游業的高度發達依賴于旅游基礎設施的全面發展,旅游業是一個關聯度很強的行業,“吃、住、行、游、購、娛”六個要素,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是一個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哪個要素薄弱都會影響旅游產業的整體實力。晉中市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薄弱,致使其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相對較少,使得六要素間的發展不平衡,從而影響了晉中市文化旅游產業的整體發展。如在“吃”的方面,雖然晉中的面食以及地方特產在全國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整體的飲食環境比較混亂,沒有形成有晉中特色的餐飲環境。
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旅游景區。多數景區的管理、規劃、維護等方面存在著很嚴重的問題。2.旅游飯店。除了前面提到的數量少、規模小、知名度低等問題外,酒店市場上也存在著惡性競爭的問題。3.旅行社。旅行社數量少,規模小,效益低,總體上處于虧損狀態。
晉中市政府在文化旅游發展中存在多頭管理和行政規劃條塊分割等現象。政府職能部門的規劃、指導、協調功能未能很好地發揮。同一景區內景點分割,隸屬于不同部門,不利于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營銷,難以發揮整體優勢。有一些部門和地方對旅游是重要經濟產業認識不足,不敢放手抓旅游,對發展旅游業說得多,投入少,扶持少,缺乏系統的產業政策來支持旅游業的發展。沒有像抓工業投入、抓企業改制一樣來抓旅游產業。
文化旅游是一種高層次的旅游項目。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文化的重視程度逐步增加。在旅游中融入文化元素逐步成為一種時尚,發展文化旅游項目也逐步成為旅游決策者的共識。在西方國家,文化旅游的開發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而在發展中國家,這一領域的發展才剛剛起步。因此,作為一項符合時代趨勢的產品,文化旅游在中國的發展具有廣闊的空間。
一個地區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當地經濟的發展。沒有當地的經濟實力作為支持,旅游業的發展猶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無從談起。
自2005年以來,晉中市政府始終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扣“加快科學發展、構建和諧晉中”主題,搶抓機遇,負重拼搏,全面實施“十一五”戰略部署,堅定不移實施趕超戰略,綜合實力再攀新高。2009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由281.7億元增加到636.8億元,年均增長1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已接近3000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943元增加到14628元,超過全省平均水平。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949元增加到5194元,增幅居山西省前列,城鄉收入比為2.8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010年是國家旅游局確立的“中國旅游世博年”,2010年5月19日至23日在上海世博園山西館的活動中,以“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百億噸煤炭獻祖國”為主線,圍繞文明和能源兩個核心內容,分過去、現在、未來三大板塊進行展示,分別是:《人文·城市之路》,集中表現山西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明和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存;《能源·城市之光》,重點反映山西作為國家能源基地在新中國建設中作出的貢獻和發展成就;《和諧·城市之夢》,主要展示三晉兒女對未來城市發展的美好憧憬。祁太秧歌、《三晉社火》等精彩紛呈的演藝活動充分展現了山西民間藝術之鄉的風采,全面體現山西文化大省的風貌,也將晉中的文化藝術帶向了省外,從而為晉中文化旅游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機遇。
隨著中國加入WTO以及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中國的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在接收很多新元素的同時,國際間的競爭也會給旅游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挑戰,旅游業受到的影響也將比以往更深刻。主要體現在旅行社及旅游企業方面。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需求的變化及政府的日益重視,文化旅游的發展已成為一種趨勢。山西省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地上文物占全國的60%,有“文化大省”之稱。前幾年山西以晉商文化和大院文化為市場切入點,使得山西國內旅游市場增長迅猛。山西的旅游產品整體形象定位為“中國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對外推出三大旅游品牌:晉北佛教古建筑文化游、晉中晉商民俗文化游、晉南黃河根祖文化游。這對晉中文化旅游市場的發展無疑是一種挑戰。晉中市要想在文化旅游市場占有一席之地,還需要在各個方面加大力度
[1]程曉麗.池州市文化旅游開發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08.
[2]金麗嬌.紹興文化旅游核心競爭力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
[3]姜玲.福清文化旅游戰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
Jinzhong city is rich in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and has a certain reputation.The developmentof cultural tourism has advantages.But because of its facilities backward,tourism management system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and has other problems.There aremany constrai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of Jinzhong city.Jinzhong city should catch the current opportunities and meet the challenges.Having the better developmentof cultural tourism,itwill be strenthen the competitiveness in the tourism market.
Jinzhong city;culture tourism;SWOT
F592
B
1002-2880(2010)12-0115-02
焦颯(1986-),女,哈爾濱商業大學旅游烹飪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責任編輯:張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