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雙珍
(襄汾縣國庫支付核算局 山西臨汾 041500)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張雙珍
(襄汾縣國庫支付核算局 山西臨汾 041500)
建立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對現代行政事業單位來說至關重要,但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現狀不容樂觀,暴露出諸多問題。分析和研究這些問題,有利于加強和完善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本文就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出現的問題和對策進行了初步的探討。
行政事業單位 內部控制 問題 對策
內部控制制度是現代管理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單位為了保證信息質量真實可靠,保護經營管理資產安全,提高經營管理效率,促進法律、法規能夠得到有效遵循而由單位管理層及員工共同監督實施的一個權責清晰、制衡有力、動態改進的管理過程。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是一項不斷推陳出新、任重而道遠的工作,內部控制是否得當直接影響到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和社會效率,是現代經營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我國各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還比較薄弱,存在著很多問題,影響了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及國家財政資金的安全性。在信息管理時代,督促各行政事業單位建立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對于有效防止舞弊行為的發生,保證國家財政資金的安全是非常必要的。對此,筆者試圖通過分析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進一步完善和加強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若干建議。
內部控制環境是指構成一個組織的內部控制氛圍,反映了組織內部人員特別是管理層對內部控制的態度,是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良好的內控意識是確保內部控制得以健全和實施的重要保證。目前,行政事業單位的負責人大都不太了解也不夠重視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有些認為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主要來自財政預算安排,只要按規定編制預算,取得資金和使用資金便可,以至于出現財政經費支出失控的現象;還有些認為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平時有財政部門、會計核算中心把關,內部控制完全被忽視。因此很多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明顯滯后。
內部控制的核心是行之有效的組織、分工、方法、標準、守則和規程,但許多行政事業單位尚未制定系統規范的財務內控制度,或者簡單地以財政部門預算替代內控制度,致使會計人員在實際操作中無據可依、無章可循,只能憑個人經驗或口頭不成文的規定做事,管理不嚴謹,隨意性較大。還有些單位雖然制定了一些會計內控制度和辦法,但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嚴格執行,對內控制度的執行缺乏必要的監督,導致有章不循、違章不究,內控制度形同虛設。個別規模不大的單位,權責不明確,會計、出納、資產管理等不相容職務沒有有效分離,職責不清,越權行事,給濫用職權、貪贓舞弊等現象造成可乘之機。
資產是內部控制的主要對象,在單位管理中處于核心地位。目前,由于行政事業單位對內部管理制度缺乏有效地落實,造成行政單位賬外資產、有賬無物的現象時有發生,單位內部資產轉移、變更缺失相應的手續,財產盤點制度未能嚴格執行等問題造成資產家底不清。資產不實致使財政預算失真,進而造成行政單位預算彈性過大難以控制的嚴重后果。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我國的經濟逐漸與國際市場接軌,新會計準則的頒布,展現了我國會計準則逐漸與國際會計準則靠攏的趨勢,這無疑對財會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據我國《會計法》規定,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而擔任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的,除獲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外,還必須具備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或從事會計工作3年以上經歷。然而,目前我國個別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工作只是由不具備基礎會計知識的辦公室人員兼任,他們的財務知識和專業技能匱乏,業務素質較低,對違反財經法規和違法違紀的行為缺乏辨別和拒絕能力。這些單位的財會人員還不能適應內部控制的要求,造成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執行力不強,內控效果較差。
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制度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的重要手段。雖然,目前大部分行政單位成立了自己的內部審計部門,但內部審計人員一般由財務人員兼任,沒有建立明確的崗位責任制,缺少一定的獨立性。而財政、審計部門作為主要的監督機構,其監督機制不完善,監督僅停留在一般經濟事項的監督上,缺乏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進行有效的監督和考評,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體系的完善。
內部控制制度通過制定和執行相應業務處理程序、科學的職責分工,使會計信息資料在相互牽制條件下產生,從而有效地預防錯誤和弊端的發生,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一些行政單位沒有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造成某些重要會計資料在傳遞的過程中因相互脫節而發生問題,致使會計信息失真,會計信息的質量得不到保證。因此,科學、有效的會計內部控制制度是保證及時提供可靠、準確會計信息的基礎。
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主要來源于財政撥款,如何用好、管好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是實現依法理財的基本前提條件,而科學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使單位工作人員在財務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收支行為規范化,財務管理科學化,從而有效避免財政資產的流失,從源頭上遏制貪污舞弊、挪用公款等經濟犯罪事件的發生,為實施依法理財奠定一定的基礎,促使政府依法理財工作順利實施。
為了促進單位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加強內部會計監督,強化內部自我約束機制,《會計法》中明確規定“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會計法》是深化會計改革,適應單位會計內部控制制度順利運行,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發展的保障。此外,國家制定的一系列財經紀律及法規,都要求各行政單位通過制定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來落實,各行政單位通過實施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來實現自我約束。
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成敗取決于單位工作人員的控制意識和行為,單位負責人的內控意識和行為更是關鍵。按照內部控制要求,單位負責人對單位財務會計報告的真實、完整以及內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有效負主要責任,因此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負責人的自覺內控意識顯得尤為重要。首先,行政部門可以通過各級財政部門組織單位主要負責人及相關領導進行內部控制知識培訓,使他們能充分意識到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重要性,強化內部控制意識,優化內部控制環境。其次,行政單位應按照權責明確的原則健全單位內部機構的設置及權責分配、完善內部審計機制,增強各單位的內部控制意識,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
行政事業單位財會工作和內部控制工作需要一套科學合理的制度體系來支持和保證。由于行政事業單位在經費管理體制上的特殊性,其內部控制自然也有其特殊性。如收支兩條線管理、政府采購、部門預算、會計集中核算、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等,都要求建立一套適合其特點的內部控制制度。在現有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對單位薄弱環節和重要崗位的控制,權責清晰,做到制度管人,責任到人,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使各行政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方式、技術、手段等方面有章可循,充分發揮內部控制制度的作用。
財政預算是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核心,貫穿于整個單位的業務活動,加強預算管理,是確保內部控制目標實現的重要手段。完善部門的預算制度,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在部門預算編制環節,要在實施綜合財政預算的基礎上,努力做到零基預算和細化預算。最重要的是明確各項收支費用的方向及用途,專項資金力求細化到具體項目,防止支出超預算、隨意擴大預算范圍等行為的發生。第二,在部門預算執行環節,應將部門的預算與單位內部的責任預算有機結合,建立規范、有效的預算調節機制,并嚴格責任預算的考核機制,進一步強化剛性預算意識,使財政預算單位在實際情況發生變化時,可以快捷、簡便、高效地調整預算。
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要求內控人員對單位內部各個環節實施有效的監控,這就要求內控人員不僅具備專業素質,還要具備政策、法制觀念及一定的職業道德水準。因此,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人員要注重業務學習,不斷更新、補充、拓展自己的知識和技能,真正擔當起內部控制的重任。同時各財政部門也要加強對內控人員的培訓,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不斷提高內控人員的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以滿足內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在財務部門和其他管理部門以外單獨設立內部審計部門、配備內審人員并確保其擁有較強的獨立性,切實開展內部審計工作,使之不再流于形式。財政部門是會計與內部控制工作的主管部門,審計部門是重要的保證體系,在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財政和審計部門的雙重作用,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組織和指導,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實施的監督和考評,可以改善內部控制環境,不斷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
[1]穆冬枚、陳偉:關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現狀與思考[J].會計師,2009(5).
[2]周圓、宗新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中存在問題與對策[J].會計之友,2006(1).
[3]穆童:淺議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J].河南省豫東水利工程管理局,2009(10).
[4]侯菊芬: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思考[J].財會研究,2009(3).
[5]劉紅梅:行政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山西財稅,2009(7).
[6]武清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問題解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