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侃煦
(浙江省海寧市財政局 浙江海寧 314400)
對我國政府采購問題及對策的思考
○徐侃煦
(浙江省海寧市財政局 浙江海寧 314400)
本文論述了我國實施政府采購的意義,指出了我國政府采購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建議從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嚴格政府采購預算、規范操作程序、加強監督機制的建設以及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等方面來完善政府采購制度的執行。
政府采購 問題 對策
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我國中央直屬機構和各級地方政府都開始實行政府采購,隨著2003年《政府采購法》的實施,我國政府采購的規模不斷擴大,已經取得了很大成績,給國家的經濟建設節約了很多資金,對規范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促進統一的全國性市場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政府的采購行為進行了規范,給企業在市場經濟中如何運行提供了榜樣。
1、有利于我國公共財政體制的完善。一方面,政府采購提高了國家的預算管理水平,實施政府采購的制度后,改進了預算的執行,使我國預算工作的公開性、公平性以及完整度和透明度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政府采購對財務支付有及時性的要求,這就促使政府必須建立專門的賬戶制度,做到專款專用,在提高政府采購資金利用率的同時,政府的信用度也有提高。另外,大力推行政府采購必然會提高政府資金的使用效率,因為政府采購以合同的形式規定了資金的使用用途。
2、有助于維護政府的形象和信譽與和諧社會的建設。避免采購資金的大量挪用和擠占。保證單位預算內的資金嚴格按照項目預算目標進行使用,保證采購的及時性和采購質量,維護了政府的形象和信譽。
3、政府采購對財務監督起著促進作用。由于政府采購的執行除了有財政部隊資金使用的監督之外,還有政府各個相關部門的監督、采購勞務和商品的使用者的監督以及各個供應商的監督,尤其是供應商對采購投招標的監督有效地對政府采購資金進行監督。
4、有助于我國企業綜合競爭力和整體素質的提高,也能夠提高企業對市場的適應力。隨著政府集中采購的逐漸規范,原來的那種依靠人際關系分配市場份額的狀況會得到根本的改變,如果企業要想占有市場份額,必須依靠自身的信譽和實力,依靠精細化的科學管理,依靠質優價廉的商品和優質的服務,這在客觀上對企業綜合競爭力和整體素質的提高起到了推動作用。
雖然我國的政府采購起步比較晚,但是發展卻很迅速。現階段,政府采購工作已經由期初的發展階段轉向了全面推行的階段。政府采購取得的成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政府采購的基本框架已經形成。財政部根據《預算法》的相關原則性規定,從1999年以來頒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尤其是《政府采購法》的出臺和實施,對政府采購的管理機構、范圍、采購預算的編制、采購模式、采購方式、招投標程序、采購監督等相關問題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并對中介組織進入政府采購市場的相關程序和條件、相關采購合同的簽訂及驗收、采購資金的預算及支付形式、采購的信息管理和運行程序等都給出了原則性的規定。全國很多地區都根據這些制度實行了相應的采購辦法。政府采購制度和各種地方性的法規的出臺,標志著我國政府采購的基本框架已經形成,給政府采購活動的依法開展提供了法律依據和制度保障。
2、政府采購的模式基本確立。現階段,我國的各個地區結合地方的實際情況,不斷地探索政府集中采購目錄的制定、協議供貨的完善、區域性大市場進行聯動和整合、提高政府采購的質量和效率以及網絡操作和網絡管理等,積極地創新已有的采購模式,基本上形成了以政府的集中采購為主、各個部門的集中和分散采購為輔、這三種采購模式相互補充、并行運作的采購格局。與此同時,政府采購的規模不斷地擴大,呈現出迅速增長的勢頭;政府采購的范圍也逐漸擴大,由原來單一的貨物類擴展到了服務類和工程類,政府采購活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供貨商和項目參加進來。
3、地方政府的政府采購工作已經全面展開,政府采購的管理機構已經初步建立。從中央到省、市、縣,國家各級政府基本上都在財政部門設立了相應的采購管理機構,很多地區也都設置了集中采購機構。政府采購的采購單位、采購管理機構以及集中采購相關機構的工作職責日趨合理,初步建立起了由采購管理機構統一監管的集中采購機構以及由采購單位執行具體操作的政府采購管理體制。
4、政府采購的信息管理系統逐步形成。為了增加政府采購工作的透明性和公開性,中央以及省級的財政部門制定了集中發布采購投標中標的媒體。財政部在2000年的12月正式開通了政府采購的政府網站——中國政府采購網,給政府采購創建了電子化平臺;雜志《中國政府采購》以及報紙《政府采購信息報》的創立,使得網絡、報紙、雜志三位一體的政府采購信息平臺建成,我國政府采購的信息系統的建設工作基本完成。此后,各個地方政府也建立了相關的市場調查以及信息處理的信息系統、專家評審系統、招標投標系統等,有些地方還實現了招標投標網絡化,使得政府采購的效率不斷提升。
隨著政府采購規模的迅速擴大和逐步深入的推廣,原來計劃經濟環境下的一些潛規則還在某些領域起著作用,使得我國現階段的政府采購存在一些問題,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沒有形成配套統一的法律法規體系。目前,我國在實行政府采購的過程中還沒有形成配套統一的法律法規體系,很多體系的建設還處在初級階段,雖然已經實施了《政府采購法》,相關部門也出臺了一些規章制度,但只是給出了原則性的規則,對采購法的實施細則至今仍未頒布,相關的統一配套的管理辦法和制度也沒有制定出來,并且缺乏制定標準,這樣就導致有些采購領域沒有可遵循的法律法規,給政府采購的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混亂,影響了正常采購工作的開展。另外,各個地方制定的采購規章制度也存在較大的局限性、疏忽和漏洞,使得各種矛盾在政府采購的過程中無法避免。
2、預算管理不夠規范。一方面,政府采購的預算編制計劃不到位,缺乏合理性和科學性,編制滯后,缺少相應的監督和管理。另一方面,政府采購實現的規模和實際的采購規模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大部分實際的政府采購沒有納入政府采購的預算管理中。
3、具體的采購操作中有不規范現象存在。政府采購的程序不夠規范,有些地方政府的采購信息沒有進行規范的發布,發布的范圍不夠廣泛;有些地方政府招標投標過程中人為因素嚴重,出現虛假標、人情標等現象;有些地方政府對供應商的資質審查不夠嚴格,導致出現中標后違約的現象;有些地方具體的定標、評標程序不夠規范,主觀的簡化政府采購的招標程序,導致評標的標準不嚴格。政府采購方式的不規范,主要就是表現在采購方式單一上,基本都是采用公開招標的方式,對于其他采購方式并沒有具體的使用環境和內涵的相關規定。
4、對政府采購的監督管理不到位。當前,我國的政府采購缺乏明確的監督內容、監督主體、監督措施和相應的配套機制,有些地方管理機構和監督機構不分家,集中采購機構和監管機構還屬于同一部門管理,使得對政府采購的監督和管理存在很大的缺位和隱患,例如:對招標機構的監管、對招標過程的監管、對評委的監督、定標、評標等方面都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政府采購過程缺乏有效的監督和仲裁,給腐敗現象的滋生提供了基礎。
5、政府采購人才隊伍綜合素質不夠高。現階段,我國具有專業的采購技能和知識的人才還不多,雖然開始建立政府采購專家庫,但是進展緩慢。各級地方政府的政府采購人員大都是來自各地的財政部門,人員的知識結構較為單一,缺乏專業的采購知識以及采購工作的技能和經驗,使得政府采購工作產生了很多的問題,對采購合同的驗收和履行工作不到位。
鑒于我國政府采購制度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1、建立健全政府采購的法律法規體系。盡快建立一個以采購法為中心,包含相關的配套辦法和實施細則的法律法規體系,除了明確的規定政府采購的程序、范圍、方法和監督外,還應該對采購的實際操作方法進行具體的規定,從立法上保證政府采購的順利實施。建立以基本法、制度體系和地方性法規為層次的系統性的法律法規體系,進一步的規范政府采購制度的實施。
2、嚴格政府采購預算。應該嚴格按照《政府采購法》的相關規定,大力加強政府采購的預算管理,不允許超預算的任何形式的政府采購行為發生,對于那些實際采購情況和預算編制有較大差距的部門,應該追究相關領導的責任,只有這樣才能改善預算管理的編制工作,提高預算管理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同時,也會大幅度的增加政府采購的規模。
3、進一步規范政府采購的操作程序。所有的制度規定都是通過執行操作來完成的,執行操作越規范,制度的作用和優勢就會發揮的越充分。相關部門應該完善政府采購的程序運行機制,對采購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制定詳細的操作細則,同時,財政部門要做好業務的指導工作,努力抓好細則的執行和落實,加強對采購程序規范化的管理,提高政府采購的質量和效率。同時,要完善政府采購的網絡信息系統,積極采用網上招標等新興的采購形式,保證政府采購的質量和效率。
4、完善政府采購工作的監督機制。一方面,應該建立采購事前的預算約束、事中的動態監控以及事后的處罰監督相結合的監督體系,發揮監察、財政、審計的監管作用,同時重視社會輿論的監管優勢,形成有力的監管體制。另一方面,要完善政府采購監管的運行渠道,加強相關配套制度的建設,進一步加大對違紀行為的處罰力度。
5、提高政府采購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首先,把提高政府采購工作人員的素質納入制度化建設的軌道上來,大力推進對政府采購工作人員的職業教育,創新相關的培訓形式,把自我培訓和社會培訓結合起來,擴大培訓規模,提高培訓質量。其次,要豐富培訓的內容,增強針對性,加強對財務會計、招投標、計算機、合同等知識的培訓,適應政府采購的迅速發展。再次,思想教育工作也不能松懈,要進一步的增強政府采購工作人員的自律意識。另外,加快政府采購專家庫的建設,通過相關考試選拔專業人才,建立健全對專家庫中人才的考核和獎懲機制。
[1]李亞平、陳斌:政府采購制度的國外經驗及國內問題分析[J].經濟論壇,2008(12).
[2]楊良初:我國公共財政及其職能問題的研究[J].財政研究,2003(9).
[3]財政部國庫司:政府采購制度改革邁上新臺階[J].中國政府采購,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