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 娜 (上海鐵路資金結算所南京資金結算室 江蘇南京210037)
淺議企業內部控制與全面風險管理的關系
○ 安 娜 (上海鐵路資金結算所南京資金結算室 江蘇南京210037)
內部控制是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基礎,同時內部控制也是全面風險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通過分析企業全面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并提出了企業實施內部控制與全面風險管理應注意的問題。
全面風險管理 內部控制 關系
(1)涉及范疇不同
內部控制是一種管理職能,主要作用于事中與事后的控制,而全面風險管理則是貫穿于整個過程的各個環節,尤其是在事前就有了一定的預見性的風險考慮。而且全面風險管理的管理范圍要大于內部控制。
(2)執行方式不同
全面風險管理所涉及的活動有很多是不需要內部控制來完成的。全面風險管理包含了制定風險管理目標和戰略、選擇風險評估方法、聘用管理人員以及報告程序等環節,而內部控制所負責的只是事中和事后的控制,如對報告的評估、對信息交流的監督、對錯誤的糾正等等。而最明顯的差異在于內部控制不涉及到企業經營目標的設立,只是對目標制定的過程進行控制。
(3)風險管理不同
全面風險管理框架引入了風險偏好、風險預警、風險對策等方法概念,因此,在風險度量的基礎上,該框架可促使企業發展戰略向風險偏好靠攏。根據投入、風險、回報之間的聯系,合理進行資本分配。這些功能都是內部控制框架能力范圍之外的。
內部控制從屬于全面風險管理,產生于實踐之中,并不斷發展完善。作為企業的重要的組織制度,為實現企業的管理目標而提供了保障。有效的內部控制可以保證企業營運有效、財務可靠,使企業風險值降到最小,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全面風險管理產生于戰略決策之中,實踐于經營運作之中,貫穿于企業的各個環節,為企業持續發展提供保障。全面風險管理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企業的風險管理目標。包括經營目標、戰略目標、報告目標和合規目標;二是全面風險管理要素。主要有目標設定、內部環境、事件分析、風險評估、風險對策、信息交流、控制監督;三是企業的各個層級的設置與風險管理職責。包括企業整體、各職能部門、各業務線和企業下屬各子公司,以及各個層級的風險控制職責。
通過對二者描述,不難看出,無論是內部控制還是全面風險管理,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維護企業的財產安全、保證企業的經濟效益。綜合二者的關系,即內部控制為全面風險管理的必要組成部分,而全面風險管理則是對內部控制的延展。總體上來說,內部控制是企業具備規范的經營操作、有效的財務管理和穩定的盈利能力的保障,同時企業規范的經營、有效的財務管理和穩定的盈利能力也正是全面風險管理下企業應具備的基本狀態。然而就國內外的發展趨勢分析,隨著二者的不斷發展與完善,聯系會更加密切,二者已存在交集、交集會逐步擴大、直至統一。
內控制度的建設和全面風險管理的實施同屬于一個系統工程,并不是互相獨立的。企業可綜合自身性質、發展程度、科技條件以及外部環境等因素,合理選擇建設重點。經營風險較大的企業可以以全面風險管理主導內部控制,而對于經營風險較小、企業管理相對重要的企業,可以內部控制為主導、兼顧風險管理。
一些企業的管理者認為只要建立內控與風險管理體系,并一直執行下去就可以一勞永逸了。其實,并非如此。無論是內控還是風險管理都需要較強的時效性,而且經濟環境瞬息萬變,今天還有效的管理體系,明天就不一定奏效了。同時一次完成的內控與風險管理體系不可能毫無瑕疵,內控與風險管理體系的建設需要精益求精,要定期檢測與完善,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一成不變的內控制度與風險管理制度,管得了一時,管不了一世。
良好的控制環境是企業內部控制建設與實施的前提,同時也是全面風險管理實施的保障,直接關系到企業內控和風險管理的效果。控制環境包括企業文化與管理理念、領導與員工的綜合素質、組織結構及權責的劃分、企業的獎罰機制等等,這其中任何一個因素的不利影響都會給企業的正常運作帶來不同程度的風險。
監督是對企業內部控制效果的評價,有效的監督能使內控制度在實踐中發現不足并及時修正,監督是促進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斷優化的有效手段。監督力度不夠,評價與處理也是不痛不癢,人心松散,內控就會流于形式,大量狀況的意外出現會導致風險管理系統處于失控的狀態。
風險評估方式和方法的選擇屬于內部控制管理的范疇,對風險進行科學的評估并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法是風險管理的基礎,因此如果內控失利導致評估程序混亂、方法不當,極有可能造成風險判斷失誤,最終導致決策失誤。對關鍵風險的放任和對發展機遇的錯失都會給企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企業的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企業全面風險管理需要內部控制的輔助,良好內部控制給全面風險管理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與制度保障。同時,內部控制不善,輕則影響風險管理效果,重則導致風險管理失控或失敗,這些損失對于企業來說是不可預見的。因此,內控體系和風險管理體系的建設應當是雙管齊下的,只是要根據企業的特點選擇建設重點,而不是“一頭沉”。二者共同的作用,為企業的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1]閆金萍:論現代企業內部控制機制[J].現代管理科學,2009(1).
[2]陳曉更:論企業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必要性[J].會計之友,2008(9).
[3]張慶龍:內部審計價值[M].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8.
[4]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審計[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
近年來很多企業意識到了全面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并不深刻,更有甚至將二者混為一談,很少有企業同時建立了內控體系與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雖然二者在含義和作用上有一定的重合,但這并不代表二者完全相等。內控有內控的作用,風險管理有風險管理的意義,對于企業來說,二者都是維護企業利益,維持企業順利發展的保障。企業只有建立并實施行之有效的內控體系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