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商學院華商學院 邱會鋒
論提高《大學生就業指導課》課程質量的措施
廣東商學院華商學院 邱會鋒
大學生就業指導課既是一門學科,也是一個實用的課程,是溝通大學生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大學開設就業指導課對幫助大學生就業起到了積極的指導和促進作用,但是,在開設中也存在諸多不足。本文通過分析就業指導課程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提高課程質量的幾點措施。
大學生就業指導課開放式實踐性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步入大眾化階段,高校在校生人數急劇增加,畢業生就業形勢也隨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大學生不再是過去的“天之驕子”。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大學生就業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
為適應新的就業形勢,眾多高校普遍開設就業指導課,對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力,促進大學生充分就業顯得尤為重要。
就業指導課,內容涉及就業政策、就業信息、就業觀念、就業技巧、就業心理、就業過程中問題分析等諸多方面,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掌握必要的就業技巧,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目前,在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建設存在著許多不足:
1.課程定位不準,重視程度不一。雖然眾多高校都開展就業指導課,但學校重視程度不一樣。有的學校從大四才可以開設,有的只把就業指導課作為選修課,有的甚至只是安排為一場講座。部分高校還只是將就業指導課狹義地理解為就是為畢業生介紹就業形勢、政策,提供就業信息,指導就業方法而已。對設置就業指導課的意義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不夠。
2.教材內容理論脫離實際。缺少專業教材。目前各高校在就業指導教材的選擇上有的采用校編教材,有的采用省編教材,也有的根本沒有教材。有針對性地自編教材的高校很少。重點院校、普通高校甚至高職院校共用一本教材的現象很少見。在大綱制定、教學計劃實施等方面缺少嚴謹、科學的態度,隨意性較大。特別是教學內容上理論脫離實際的情況十分嚴重,跟不上時代社會發展的步伐。
3.教學形式單一,實際效果不佳。目前已開設就業指導課的高校,在教學形式上大多還停留在灌輸式課堂教學的模式。就業指導課的內容往往是一個或幾個任課老師所包攬。課堂上普遍存在支招多,解惑少;信息多,觀念少;擇業多,敬業少的情況。從而導致就業指導效果不佳。
4.師資隊伍緊缺,專業化程度低。近幾年各高校畢業生人數呈激增態勢,但就業專職教師并沒有隨之而增加。一些高校用剛畢業就上崗的政治輔導員做就業指導課的老師。他們沒有多少經驗,且脫離就業社會的大環境。對學生而言,不能起到理想的指導效果。
1.提高對就業指導課的認識。充分認識到科學、規范、系統地開設就業指導課,對學生個人來說,是其成長、成才和順利踏入社會的客觀需要;對學校來說,是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成功地把畢業生“銷售”給用人單位,實現黨的教育方針和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對社會來說,是國家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強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
2.從大一入學開始,貫徹大學全程,不同年級指導側重指導點不同。許多學校只有在大四畢業的時候才開設《就業指導課》。殊不知無論是就業觀念的樹立,還是職業素質和求職技能的具備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就業指導課要貫穿于大學培養的全過程,應從新生開始,實現教學的全程化。要有針對性,根據不同階段,就業指導內容應各有側重。
大一主要針對意識和方向上的培養。大一新生從高中緊張的學習環境中來到一個相對自由的學習環境中。剛開始會比較茫然。找不到方向。就業指導課對大學一年級新生著重職業生涯設計教育,引導學生適應新的大學生活,使學生順利實現從中學生到大學生的角色轉換,并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成才觀和擇業觀的教育,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特點初步設計職業發展方向,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和崇高的職業理想。
對二、三年級進行專業教育與職業生涯規劃、基本技能培訓,主要幫助學生樹立就業觀念,增強就業意識,強化競爭意識,,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培養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通過就業指導課進一步明確學習目的,加強學習的主動性,加強綜合能力的訓練。教育學生認清就業形勢,根據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調整知識結構,培養與職業發展目標相適應的能力,塑造和完善自我。
大四則更偏重于擇業技巧和面試技巧的傳授。四年級注重就業政策的學習,就業形勢的分析,進行就業信息搜集、求職準備、擇業技巧、心理調適、職業測評等具體問題的指導和實用戰術的訓練。
3.教材內容科學化。教材內容的科學性應集中體現在它的實踐性和針對性上,教材內容不能流于說教,不能脫離實際,不能偏離作為指導對象的中國大學生的文化特點和個性特征。應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特點編寫教材內容,應從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實際、專業特點、個性特征和當代社會發展趨勢出發,構建合理的理論體系,引導畢業生理論聯系實際,掌握理論,勤于實踐,正確擇業,順利就業。
就業指導課的基本內容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職業觀的教育。二是就業觀的教育。三是就業政策的指導。四是擇業知識技能的教育。四是就業心理、就業信息和程序法規的指導。
4.教學形式多樣化。科學的內容有賴于豐富的形式來實現。就業指導課程建設,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注意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采用多種教學形式,調動學生積極性。在教學中除采用教師講授形式外,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專業特點、學生就業行業特點和學生實際需要,采用課堂討論法、典型案例分析法、模擬面試法、優秀校友訪談法、專題講座法、實地參觀法、焦點問題辯論法、視頻資料播放法等多種教學形式,使課程增強針對性,富有創新性。可以開設學生實踐與案例講座,邀請成功人士、往屆畢業生、企業家來學校講座。增強學習興趣。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參觀訪問優秀企業。
5.教師隊伍建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科學的教學內容和多樣的教學形式都需要有高素質的教師來駕馭。培養一支高素質、專業化較強、技術較全面的就業指導教師隊伍,這也是當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與課程建設的當務之急。
從就業指導或管理工作隊伍中,選拔一批從業時間較長,就業指導經驗豐富,熱衷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與研究,有一定相關理論基礎的人員組成教學骨干隊伍;對這支隊伍進行培訓,為他們創造學習深造、學術交流的條件和機會,鼓勵他們到用人單位中去、到其他高校去進行調研和學習,不斷提高他們的工作與教學水平;開展集體備課和教學研究活動,組織教學骨干隊伍針對學生實際,結合課程內容進行認真分析研究,明確授課內容和方法,通過集體備課、預制教案、主講示范、課堂聽課、課后研討、書面分析總結等措施,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邀請企業人力資源部門主管、社會各界的專家學者參與大學生就業指導,構建多元化的就業指導隊伍,形成就業指導合力。
6.教學管理規范化。就業指導課作為一門正式課程必須嚴格執行教學計劃的內容、進度要求。建立和完善教學質量監控和保障體系,嚴格教學檢查制度,定期安排專人檢查教學秩序和教學效果,對個別教師私自調課、擅自減少教學內容、縮短教學時間等現象要及時通報批評。導學生確定適當的擇業目標,避免從眾心理。畢業生處在擇業洪流中,期望水平會受到其它擇業者期望水平的影響,虛榮心、僥幸心理也會使他們改變原有的自我期望而采取不切合實際的從眾行為。
就業指導課是高校開展就業指導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是對大學生進行就業觀念教育和職業規劃教育的主渠道,是幫助大學生調整就業期望值、了解就業政策、掌握求職技巧、提升就業能力的有效方法。
就業指導課是通過生涯發展的主線把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理念貫穿于學生生涯認知、生涯規劃、生涯探索的過程之中,影響其終身。堅持把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作為高校人才培養的一條重要途徑,把就業指導課程體系作為高校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列入教學計劃,成為大學生的公共必修課并加以規范化建設。
[1]劉鴻宇.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建設研究[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9):22-24
[2]池忠軍,易汝玲.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專業化體系建設論綱[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04:30-32
[3]梁方正.就業指導工作的現狀與對策[J].廣西財政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2):33-35
[4]劉穎.關于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的幾點思考[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04:54-55
[5]忤啟迪.淺談新時期大學生就業工作[J].教育與職業,2004:(7):56-58
大學生就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應充分重視就業指導工作,加強就業指導課的系統性和全面性。要把就業指導課始終貫穿在大學整個階段,分階段、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做到就業工作的“全程性”。在就業指導過程中,引導學生正確了解和認識自己,提高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指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和個人發展設計,使其綜合素質和個性特征與職業相符合。其次,院系要對畢業生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幫助畢業生正確對待面臨的就業形勢,轉變就業觀念,自覺地調整擇業心態,找準個人理想與社會需求的結合點。讓學生樹立起良好的擇業心態,指
book=268,ebook=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