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濟益
企業行政管理課程教學探析
□文/徐濟益
目前,在企業行政管理課程教學中存在課程定位不準確、可供選擇的教材及輔導資料匱乏、教學方式單一、實踐環節缺乏等問題。本文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合理設置課程內容、豐富教材體系,采用“案例教學+情景模擬”教學方式,重視校企合作和實踐環節建設等措施,以期提高教學質量。
企業行政管理;教學方式;改進措施
企業行政管理是適應社會經濟建設需求的一門社會科學,具有較強的應用性與實踐性,是高校行政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和專業必修課程。究其課程內容本身,主要包括企業行政計劃、企業行政協調、企業行政控制、企業行政監督、文書、會議事務管理及行政領導方法,等等。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專業都將培養理論功底扎實、具有創新技能,既能從事機關事務管理工作,也能適合企業行政管理崗位的管理人才作為培養目標,企業行政管理這門課程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在企業行政管理教學中普遍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鑒于此,本文試圖去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教學的措施,力求提高教學效果。一、企業行政管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1、企業行政管理課程定位不準確。企業行政管理是以全面提高企業組織效能而提供必要的保障服務,決策、計劃、控制、協調等構成了企業行政管理的框架,企業行政管理在企業管理中居于主導和軸心位置,是企業管理科學化和規范化的基礎。但企業行政管理既不同于行政管學內容生動,教學形式活潑,具有近距離的接觸,能有親身體驗,學生也應是積極的參與者和實施者。在企業行政管理課程教學中,企業行政管理者(如行政總監等)的參與是必不可少的,在課程設置和實施過程中就要合理安排,定期和不定期地聘請企業的行政管理人員到高校課堂為學生開展講座,互動交流,因為在企業一線行政管理工作崗位上的管理者真正知道企業需要什么樣的行政管理人員,應當具備怎樣的素質、管理能力。同時,努力創造條件,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教師和學生也有了實踐的機會和平臺,這樣學生對企業的行政管理工作有了更具體、更客觀的認識,企業也可以在合作中覓得自己需要的管理人才,實現共贏。但在加強實踐環節建設的過程中,確定實踐教學的主題要具體、務實,具有可操作性,切忌大而空;同時要建立有效的考核評價機制,科學全面地考核學生的實踐成績,使學生在實踐環節能珍惜機會,有所收獲,這些還需在實踐中總結和探索。
教學質量是學校教學工作的生命線,不管是教學型大學,還是教學研究型大學的行政管理專業,都要充分重視企業行政管理課程的教學,注意傾聽教師、學生和企業的反饋意見和建議,廣開言路,形成合力,不斷改革企業行政管理課程的教學,反復修改完善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使行政管理專業的學生畢業后能迅速適應工作崗位的需求。
(作者單位:安徽工業大學文法學院)
G6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