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芳,沈連起
(1.濰坊市水利局,山東 濰坊 261000;2.壽光市水利局,山東 壽光 262700)
萬元GDP取水量指每生產萬元GDP(國內生產總值)所取用的用水總量。萬元GDP取水量下降率就是一定時期的取水量比另一時期的取水量的下降幅度。這兩個指標近年來在國內廣泛用作節水指標,甚至被用作節能減排考核指標,納入了各級政府工作考核內容。但從兩個指標的構成、影響因素等方面來分析,就不難發現這兩個考核指標都存在著缺陷和不合理性。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隨著我國北方一些城市和地區出現供水緊張趨勢,工業節水和城市節水工作開始得到重視,萬元產值用水量被廣泛用作工業耗水水平評估指標,并作為企業達標升級的重要依據,推動了工業節水。20世紀末,基于工業萬元產值取水量指標,萬元GDP取水量開始用作社會用水指標。由于GDP是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提供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值,從生產方面看,GDP包括農業產值、工業產值、服務業產值等,其構成比工業產值更復雜,取水總量為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取水量之和,影響GDP和取水總量計算的因素錯綜復雜,籠統地以萬元GDP取水量來反映一個地區、一個城市的用水水平,計算結果比較粗糙。
目前,山東省國民經濟各部門中農業取水量占總取水量的78%左右,萬元GDP取水量的大小主要取決于農業用水。雖然可以通過調整農業種植結構、耕作方式、節水工程等措施降低農業灌溉用水量,但不能從根本上脫離自然因素的影響,目前甚至以后很長時期,降水、蒸發、土壤等自然因素仍是影響農業用水的主要因素,特別是降水,能夠直接決定農業用水量的大小。決定萬元GDP取水量和其下降率大小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因素,不是人為因素。
指標變化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因素,不以人的意志下降或升高,其變化是隨機的,而且隨機性大。單從降水方面來分析,一是萬元GDP取水量一般情況下隨降水豐、枯變化而波動,也就是說下年度的萬元GDP取水量可能增加,也可能減少,不是絕對減少。“年下降率”也隨萬元GDP取水量增加或減少而變化,萬元GDP取水量大的年份,“年下降率”為負值,相反則為正值,不會全是正值或全是負值,不存在絕對的下降。二是受降雨時程分布影響,指標變化與降水量變化也存在不同步現象。一年內雖然年降水量不大,但降水適應農時,作物需灌溉時就有一定降水,農業灌溉用水量就不會大,萬元GDP取水量就不大,相反,年降水量很大,但主要集中在幾次降水過程,農業灌溉用水量可能減少不大甚至不減少,萬元GDP取水量不一定小。
指標高低不能反映節水水平。一是萬元GDP取水量大小不代表用水水平高低。由于地形地貌、土壤結構、氣象變化等自然條件復雜,不同地區的農業灌溉條件不同,農業灌溉用水量相差極大,萬元GDP取水量也有很大差異。山東省降水不僅時程分布不均,而且空間變化大,東部和東南部年降水量大于西部和西北部,就是同一個地市的各縣(市、區)降水量差別也很大,如臨沂市年降水量818.9mm,比聊城市年降水量566.7mm多252.2mm,濰坊的諸城市年降水量比壽光市多近190mm。一般情況下,年降水量大的區域,農業灌溉用水量少,萬元GDP取水量相對就小,萬元GDP取水量大小不代表各地的用水水平,可比性差。二是萬元GDP取水量“年下降率”不能真實地反映出節水水平。“年下降率”大的區域萬元GDP取水量不一定小,“年下降率”小的區域萬元GDP取水量不一定大,不能以“年下降率”大小判斷節水水平的高低。在節能減排考核中,發現過許多類似的情況,如:甲、乙兩市2005年的萬元GDP取水量分別為 130m3和100m3,2009年的萬元GDP取水量分別為100m3和80m3,甲、乙兩市的萬元GDP取水量“年下降率”分別為5.8%和5.0%,甲市的“年下降率”比乙市高出0.8%,乙市的萬元GDP取水量卻比甲市少20m3。因此,以萬元GDP取水量和其“年下降率”作為節水考核指標,得出兩個截然相反的結論。
指標計算的基礎數據是GDP和國民經濟各部門總取水量,兩個數據均為統計、分析、計算數據,具有人為性,特別是取水量計算人為性大,數據可靠性差。取水量包括農業用水、工業取水、人畜生活用水和生態環境等方面用水,只有大部分工業取水、城市生活用水和少量農村生活用水裝表計量,而占主要地位的農業用水基本處于無計量用水狀態,取水量數據主要來源于統計、計算。據山東省統計局有關資料,2008年全省小麥播種面積為3.5萬km2, 灌溉定額按0.22m3/m2和0.24m3/m2計算,僅小麥灌溉用水量就相差 5.3億m3,相當于整個淄博市的農業用水量。可見,取水量統計、計算缺乏規范的情況下,統計、計算人為性大、偏差大。
萬元GDP取水量及其下降率用水指標不僅受降雨等自然因素影響大,而且指標計算人為性大,作為節水指標針對性不強,統計、計算缺乏規范性,考核缺乏操作性,不具備作為考核指標的基本特征。節水考核是對人的行為的考核,應建立剛性節水指標,農業節水以節水灌溉工程投資、建設規模為考核指標,工業節水以單位產品取水量、水循環利用率為考核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