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偉,費聿輝,張 靜
(日照市水利局,山東 日照 276800)
莒縣位于山東省東南部,總面積1952.4km2,其中耕地面積718km2是一個農業大縣。莒縣農村經濟以農業生產所占比重最大,糧食總產量48.3萬t,被列為全國1000億糧食產能大縣。近幾年來,莒縣在小型農田水利建設中把健全、完善農田水利設施當做“穩糧、增收、強基礎”的重要工作來抓,取得了顯著成效,2009年8月莒縣被確定為國家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以來,在重點縣建設工作中,莒縣在做好政府高位推動、嚴格“四制”管理、強化質量監控、積極整合資金、加強資金監管等常規工作的同時,圍繞“把小型農田水利做成老百姓長久受益的大工程”這一思路,積極開拓創新,兼顧協調發展,有力地推動了重點縣建設又好又快發展。
1)小型水利工程的利用率低,工程效益下降。該地區早期設計的水利工程,特別是部分塘壩,老化退化嚴重,使得工程的效益大大下降,加劇了水資源供需矛盾,同時,由于配套工程不完善,年久失修,多數塘壩成了“高位截癱”,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
2)地表水攔蓄能力低。據資料統計,莒縣多年地表徑流5.47億m3,而能攔截的僅有4.24億m3左右,較低的攔蓄能力使本來就不富余的水資源更加緊缺。急待建設更多的攔蓄工程。
3)大中型灌區末級渠系配套差,渠系水利用率低。雖然,莒縣對大中型灌區的干渠進行了襯砌,但由于渠系建筑物配套不齊全,輸配水很難控制,只能采取大水漫灌,造成渠系水利用率低。
搞好小型農田水利,進而以點帶面形成連片發展大格局,是莒縣重點縣建設的一個重要原則。為此該縣確定了“一個理念、一個目標、兩個原則、五個結合”的建設思路:一個理念即農田灌溉、防洪排澇、水土保持和城鄉供水四大水利體系協調發展的理念;一個目標即重點縣建設以“發展節水灌溉、夯實糧食安全基礎、建立水利工程長效發展機制”為目標;兩個原則即項目選擇以“灌區改造節水、流域增量蓄水、高效自壓供水”為原則,以解決山丘地區水資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的問題。工程建設以“突出重點、整體推進、注重規模效益”為原則;五個結合即重點縣建設與小水庫除險加固、節水灌溉、水資源優化配置、小流域綜合治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相結合。為充分發揮重點縣建設的示范推動作用,使其真正成為從工程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轉變的重要推動力,按照重點縣建設思路,確定了重點縣建設的主要任務是實施“二二四”工程:即建設兩大節水示范片;兩條河道灌溉泵站工程;四條流域小型蓄水及灌溉工程。力爭通過3年建設,使全縣有效灌溉面積占耕地面積的比重達到78.6%,渠灌區灌溉水利用系數(大中型渠灌區斗口以下、小型灌區渠首以下)達到0.68,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高15.4%,農民用水合作組織管理的比例達到85%。
科學規劃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既解決農業生產方面的迫切需要,也為以后維護管理創造便利條件,這是莒縣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規劃工作中堅持的一個重要原則。2009年,該縣在總投資2196.55萬元的青峰嶺灌區末級渠系改造工程中,實施節水改造面積33.7km2,共襯砌斗渠134條,總長 61.53km,建設渠系建筑物 2766座;完成土方7.24萬 m3,漿砌石 1.01萬 m3,砼 2.27萬m3。該工程在斗渠進水口安裝134處測水、量水設施及無線監控,提高灌區管護自動化水平,便于用水戶協會實行灌溉水按方收費,為制定合理的終端水價改革方案奠定了基礎。通過實施襯砌斗渠、修建渠系建筑物、整修田間路、疏通排水溝等項目,實現“路渠結合、路林結合、灌排結合”,使灌區“田成方,渠成網,條條道路通四方”,達到了灌溉節水、方便生產的目的,形成了“一條渠、一條路、兩行樹、一個人”的管理配套格局,為水利工程長效發展夯實了基礎。在總投資1372.32萬元的小店鎮高效自壓節水灌溉工程中,發展節水灌溉面積20.67km2,鋪設各類塑料管道163.9km,完成土方 33.19萬 m3,石方 3.18萬m3,砼810m3。該工程將管道布設與生產路整修、高效經濟作物調整、農村環境建設結合,力求三者和諧統一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大格局上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得到明顯提高。
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引入市場機制,鼓勵和扶持用水戶協會、供水公司的發展,將之作為今后農田水利建設管理的主攻方向,強化農民作為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和管理的主體地位,發揮小型水利工程最大效能。2010年2月以青峰嶺灌區末級渠系節水改造工程所受益的三個鄉鎮為單位成立了三個用水戶協會,讓農民全程參與到工程建設管理上來,并推行了灌溉用水經紀制試點,試點以分片經營為原則,以灌區管理單位確定的區域灌溉需水量為限額,再由經紀人合理配水到田間,通過合理配水,以節水收益作為用水經紀人的報酬。小店鎮高效自壓節水灌溉工程,利用小店鎮內已建成的3座小(1)型水庫和 3座小(2)型水庫水位與地面高差較大的優勢,發展高效自壓節水灌溉。實現了6庫并聯一體水資源優化配置的格局。并依托寨里河鄉老營水庫實行“協會+公司”的成功管理模式,成立了小店鎮節水灌溉協會和節水灌溉公司,公司在協會的監督指導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走以水養水、良性運行的路子。
工程項目資金管理嚴格控制,嚴肅資金結算紀律,確保資金使用行為規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采取專戶儲存、專人管理,確保工程資金及時撥付,保障工程建設順利進行。同時,積極整合各項支農資金投入重點縣建設。為強化監督力度,采取了監理單位和審計部門聯合驗收、日清月結等措施,使得工程建設更加公開、透明。
莒縣在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中探索出的 “以小見大、以小搏大”的新路子、新做法使得重點縣建設初見成效,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2010年5月,山東省財政廳、水利廳聯合通報了2009年山東省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資金績效考評情況,充分肯定了莒縣重點縣建設在系統規劃、建設質量、資金使用和建設管理等方面的成績。在今后的工作中,通過積極的探索,總結經驗,創新思路,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重點縣建設任務,為莒縣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