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運
衛生執法是國家行政執法的一個組成部分,掌有一定的公信力。根據黨中央“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罰并舉、注重預防”的要求,各地在衛生執法中對監督的程序、批準的權限、處罰的標準都作了明確規定,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在不正當利益驅動下,各種影響衛生執法的嚴肅性和公信力的問題仍然時有發生。
一、衛生執法存在的問題
1.幕后交易難以發現。被執法者“嗅覺”很靈敏,可以從不同渠道獲得相關信息,從而采取一些“公關”手段,而此類“公關”多采取“一對一”的方式進行,且“公關”雙方形成了利益共同體,往往會共同隱瞞相關情況。
2.違規操作難以監管。主要表現為:一是衛生監督不按規定程序辦事,有些時候個別領導一人說了算;二是調查取證時避重就輕,袒護被執法者;三是該行政處罰的不處罰或處罰顯失公正。
3.處罰后落實不到位。行政處罰做出后,沒有按法律程序強制執行,而是一拖再拖。而被處罰者不惜采取吃請、賭博、行賄等違法手段進行“公關”,以小錢換回大錢,將會造成人為變更或無法執行的后果。
二、衛生執法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1.體制有弊端。衛生執法雖然有完善的規章制度,但在具體執法過程中,往往是1-2個執法人員分片負責,在分片范圍內,還是個別人說了算。
2.內部監督有漏洞。由于衛生執法有很強的專業性,在執法隊伍內部的互相監督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人少事多,衛生執法人員互相之間通氣少,同時顧于情面,不愿介入別人的工作,更談不上互相監督。衛生執法隊伍的領導往往也忙于事務,沒有舉報反映,也很少過問執法細節。
3.個人自律性差。極少數的衛生執法人員不能正確的樹立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貪圖享受,追求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完善衛生執法制度的對策建議
1.要進一步完善衛生執法制度建設。從現場監督、監測、調查、取證、處罰、申請強制執行等一系列執法過程中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對執法活動形成的法律文書,要有審核制度;對行政處罰逾期不履行的,要有申請強制執行制度。
2.要建立實時監控和決策執行機制。凡屬較大衛生執法行為,特別是涉及有一定隨意性和自由裁量權的衛生執法工作,由分片執法人員提出初步建議,領導派員復核,經集體合議、領導審批等程序,再形成處理意見,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形成對權力運行的有效防控和監督。
3.要建立權力制約和公開透明機制。在落實領導監督、民主監督、專項監督三類監督的同時,要建立權力制約機制,加強對權力各個環節的監督檢查,發現問題要及時糾正。要在衛生執法項目的各個環節,加強監察監督,必要時進行公示。同時,建立分片執法人員輪崗機制,形成定期和不定期輪崗,防止權力失控,杜絕以權謀私和權錢交易的行為。
4.要形成衛生執法人員個人自律機制。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提高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榮辱觀、養成良好的、健康向上的個人生活習性和愛好。
5.要明確責任追究制。對各責任單位及其執法人員在衛生執法權力關鍵節點監控過程中,不依照規定程序、規定權限和規定時限履行職責,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的,根據相關規定,對負有責任的主要領導,直接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作者單位:江蘇省句容市茅山防保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