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IE FOONG MIRA GAJRAJ MOHAN 章海賢
上世紀90年代中期,當英國石油公司(現為英國石油阿莫科,簡稱BP)的高管們針對投資25萬美元開展知識共享項目進行辯論時,他們對回報的估計似乎過于樂觀。他們認為,改善現有的知識共享水平所帶來的價值為500)Y美元,而如果員工不進行知識共享所導致的潛在損失是1000萬美元。
現實超出了人們的想象!
單單在荷蘭的Nerefco煉油廠,知識共享所產生的效益估計達到960萬美元。但是,根據我們的計算,這一知識管理項目給整個公司所帶來的總體商業效益,從煉油工作的改進到零售點的建設、業務改造、以及新的石油和天然氣場地開發,價值達到2.6億美元!
以人為本
BP的這個故事已被人們反復講述。因為知識和智力資產是其擁有競爭優勢的主要源泉。
雖然BP成功的方法廣為人知,但很少有公司能夠復制這一成功。原因在于,讓員工在工作中共享知識并非像復制BP的公式那么簡單。BP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恐怕是其獨有的組織DNA。有些公司驚恐地發現,在BP能行得通的方法不見得適用于其他組織。其他組織想借鑒BP的經驗是對的,但它們需要分析的不是BP是怎么做的,而是要分析他們為什么那么做。
BP首先建立目標,把員工和公司與知識共享目標整合起來。當BP勘探與生產公司(BPX)在虛擬團隊網絡上開始項目實驗時,花了1200TY美元預算的三分之一聘請行為科學家來幫助員工在虛擬環境中有效地開展工作。BP信息技術部主任約翰-克羅斯說:“我們認識到,虛擬的團隊工作需要一套新的行為。它要求人們對他們知道的東西樂于合作和公開,而不是據為己有。”
由于強調以人為本,BP有效地創造了一個環境,使得員工感受到公司的支持,并覺得有義務進行知識共享。
組織氣候
現在的問題是,這一成功如何復制到其他組織。
首先,是否愿意進行知識共享的關鍵是個人決策,是共享知識還是儲藏知識取決于個人的決定。我們可以根據一項被稱為“理性行為論”(TRA)的理論來對知識共享的動機進行概念化。這一理論來自韓國Sungkyunkwan大學GeeWoo Bock等人的一項研究。該研究名為《知識共享中行為意圖的形成:分析外在激勵因素、社會心理因素和組織氣候所起的作用》。TRA理論認為,個人是否愿意共享知識受其對知識共享的態度、社會對知識共享的觀念以及組織氣候等因素的影響。這項研究使用的數據來自2008年韜睿惠悅咨詢公司員工態度調查,以證實上述模型背后的成因。該分析確認了上圖中所列示的各種關系具有統計學意義。
總體來說,該項調查結果與TRA理論是一致的,即:行為意圖是所持態度和有關的該行為主觀標準的函數。
組織機構可以通過加強激勵措施來改善員工對知識共享的態度,尤其是設立獎金鼓勵合作、互惠和自尊。團隊獎勵和認可更有利于提高相互依存感和認同感,從而增強知識共享的態度。
持續不斷地強調知識共享對組織和員工的價值,也是增進知識共享觀念的好方法。慶祝知識共享行為的文化有利于形成某種同事壓力,使得那些不太愿意共享知識的個人可能會覺得有壓力,從而至少共享某些知識。
在有些組織,知識共享的觀念通過講故事來加強。關于同事們如何共享知識和幫助其他人成功完成任務的故事會引起大多數員工的積極反響。例如。BP通過包括公司雜志在內的出版物來宣傳成功的知識管理故事。
形成這方面社會觀念的關鍵在于與人們進行思想溝通和表明態度。如果員工更多地看到上司和同事們認同知識共享并以身作則,他們就會更加愿意互相共享知識。所以。“言必行”十分重要,同時要確保知識共享的故事不斷傳送下去。
知識共享的觀念主要是關于員工對這一行為的感受,而組織氣候則是對組織的總體感受。
知識共享屬于一種額外角色行為。研究和趣聞故事表明,當員工把在工作中獲得的知識視為組織的資產時,他們會更愿意與同事共享。積極的組織氣候會增強這種認同感。
領導層在產生“組織氣候變化”的過程中也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巴克曼實驗室的羅伯特·巴克曼是知識管理界的著名人物。他認為,“組織氣候變化”是知識轉移的最困難方面。它要求最高層的全面執行。巴克曼說,“我在這里談文化變革。如果你想改變一個部門的文化,該部門的負責人必須帶頭。如果你希望改變一個組織的文化,那么,該組織的負責人就必須帶頭。”
對癥下藥
知識共享的態度看來與國家相關。我們在分析影響知識共享態度的因素時,發現上述6個國家之間存在有趣的差異。對知識共享給予直接獎勵與知識共享態度之間的關系,在澳大利亞是不存在的。而在中國是正向的,在其他4個地方則不太密切。
這就表明,對于管理知識共享動機,診斷性方法比規范性方法更具優勢。這就是為什么別的公司試圖模仿BP的方法卻得不到相同的結果。
前面討論的因素在不同國家可能具有不同的重要性。真正能幫助管理者更有效的管理知識共享動機的是員工頭腦內部所理解的“激勵過程”。
對于知識密集型組織來說,了解員工如何評價工作環境以及它將如何影響他們關于共享還是儲藏知識的決定,不僅必要而且重要。這些工作應先于對知識共享系統或工具的資本投入,并用來作為組織決策的基礎。組織機構若要找到自己的成功方法,TRA框架是個很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