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工作委員會建立,拉開了廣西科技發展的序幕。
《廣西農業科學技術10年發展規劃綱要(草案)》發布,7月,育成矮桿、中熟、高產早稻良種“廣選3號”。上世紀60年代中期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廣西農業科技在諸多單項領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
自治區頒發《關于科技單位、科技人員從事農業技術承包的暫行規定》,將科技作為生產力的動力進一步發揮出來。
桂林、南寧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立。自治區人民政府頒布執行《廣西壯族自治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財政稅收政策的規定》、《廣西壯族自治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條例》。
廣西建立8個自治區級科技開發中試基地(化工、冶金材料、塑料改性、計算機軟件新技術、新光源、水牛業、林化、農作物育種)。同年4月,自治區人民政府頒發《廣西壯族自治區“八五”星火計劃實施綱要》,12月,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決定從1992年起每年1月舉辦“廣西科學技術活動周”。
廣西舉辦首屆科技活動周和1992年廣西科技成果展覽會。活動周的主題是:宣傳“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思想;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促進“面向”、“依靠”方針的落實。
自治區人民政府出臺七個關于激勵科技人員的配套科技政策。
自治區人民政府頒發《廣西科學技術發展第九個五年計劃和2010年長遠規劃綱要》,為未來15年廣西的科技發展奠定了基礎。
自治區科技領導小組成立,同年11月,《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審議通過,《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廣西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決定》獲得發布。
3月,全區科技與經濟結合工作大會在南寧召開。6月,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頒發《關于推進科技與經濟結合新突破的若干規定》和《關于推進科技與經濟結合新突破的總體方案》。
1月,自治區人民政府頒布實施《廣西創新計劃(2002~2004年)》。自治區人民政府頒布實施《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獎獎勵辦法》。



自治區黨委政府作出《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廣西壯族自治區激勵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若干規定》。
同年11月,由自治區人民政府、國家科技部主辦,廣西科技廳承辦的中國—東盟博覽會科技專題展“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專題展”開幕。同年12月,廣西列為全國實施科技特派員制度試點。
1月,自治區人民政府頒布實施《廣西創新計劃(2005~2007年)》。自治區人民政府頒布《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普及條例》、《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獎勵辦法實施細則》。
同年10月由自治區人民政府、科技部主辦,廣西科技廳承辦的中國—東盟博覽會科技專題展—“先進適用技術專題展”開幕。
2月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提出《關于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科技規劃綱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決定〉的實施意見》。自治區人民政府頒布實施《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和《“十一五”廣西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實施意見》。
3月,自治區人民政府與科技部簽訂部區工作會商制度議定書并召開了第一次會商會議,確定了共同推動中國-東盟科技合作與技術轉移平臺、特色優勢金屬及新材料技術開發與產業化基地和北部灣生物質能源作物品種選育及產業化基地建設(簡稱“一平臺兩基地”建設)。
4月,科技部與自治區人民政府召開部區會商第二次會議。在繼續推進“一平臺兩基地”建設的基礎上,增加了“共同推動科技支撐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和“共同推動亞熱帶動植物抗凍技術研究”兩個新議題。
甘蔗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南寧市成立,這是我國建立的首個甘蔗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10月,“袁隆平東盟農業科技博覽園”和“國家雜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東盟分中心”的成立推動“中國超級水稻”走向東盟,走向世界。11月木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廣西組建成立。12月,廣西出臺《關于加快油茶產業發展的意見》加快廣西油茶產業發展。
中國羅非魚產業“產、學、研”戰略聯盟在南寧成立。6月,廣西千億元產業研發中心建設暨重大科技攻關工程啟動儀式在南寧舉行,7月科技部與廣西部區工作會商第三次會議在南寧舉行。8月,廣西糧油食品加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