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濤
(江蘇省常州市少體校,江蘇 常州 213000)
【民族傳統體育】
傳統養生功法在社區體育中開展的探研
萬 濤
(江蘇省常州市少體校,江蘇 常州 213000)
文章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傳統養生功法在社區體育中開展的現狀進行調查和分析,發現在社區體育中開展傳統養生功法具有美好的前景,但是目前在實際的開展過程中存在著不足。本文針對這些不足提出一些建議,從而擴大傳統養生功法在社區體育中的影響,加快其發展。
傳統養生功法 社區體育 開展 探研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逐步認識到健康對于快節奏工作、生活的重要性,于是各種各樣的健身活動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傳統養生功法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和與疾病的斗爭中不斷認識,結合中國傳統醫學和中華武術的有關知識而創造出來的健身方法。在社區中開展和普及傳統養身功法,是對“全民健身計劃”的實行和有益補充,不但可以增強廣大社區居民的體質,提高社區居民生活質量;還可以傳播科學的健身思想,抵御非法健身活動的侵害。本文旨在通過調查分析,探討如何在社區體育中發展傳統養身功法,為廣大社區居民服務。
2.1 研究對象
常州市勤業社區60名居民。
2.2 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查閱了上海體育院圖書館有關資料(書籍、學報、期刊等)供參考與借鑒。
(2)問卷調查法。根據研究內容,專門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發放常州市勤業社區的60名社區體育活動經常參與者(其中男性26人,女性34人,年齡最大的73歲,年齡最小的11歲)填寫,收集數據,掌握第一手資料,便于分析和研究。問卷發放情況見表。
(3)數理統計法。調查問卷回收后進行數學統計。
表1 調查問卷統計表
3.1 傳統養生功法在社區體育中開展的現狀
從問卷調查的結果看,社區居民對傳統養生功法了解的情況不理想,一般和不太了解的各占30%,很了解的占4%,較了解的占17%,一點不了解的占19%。
3.1.1 傳統養生功法在社區各階層中發展不平衡
從問卷調查的結果看,傳統養生功法在社區各階層中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現為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中知曉程度較高,達到50%;在41歲-59歲年齡段知曉程度次之,達到22%;在21歲-40歲年齡段知曉的程度約為20%;在10歲-20歲年齡段知曉的程度約為8%。而在經常練習傳統養生功法的人群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占到了90%,呈現出在老年人群中發展較好,在中年、青年和少年群體中發展不理想的特點。(見圖1、2)
圖1
圖2
3.1.2 各種傳統養生功法發展的不平衡
從問卷調查的結果看,在各種傳統養生功法中,五禽戲、八段錦、易筋經等功法相比其他功法更為廣大社區居民所熟悉,在練習者中所占比重居前三位,而其他功法練習者不多。(見圖3)
圖3
3.2 傳統養身功法在社區體育中發展存在的優勢
3.2.1 傳統養身功法動作動作簡單、數量少
從調查問卷的結果來看,一般的社區居民認為他們用于健身活動的時間有限,不可能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學習復雜的動作,這就要求我們在開展健身活動時,要選取那些動作數量少的項目;同樣,他們認為他們大多未經過系統的體育訓練,沒有良好的體育基礎,掌握不了要求過高、難度過大的健身方法,因此,一些難度要求低,動作簡單的項目就比較好開展。綜合這兩方面的因素看,傳統養身功法很多項目都符合上述標準,比如《五禽戲》,她分五節,各模仿虎、鹿、猿、鳥、熊五種動物,一共20余個動作,這些動作普遍簡單易學,符合人體運動的一般規律,動作數量也少,一般人很容易在短時間內學習和掌握。
3.2.2 傳統養身功法動作節奏舒緩、強度小
從問卷調查的結果來看,參與社區體育活動的成員中老年人占了很大的比率,所以,在開展健身活動的時候,要針對老年人的特點來進行。人體在進入老年期(60歲)后會發生一系列的生理變化,體現在運動能力方面的變化尤為突出,許多老年人行動遲緩、肌肉萎縮、肌力下降,對于他們來說,過于激烈的體育運動顯然不太合適,我們觀察到,在老年人群中普遍開展的一些健身項目如太極拳、太極劍都屬于那些動作節奏緩慢、運動量不大的項目,而傳統養身功法中許多項目的節奏和太極拳等相類似,說明傳統養身功法也是比較適合在老年人群中開展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在社區體育中發展傳統養身功法的著手點是如何在老年人群中發展,成為他們經常練習的健身方式,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日益突出,老年人的健康問題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傳統養身功法應該也完全有可能在這方面有所作為。
3.2.3 傳統養身功法很多都伴有口訣、歌訣,便于記憶
古代人們在創編傳統養身功法的時候,除了創編動作之外,還編寫了與之對應的口訣、歌訣,這和其他的健身項目有很大不同,這些口訣與歌訣通俗易懂,極大的方便了人們對動作的正確掌握和記憶,這也是傳統養身功法延綿數千年流傳至今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3.2.4 練習傳統養身功法對場地要求不高
在社區中開展體育活動,必須要考慮場地的問題。在調查中發現,社區里不可能建設大量的專門性體育場館或設施供某一類體育項目比如足球、排球等使用,因此,社區中一般只建設公共體育設施以滿足一般體育活動的需求,而這類公共體育設施的特點是通用性強、面積小,客觀上限制了對場地要求過高的健身項目的開展。練習傳統養身功法就不會有場地不夠的問題:場地條件好,比如社區里有中心綠地、廣場,我們可以十幾人或幾十人群體練習;如果場地條件不允許,我們可以利用樓間的空地、綠地練習,人數可以是幾個人,甚至我們可以在家單獨練習。因為傳統養身功法練習的組織形式比較靈活,避免了因為場地條件的限制而無法開展的問題,為普及這項健身方法創造了有利條件。
3.2.5 練習傳統養身功法對經費要求不高
在社區中開展體育和健身活動時常常會遇到經費不足的問題,究其原因有:一、體育主管部門或社區體育負責部門不下撥活動經費,或者撥款較少;二、社區居民財力有限,自籌資金不夠活動支出;三、沒有公司贊助。體育和健身活動經費緊張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一些體育和健身項目的開展,特別是那些參與人數眾多,對技術設施要求高的項目。但傳統養身功法對經費的要求不高,因為練習者在練習時穿運動衣即可,不需要特殊的技術裝備,開銷很少,這有利于傳統養身功法在社區普通居民中開展和普及。
3.3 傳統養身功法目前在社區體育中發展中存在的不足
3.3.1 傳統養身功法理論體系尚未建立
理論來源于實踐,反過來又指導實踐。前人從實踐中為我們總結了大量有關傳統養身的寶貴經驗,但在數千年后的今天,我們未將這些經驗提升到科學的理論層面上,沒有建立完整的理論體系,因而不能很好的指導傳統養身功法實踐的發展,出現了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阻礙了傳統養身功法的推廣和普及。
3.3.2 傳統養身功法與現代科學結合的不夠
傳統養身功法很多都是前人在實踐中總結的經驗,我們沒有用現代科學的觀點去證明這些經驗正確與否,這項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一,沒有經過現代科學證明的東西缺乏足夠的說服力,能否為廣大群眾接受不得而知;其二,我們用現代科學去證明傳統養身功法本身這項工作,就是一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過程,我們可以利用現代科學這個工具去掉不利于傳統養身功法發展的東西,保留有利于其發展的,進一步完善傳統養身功法。
3.3.3 傳統養身功法自身宣傳的不夠
通過問卷調查我們發現,就目前而言,傳統養身功法還不為人所熟知,這其中除了開展較晚之外,還與其自身宣傳的不夠有關。在當今資訊時代,我們要善于利用先進的通訊技術,利用互連網、電視和各種平面媒體去宣傳傳統養身功法,擴大她的影響力,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她、接受她。
3.3.4 傳統養身功法的教學力量匱乏
從調查問卷中我們發現,教授傳統養身功法的人員數量太少,教學力量匱乏特別是社區體育指導員中會練習傳統養身功法的太少,導致很多想學練傳統養身功法的人士無法如愿,也使得部分不具備教學條件的人濫竽充數,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造成有些傳統養身功法的練習者停練、改練,大大影響了傳統養身功法的發展。
[1]張洪潭.試論社區體育的稱謂、特點及功能[J].體育科學,2001(2).
[2]任 海. 我國城市社區體育的概念、構成要素及組織特征[J].體育與科學,1998(2).
[3]黃曉鵬.中華健身術的歷史、發展及應用[J].福建體育科技,1999(2).
[4]蔡仲林.武術與全民健身[J].中華武術,1997(3).
[5]劉文龍.古代養生學初探[J].武當,1997(9).
[6]高 鵬.論古代養生與全民健身[J].體育學刊,1996(4).
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Health-preserving Methods in Community Sports
Wan Tao
(Changzhou Children's Sports School,Changzhou Jiangsu 213000)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traditional health-preserving methods applied in community sports 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questionnaire and statistics,and the paper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developing health-preserving methods in community sports presents bright future prospects,but there still exists shortcomings of developing them in practice at present.The paper aims at providing instructive suggestions to deepen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health-preserving methods on community sports and making contributions to quicken its development.
traditional health-preserving methods community sports development research
G85
A
1004—5643(2010)06—0075—02
萬 濤(1982~),男,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法:民族傳統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