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桂英等
【摘要】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由于受到本地方言的影響,其寫作水平長期處于一個低迷的狀態,使師生備感艱辛而無奈。其實,我們教師只要善于挖掘學生的興趣之源,因地制宣的創造學習資源,把讀和寫統一起來,使之相輔相成,再運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措施,因材施教,靈活應對,少數民族學生的寫作能力亦可得到逐步提高和穩步發展。
【關鍵詞】寫作能力;興趣培養;讀寫結合;直觀訓練
少數民族居住地區由于學生長期使用本民族語言交流學習,漢語成了第二語言,學生在學習中常常要經過本地方言“翻譯”才能達到對漢語的理解和運用。由于學生習慣用方言的思維已成定勢。因此,少數民族學生盡管吃苦耐勞地學習,往往成績還是不如人意,特別是寫作方面非常困難,這也對其它學科的學習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那么,如何才能幫助少數民族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中過好漢語表達關,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呢?結合本人的工作實踐經驗。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實施。
1立足現狀。激發學生濃厚的寫作興趣少數民族學生大都感到寫作困難。甚至有學生談“文”色變,產生厭學情緒。如果我們語文老師不及時解決這個興趣問題,那么想提高少數民族學生的寫作能力終將是事倍功半。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厭惡寫作,最根本的原因是不知道寫什么,如何寫。而在我們以往的漢語教學中,老師只注重講解字詞,不注重課文閱讀,只把學習內容限定在課本上,卻不要求學生閱讀一些課外書籍。我認為對少數民族學生的語文教學,應該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向學生推薦課外的好文章讀給學生聽,或讓她們自己去讀。其次根據學生年齡心理特點,設立班級圖書角,師生共同搜集一些貼進學生生活的閱讀材料,供班內使用閱覽。并利用時機讓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介紹給別人。這樣做不僅有利于發揮他們的主動性,還可促進學生讀書的積極性,真可謂一舉兩得。
再次,開展課外閱讀比賽。具體做法是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在每局的語文課外活動時間進行閱讀評比,評比結果有記錄,小組長有總結,教師于期未對閱讀量、閱讀成果給予鼓勵性評價,活動形式可以是朗讀、背誦、講故事、辯論、課堂劇等,力求新穎多樣。這樣做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欲望,還能提高閱讀質,進而在廣泛閱讀中提高寫作能力。
2鼓勵多讀多寫,以此帶動寫作能力的提升多讀多寫也是提高少數民族學生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因為寫作和閱讀是不可分割的。讀寫結合,從范文中借鑒,有助于提高寫作能力。故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些讀書經驗是很有道理的。學生有了寫作興趣以后,教師應該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多讀多寫,否則會前功盡棄。要達到多讀的目地,除了讓學生認真閱讀教材中的美文外,還應引導從有益的課外讀物中汲取寫作的營養。在教學活動中,擠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開展廣泛的閱讀,并輔以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使學生通過展示閱讀效果,享受進步,收獲喜悅。讀是積累,讀是沉淀,只有博覽群書,以讀帶寫,才能厚積薄發,達到提高寫作能力的目地。
要達到多寫的目的,教師可教給學生寫讀書筆記的方法。其一,上完課后,讓學生寫一寫讀后感,抄一抄文中的優美詞句或精彩片斷。其二,學寫日記。把一天的學習收獲,校園中的見聞感受記下來,所記內容不能千篇一律,應有真情實感。當然對學生的要求不能搞一刀切。優等生要求做到寫全面、寫豐富,差生內容可寫簡單些,堅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的原則。教師加強引導和督促,對于做得較好的學生給予夸獎,樹立榜樣,做得不夠好的學生則耐心指導鼓勵。
3利用看圖寫話、仿寫等直觀訓練方式有效提高寫作能力看圖寫活是練習書面表達簡單有效的形式。因為圖畫形象直觀,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是練習寫作的好材料。經常看圖寫話,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運用漢語進行思考,表達的能力。新教材中有很多插圖,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充分年利用這些圖畫進行教學。教師可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面,弄清畫中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人物間的關系等。在對畫中內容有一個大致大解后,讓學生先集體口頭練,再個別口頭說,最后動筆寫。剛開始時看到什么,聯想到什么,都可以說,說得越多越好,盡力讓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但隨著學習內容的深入,教師應提高寫作要求,讓學生盡量做到按一定順序,有步驟的來敘述圖畫內容,并能選用自己積累的詞語、句型作表達,使句段少出語病,符合漢語表達的習慣。
仿寫也是提高少數民族學生寫作能力的另一有效途徑。新教材語文體裁廣泛,內容涉及面廣,難易程度適中,適合學生做模仿式寫作練習。在模仿式寫作中,格式、構思、表達方式等均可模仿,但必須要求學生靈活變通,語句要通順,符合漢語表達方式,切忌學生在仿寫時死搬硬套。總之,課文中出現的各類文章,都可以聯系生活實際,指導學生進行仿寫訓練。當然,仿寫前教師要作好必要的輔導,讓學生明白模仿什么。怎樣模仿。可先讓學生掌握課本原文,然后鼓勵學生口頭模仿,最后作為作業布置給學生。為了讓學生互相取長補短,在完成仿寫后,可安排寫作較好的學生為大家朗讀自己的文章,老師和學生一起幫他修改,在此鋪墊的基礎上,學生認真修改自己的文章,最后交給老師批閱,以降低錯誤率。仿寫結束后,教師要進行評價。評價時多鼓勵少批評。以鞏固訓練成果。通過仿寫,既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又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并學會了用漢語思維、學習。當然在課堂訓練過程中,形式要多樣化,避免單一枯燥,盡可能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
總而言之,要想提高少數民族學生的寫作能力,我們語文教師一定要轉變觀念,以新的觀念面對新教材。它要求語文教師特別是少數民族山區的語文教師要運用新的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方法來教語文課。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的寫作時,應充當學生的引導者、發現者和欣賞者,幫助他們打開寫作的興趣之門,把讀寫有機結合起來,以讀促寫,以寫帶讀,再結合教學內容采取靈活多變的措施加以訓練,那少數民族學生的寫作能力便在我們的悉心指導和精心呵護下慢慢的提高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