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支持|秦曉兵 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
翟 鵬 國泰君安策略師
文|本刊記者 李冬潔
對大盤藍籌股,市場似乎開始審美疲勞了。
2009年,經濟穩步回升,資本市場資金洶涌而來,小盤股和題材股成了過水蛟龍,被冀望的大盤藍籌卻按兵不動。至年底,關于推出股指期貨的消息,終于讓大盤藍籌在消息面刺激下的第二個交易日開盤一展歡顏,但又在當天的尾盤悉數回吐。而進入新的一年,市場不但沒有看到它們的雄風再現,反而更在2月初拖累大盤破位下行。
大盤藍籌的表現讓人費解,作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龍頭,大藍籌公司擔當了經濟增長的中堅力量,國內經濟在復蘇之路上前進了一大程,大藍籌公司卻在資本市場里萎靡不振,這種背離的走勢值得玩味。在增加了股指期貨的變量之后,這些大公司在A股市場上的命運頗受關注。
對于急需大資金推動的大盤藍籌股來說,資金面的短缺是其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開年以來,相對于中小盤股和各類題材股,大盤權重股表現乏力,以金融、有色和煤炭為主的大盤股成為股指的一大拖累。在1月底和2月初,更有一些變臉的意味在其中。
以金融板塊為例,在1月25—29日5個交易日內,交通銀行(601328.SH)周跌幅達到10.32%,中國平安(601318.SH)下跌7%,華夏銀行(600015.SH)下跌8.18%,興業銀行(601166.SH)下跌8.53%,工商銀行(601398.SH)下跌4.53%,招商銀行(600036.SH)下跌9%,建設銀行(601939.SH)下跌6.15%。正是以金融股為主的權重股的下跌,導致了大盤擊穿3000點整數關口。
“目前市場資金緊缺的狀況很明顯,這直接給大盤帶來較大的壓力?!便y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秦曉兵表示。
新年伊始,央行再度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啟動微調,并于首月實現了凈回籠。1月,央行通過發行央行票據和正回購,共計回籠資金近7100億元,對沖到期釋放的流動性后,凈回籠資金近600億元。同時,央行在當月18日上調了0.5個百分點的法定準備金率,大約回籠銀行體系流動性3000億元,令1月本幣市場凈回籠資金量上升至3600億元。
此外,“之前基金的倉位比較重,最近出現了大范圍的減倉行為。”秦曉兵認為,這從最近基金公司大規模分紅就可看出資金的流出狀況。數據顯示,截至1月26日,短短17個交易日里,共有122只基金分紅,分紅次數幾乎占到去年的一半。按照去年12月31日份額計算,累計分紅總金額高達307億元,超過去年全年總分紅金額的一半還多。此外,散戶保證金額也在下降。對于急需大資金推動的大盤藍籌股來說,資金面的短缺是其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可忽視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大盤藍籌的行業組成結構也讓市場對其產生了悲觀的預期?!按蟊P藍籌股所處的大都是國內主導的行業,當調控政策收緊之后,對行業的影響也比較大,尤其是銀行受融資壓力比較大,地產受政策的影響比較大?!鼻貢员硎?。
“未來可能更要關注一些信號,比如融資壓力是否明顯減緩,政策預期是否在減弱,業績增長的狀況和估值的情況?!?/p>
目前,關于股指期貨對大盤藍籌股產生影響的普遍說法是,股指期貨推出后,一旦遇到股指下跌,投資者就可以通過賣出股指期貨合約來對沖風險,提前鎖定預期收益,而不用直接賣出股票。因此,為拿到大盤股的籌碼來獲得更大操作的空間,投資者追求大盤藍籌的熱情會大大提高,所以大盤藍籌股未來一定會隨著股指期貨的推出獲得市場更大程度的認可。
“目前市場對大盤藍籌股的壓力比較大,未來壓力減輕后,股指期貨的推出會讓大盤股有反彈的機會。”秦曉兵表示。

全流通大藍籌TOP10
統計資料顯示,藍籌股在市場中占有強勢地位,百余只藍籌股其總市值和流通市值在整個A股市場中分別占據了68.89%和48.70%,這些藍籌股的成交金額占整個A股市場總成交金額的比例達30%。而且從估值看,藍籌板塊也占據優勢,以銀行股為例,像民生銀行、招商銀行等,基本上H股的價格都比A股高。
然而,最近國泰君安的一項研究,從成熟市場推出股指期貨后的市場表現來看,更多的走勢是推出前大部分市場會有所上漲,但6個月以后便幾乎不會對走勢帶來影響。
“在國內市場上,我們預計,一開始推出股指期貨時,資金分流會起一定的作用,之后市場定價會更加合理一些,但關鍵影響市場的還是宏觀經濟環境,而不是一些制度上的安排,光股指期貨一個是不夠的,它絕對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國泰君安策略師翟鵬向《英才》記者表示。
目前市場上一些觀點認為,去年以來經濟增長超預期,實實在在的復蘇將對市場形成堅實的支撐,市場仍有望回歸到基本面主導的軌道上運行。
秦曉兵并不認為大盤藍籌肯定會在今年有所表現,如果市場環境沒有明顯的改善,大盤藍籌不一定會有強勢的表現。相對其他因素,他更在意的是“未來可能更要關注一些信號,比如融資壓力是否明顯減緩,政策預期是否在減弱,業績增長的狀況和估值的情況?!彼A計,在2月下旬,可能會有一些信號顯現。
如果機構持有非全流通大盤藍籌,未來解禁后的陸續減持則會帶來諸多操作上的不便,而全流通的大盤藍籌則沒有這樣的隱患,因此更容易受到機構的青睞。
盡管今年整體大藍籌板塊行情仍然是一個充滿懸念的未知,但在一定時期內,股指期貨的推出對一些藍籌股來說意味著機會。比如,已經全流通的大盤藍籌可能會面臨更大的空間。因為“大小非”擁有大量多于流通股數量的低成本股票,如果機構持有非全流通大盤藍籌,未來解禁后的陸續減持則會帶來諸多操作上的不便,而全流通的大盤藍籌則沒有這樣的隱患,因此更容易受到機構的青睞。
“滬深300成分股指數的構造機制不是指名義上的流通股,而是有自由流通權的,就是雖然有的公司名義上是流通了,但如果這個公司假如被國資委控制得很嚴,不能隨便減持,或者一個民營企業要做一個絕對控股的大股東,這都是不計入它的自由流通權的,所以這個還要看是不是自由流通的?!鼻貢员硎尽?/p>
即將推出的股指期貨的標的物是滬深300指數,這是在上海和深圳證券市場中選取300只A股作為樣本編制而成的成分股指數。在以往的指數計算中,只要是在交易所有權利進行場內流通的股票均算作流通股,這樣無論是公司發起人、國有股還是戰略投資者的股份,一旦獲得流通權,就可以算作自由流通股。
但滬深300指數編制方案中對自由流通股做出了特殊的定義:自由流通比例是指公司總股本中剔除以下基本不流通的股份后的股本比例:公司創建者、家族和高級管理者長期持有的股份;國有股;戰略投資者持股;凍結股份;受限的員工持股;交叉持股等。這樣,國有股、發起人股等許多股份即使在獲得流通權以后仍然不計入指數。
“全流通的藍籌股可能相對會好一些,因為這樣可能受股指期貨正面的影響會大一些,這在其他條件完全相等的情況下可以這么說。從整體市場來看,具體個股還要受所處行業、公司因素的影響,全流通不是唯一的選擇標準?!鼻貢员治稣J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