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明
?
創新思想政治工作 努力構建和諧企業
葉 明
福建省電力培訓中心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電力行業的快速發展,電力系統職工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社會環境、服務對象和工作體系急劇變化帶來的新挑戰。只有通過自主創新,做到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努力構筑和諧企業,才能有效地服務于電力行業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大局。
思想工作 創新 和諧 電力企業
1.1 社會環境層次結構的復雜性。隨著信息新技術、新手段的迅猛發展,互聯網等傳播媒體的增多,信息量空前增大,信息傳遞速度更加快捷。作為受教育水平較高、知識結構較新、接受新生事物較快的一個群體,電力行業員工獲取知識、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樣。隨著員工的工作、生活和交際面在不斷擴大,他們的社會關系和相互關系的層次、結構也更加復雜了,職工已經從以往的“單位人”向“社會人”轉變,這些新問題給企業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許多亟須解決的課題。社會轉型使得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難度越來越大。
1.2 服務對象價值取向的多樣性。思想政治工作對象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發生了新變化。一方面,物質需求不斷強化,占據了職工思想意識的主要位置, “個人收入”、“經營狀況”、“權益保障”、“分配差距”等成為思想波動、日常議論的“熱點”,講實惠、圖實際的意識強烈;另一方面政治意識、是非界線等卻在漸漸淡薄,多元的人生觀、價值觀、是非觀念時刻影響沖擊著職工的思想觀念意識。同時,部分職工對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艱苦創業的教育等主流思想意識淡漠,這些都使企業凝聚力減弱,影響了職工隊伍的穩定。
1.3 工作體系認識方法的滯后性。首先體現在對思想政治工作很難形成穩定的社會共識,企業黨組織從直接決策轉到參與決策,思想政治工作從“主導”轉到“服從”、“服務”的地位,不利的思想和輿論環境給當前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其次表現為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很難滿足企業職工實際需求,電力行業員工平均年齡輕,思想活躍,工作負荷普遍較大、節奏快,經濟關系對員工的影響比政治關系更加實在、直接,思想政治工作側重于思想引導,導致有些職工認為思想政治工作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1.4 政工隊伍素質水平不適應性。當前一些政工干部存在“一等、二靠”的思想,工作靠上級布置,開展活動靠行政支持,方法沿襲傳統,缺乏對現代科技成果的深入運用。常常是“文章多,落實少”,構想的東西多,可操作的辦法少,其結果是政工干部感到辛辛苦苦做了無用功,員工群眾認為枯燥乏味、得不償失。一些企業政工干部長期得不到培訓,知識老化,素質弱化,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進和創新缺乏內在動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工隊伍缺乏既懂政治,又懂經濟、懂市場、懂科學、懂管理的復合型人才。
2.1 著力理論創新,夯實工作基礎。理論是行動的指南。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這既是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前提,又能保證思想政治工作創新不偏離軌道。能否發揮好理論的作用,關鍵在于政工人員重視和工作努力的程度。在國內外形勢發生深刻變化、各項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要充分認識新理論、新思想在指導實踐中的全局性和方向性作用,把科學發展觀作為統領全局的一條主線,貫穿于思想政治工作之中。
2.2 著力主題創新,拓展工作領域。生產經營是企業的中心工作,是永恒的主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圍繞中心工作進行,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一要圍繞提高企業效益來做,思想政治工作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通過各種活動向員工群眾灌輸責任和效益意識,通過提高經濟和社會效益來實現自身的價值。二要圍繞企業管理來做,思想政治工作要盡可能把嚴肅的內容貫穿于企業管理之中,要加強對員工的思想教育和專業培訓,平時開展的各項活動要盡可能與企業管理相結合,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業管理過程中。三要服務穩定團結大局來做。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員工、深入基層,要善于發現問題和不穩定因素,并以有力措施及時解決,要善于掌握員工的思想動態,做到心中有數,未雨綢繆。同時,要幫助員工樹立大局意識、法紀意識和穩定意識,服務于穩定團結這一大局。
2.3 著力方法創新,豐富工作手段。隨著人們學習、工作、生活和社會環境的變化,人們的思想也在變化。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不能總是老一套,應當實現兩個轉變:一是由“聲勢型”向“實效型”轉變。新時期員工的思想空前活躍,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只停留在依靠行政手段搞活動、作報告、造聲勢上,必須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針對員工的思想狀況,有的放矢地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積極探索員工自我教育和互動教育的有效路徑,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二是由單一“教育型”向多元“綜合型”轉變。立足于教育,輔之以管理,把思想教育與企業管理、制度約束、經濟杠桿等多種手段有機結合起來,將教育內容和要求貫穿到法律法規、行政管理、生產經營、“四有”員工隊伍建設等各種制度中,真正形成合力,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整體功能。
2.4 著力機制創新,增強工作實效。“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思想政治工作更是如此,應在抓苗頭、預防引導上下功夫。思想政治工作要適應形勢變化,必須實現工作機制的兩個轉變:一是從被動應對到主動適應轉變。一些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之所以不佳,主要原因在于工作缺乏主動性,發生了問題搞一陣子,思想政治工作變成了“救護車”、“消防隊”。要扭轉這種被動局面,必須強化主動適應意識,做到主動適應形勢,主動適應群眾,主動適應對象的不同特點,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員工群眾的心里。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的責任機制,做到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形成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網絡,切實落實“一崗兩責”,完善考核激勵機制,變壓力為動力,變被動為主動,做到信息暢通,主動應對。二是從被動應對到超前預測的轉變。在主動適應基礎上,對企業改革與發展的難點、熱點和群眾關心的焦點進行超前研究,提高預見性,使思想政治工作與人們的愿望和要求相和諧。要經常深入班組和一線,與員工平等相待,做到“明察秋毫”,及時了解員工的困難與疾苦,反映員工的愿望與要求,掌握員工的思想動態,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前頭,將思想問題解決在萌芽之中。
2.5 著力素質創新,壯大工作隊伍。政工隊伍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一要加強政工隊伍的培訓學習。不僅要培訓學習黨建理論,而且要培訓學習相關學科和知識,如心理學、社會學、美學以及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等,還要加強企業管理和生產經營等方面知識的培訓學習,努力把政工人員培養成一專多能、專兼結合的復合型人才。二要注重政工人員人格魅力的培養。思想政治工作是言教和身教融為一體的工作,是用自身的人格力量去影響人的工作。從一定意義上講,身教重于言教。有些同志做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佳,跟其缺少人格力量不無關系。三要合理配置政工人員。這也是政工隊伍創新的關鍵所在。要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選人用人機制,為優秀人才加入政工隊伍疏通渠道。要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寬松的工作環境,不斷吸引優秀人才加入到政工隊伍中來。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需要,也是企業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的需要。我們要以求真務實、與時俱進的精神,不斷探索和掌握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規律,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感,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和實效,為電力行業的全面進步和科學發展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