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應眾多專家、編委以及廣大讀者的建議和要求,《首都醫藥》雜志決定于2010 年1 月起增設“科技速覽”欄目。本欄目面向北京市廣大醫療單位及藥品生產、研發企業,旨在反映首都醫藥衛生行業的前沿科技動態。
日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泌尿外科成功實施了腹腔鏡下活體供腎摘取術。這是該院首例在腹腔鏡下進行的活體供腎摘取術,標志著該院已成功將目前國際上先進的微創手術技術用于腎移植領域中。
魯女士帶著患有尿毒癥的28 歲的兒子來到北京友誼醫院。通過泌尿外科醫生的詳實解答,魯女士決定為兒子供腎。為盡量減少手術對供者的打擊,便于供者術后盡快康復和恢復勞動力,泌尿外科移植組在科主任田野的領導下,決定為其實施腹腔鏡供腎摘取術。術前,移植組專家進行了充分的術前討論和準備。最終,在麻醉科和泌尿外科的共同努力下,經過2 個多小時的精心操作,田野主任成功地在腹腔鏡下完成了這例活體供腎摘取手術。該手術相對傳統術式具有對供者創傷小、手術并發癥少等優勢,術后,魯女士恢復順利,2 天后即能下床活動。
(張磊 孟慶玲)
日前,一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在解放軍309 醫院接受胃轉流手術獲得成功。該患者為39 歲女性,發現患有Ⅱ型糖尿病半年,已出現血管神經病變等并發癥,通過降糖藥物治療血糖仍控制不理想。在蒲永東主任和董立國副主任的指導下,決定對患者行胃轉流手術以達到徹底治愈的目的。通過全面評估,經過內分泌、麻醉科等多科室討論會診,為患者制定了詳細的手術計劃。
十二指腸和空腸上段的K 細胞受到食物刺激后會引起胰島素抵抗,而空腸中下段的L 細胞則會因食物刺激促進胰島細胞的增殖,產生類胰島素。鑒于消化道不同部位因食物刺激產生不同物質,直接影響血糖變化,所以該手術采取通過改變食物流向,不經過十二指腸和空腸上段的原理,讓食物直接進入空腸中下段,刺激L 細胞產生胰島素。目前,患者一般情況良好,已能正常飲食。術前每天胰島素用量為45~55u,術后至今,胰島素用量已減至每天約30u,餐前血糖由術前的15mmol/L 下降到8mmol/L 左右,血糖下降明顯,各項指標有望在三個月之內恢復到正常水平。
(弓艷)
近期,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宣武醫院開展了核醫學科兩項新業務,即血清-膠原降解產物測定和骨鈣素測定。
血清-膠原降解產物是骨重吸收標志物,對其進行測定可識別骨重吸收較高的患者,預測絕經后婦女的骨折風險及進行抗重吸收的治療監測。骨鈣素含量異常多見于骨質疏松、原發性或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以及Paget 病等疾病,用免疫學方法定量測定血清或血漿中的骨鈣素,用于骨質疏松癥或血鈣增高癥患者作為抗重吸收治療效果監測的依據。
(褚曉明)
日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骨科首次成功實施椎間孔鏡下的椎間盤微創手術,并取得明顯效果。
患者是一名男性,33 歲。因腰痛半年,左腿放射痛二周來院就診。入院查體:腰部L5-S1 椎間隙壓痛明顯,并出現向左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試驗20°陽性,加強實驗陽性。肌力正常,左足外側感覺減退。MRI 和CT 都發現腰椎間盤突出,以L5-S1 明顯,保守治療無效。經科室討論后認為,患者有明確手術指征,行微創手術患者恢復快。后由林欣主任主持,潘海濤主任醫師、閆家智副主任醫師參加,在局麻下行經皮椎間孔鏡下椎間盤髓核摘除手術。術后患者疼痛癥狀消失,第二天能下地活動,術后三天痊愈出院。
(朱麗麗)

▲手術切口只有7mm 左右,不需要縫合,愈合更快。

▲患者腰椎MRI 顯示L5-S1 椎間盤突出明顯,對左側神經根明顯壓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