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萍 段晶晶
【摘 要】本文通過對我國普通高校乒乓球課教學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發展對策,以期為我國高校乒乓球教學持續、健康的發展提供一定的里理論參考和實踐指導。
【關鍵詞】高校 乒乓球 現狀 對策
乒乓球是我國傳統的體育運動項目,其特有的訓練效果和特點,符合大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成為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目前教材的老化和教學模式、教法、手段的陳舊致使普通高校乒乓球發展的路越來越窄,教學的開展情況不容樂觀。本文通過對我國普通高校乒乓球課教學現狀及對策進行研究,以期為推動高校乒乓球課的改革與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資料。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數理統計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隨機抽取我國30所普通高校的乒乓球課教學開展情況為研究對象。
二、我國普通高校乒乓球課教學現狀
1、我國普通高校乒乓球課教學目標現狀
2002 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布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以后,它成為了國家對大學生在體育課程方面的基本要求和進行體育課程建設和評價的依據。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普通高校乒乓球教學基本符合國家規定教學目標的要求。乒乓球課的目的任務綜合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各關節的靈活性、肌肉的彈性,促進身體的全面發展。(2)傳授乒乓球的基本技術、技能、方法,為終身體育鍛煉打下基礎。(3)培養學生敢于展示自我、充滿自信和努力拼搏、勇于進取的精神。(4)進行愛國主義傳統文化教育,培養學生愛國和熱愛生活的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和高尚的情操。
2、我國普通高校乒乓球課教學內容現狀
教學內容是教學中傳授給學生的體育基本知識、技術和基本技能的總稱。大學乒乓球課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基本技術及基本戰術的運用,培養學生乒乓球興趣,是教學質量檢驗的基本要求。調查發現,我國普通高校乒乓球課教學內容較為單一,大都集中于基本技術的教授,占了調查總數的97.8%,對于乒乓球競賽規則和裁判操作規程、乒乓球戰術等方面的內容涉及不夠,分別有43.3%、36.7%、40%,均沒有超過調查總數的一半。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社會、培養終身體育意識相脫離,沒有創新,難以吸收新理念下的課程內容,導致學生積極性不高。對乒乓球興趣的培養十分不利。
3、我國普通高校乒乓球課教學方法現狀
教學方法是實現乒乓球教學任務或目標的方式,途徑、手段的總稱,它在實現乒乓球教學任務和目標中起著橋梁和媒介作用。調查中發現:乒乓球實踐課教學中以傳統的教學法如講授、講解、示范、練習、糾錯等方法仍占主導地位,一些具有時代特點的教學方法如發現法、競賽激勵法、情境法、游戲法等雖已被應用,但使用的頻率相對偏低。同時先進的電教設備和方法的運用非常少。乒乓球技術動作復雜,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很多弊端,學生很難從教師那里獲得完整的形象記憶,以致教學中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方法使用的效果。
4、我國普通高校乒乓球教學場地、器材等硬件設施的現狀
場地、器材等硬件設施是教學活動的物質基礎,是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保障。乒乓球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不同就在于它是在特定室內場地進行的,創設一個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提高教學效率就顯得尤為重要。調查表明:我國普通高校有30.0%的院校場地、器材能勉強應付上課使用;有46.7%的院校場地、器材不足,上課爭奪場地、器械的現象時有發生;有13.3%的院校場地、器材嚴重不足,致使教學計劃成為紙上談兵,而認為場地、器材充足的學校只占被調查總數的10%。隨著高校的擴招,在校學生人數不斷增加,而場地、器材的增加嚴重滯后,使本來就不充裕的場地、器材更加缺乏。
三、我國普通高校乒乓球課教學對策
1、加強我國普通高校乒乓球課程建設
改變過去高校體育教學一味追求以競技為中心的體育教材為主、采用專業式的教學方式、統一教學要求和考核標準的狀況。學校是體育的搖籃,是原始體育形態向規范化、科學化、普及化邁進的必由之路。讓學生參與到課程設置上來,使學生真正學到自己想要學的內容,從而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創編特色教材,加強武術基本理論知識的教學規范化、系統化、科學化的理論教材,既是每位體育教師的必備的工具,也是為高校武術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2、開拓我國普通高校乒乓球教學的內容和方法
乒乓球教學上要打破以往舊有的模式,要考慮現實情況,了解學生需求,根據現實發展需要而改變,充分體現趣味性、娛樂性,突出實效性和靈活性,達到統籌兼顧。教學內容要從基礎抓起,講究方法,理解技術要點,達到會講、會教、會改正錯誤動作,而且要有所深度,使學生在適宜的運動方式及合理的運動負荷中得到全面發展,使乒乓球考評體系與大學生的身體、心理素質發展的定量及定性相結合。教學方法要生動活潑、多樣化,使學生在學習中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得到精神上的滿足,保證乒乓球教學向素質教育的轉變讓學生參與到課程設置上來,使學生真正學到自己想要學的內容,從而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
3、完善我國普通高校乒乓球教學的場地器材
各級領導應當加大乒乓球場地、器材等硬件投入,購置與配備充足的體育器材設備,建立體育場地與器材維修和保養學校應進一步完善教學在設備、教學制度、現代化教學等硬件設施,為乒乓球運動在高校中的進一步開展提供較好的環境。同時學校管理部門應探索現有場館合理的管理模式,建立一套完善的場館維護制度體系。此外,在現有條件基礎上,科學合理的利用現有設施,除了正常的上課情況外,可以借鑒南方一些地方的經驗,利用休息時間,形式多樣的有償教學,節假日對學生開放,達到以館養館、以場養場的目的,使之形成良勝循環。
參考文獻:
[1] 毛曉榮.乒乓球運動教程[M].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43-46.
[2] 陳時見.主編.課程與教學理論和課程與教學改革[M].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
社,1999:141-152.
[3] 李穎,宋紹興,張蕾.河北省高校乒乓球運動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7,(2):45-46.
[4] 寧啟璜,胡仲秋.高校乒乓球階梯式教法的實驗研究[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06(6):31-32.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劉萍(1982.4-),女,山東濰坊人,碩士研究生,河北金融學院,助教,體育人文專業。
第二作者:段晶晶(1983.7-),女,河北保定人,碩士研究生,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助教,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