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 穎,羅 珊,白桂春
(唐山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唐山 063000)
行動導向教學法在老年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柴 穎,羅 珊,白桂春
(唐山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唐山 063000)
目的探討行動導向教學法在老年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將我院2005級護理專業學生分成A組(205人)和B組(210人)。對A組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B組采用傳統教學法進行56學時教學后,對2組同時進行相同內容的考核和教學滿意度調查。結果A組與B組合格率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A組優秀率高于B組;A組教學滿意度高于B組(P<0.05),且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學習興趣,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行動導向教學法;老年護理學;教學效果
行動導向教學法以培養人的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以職業實踐活動為導向,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統一,為學生提供體驗完整工作過程的學習機會[1]。行動導向教學法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強調學生自我構建的行動過程是學習過程,以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動能力作為評價標準[2]。行動導向教學法是由多種教學技術、手段、方法結合而成,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培養學生能力為核心。這種教學法主要包括圖示思維、卡片展示、演講、提問、啟發、合作學習法、案例分析法、引導課文法、媒體使用技術、角色扮演法、項目教學法等。行動導向教學法旨在使教師變為“主持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掌握相應的知識和技能,而且充分提高各種能力[3,4]。這種教學法能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教師創建的情境中主動思考,在實踐過程中既習得知識,又熟練掌握技能。
1900年,老年護理作為一個獨立的專業被確定下來。1966年,美國已經形成較為成熟的老年護理專業[5]。一些發達國家的老年護理專業也隨之發展起來。日本現將老年護理學作為護理專業的5門重要專業課程之一[6]。
我國于1999年10月正式進入老齡化社會,現在正處于人口老齡化的發展階段,是老年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但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與經濟發展不平衡,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國家[7]。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日益突出,對老年護理專業提出了挑戰。現階段應注意加強老年護理教育和老年護理專業人員培養[6,7]。
面對老年護理人才緊缺的現狀,我院護理專業開設了老年護理學課程。同時,為了培養能夠從事專業護理工作的人才,將教師講與學生聽逐步轉為學與練的結合。
3.1 對象
我院2005級五年制初中起點護理專業學生415人,來自8個不同自然班,已學習了相關的護理基礎學科及臨床護理學科知識。將學生分為2組,A組(1~4班)205人,B組(5~6班)210人。
3.2 方法
2組同時開設老年護理學課程,使用教材為殷磊主編的《老年護理學》第1版,共56學時。
對A組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通過問題引導、項目教學、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入大量實訓、實踐內容,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真正做到教、學、做合一。
對B組采用傳統教學法,按照教學大綱要求,以理論教學為主,以教為中心、以教為基礎,先教后學,學圍繞教。
教學結束后,對2組同時進行相同內容的考核(見表1)和教學滿意度調查(見表2)。

表1 2組考核成績比較

表2 2組教學滿意度比較[n(%)]
A 組與 B 組合格率比較無統計學意義(χ2=3.32,P>0.05),但A組優秀率高于B組;A組教學滿意度高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7.12,P<0.05)。
在教學中靈活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為學生營造了開放的學習氛圍,豐富了教學內容,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老年護理學教學中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使學生掌握了老年人整體護理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同時培養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使學生真正體驗到了護士的多重角色,體驗到了護理老年人需要愛心、耐心與責任心的內涵,體驗到了老年護理人員的工作成就感和滿足感,提高了人際溝通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能力。
[1]周國忠.“行動導向”理念下的高職景區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7,(7):77.
[2]袁江.關于行動導向教學的教學觀[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5,(4):1.
[3]林良玉.行為導向教學在計算機應用類課程中的應用[J].中國電化教育,2001,(5):24~25.
[4]施建國.淺談“行動導向型”教學法在電工專業課中的應用[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25):50~51.
[5]王艷梅.老年護理[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
[6]王志紅,詹林.老年護理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7]孫建萍.老年護理[M].第 2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G424.1
B
1671-1246(2010)09-00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