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光玉
(張掖市人民醫院,甘肅 張掖 734000)
雙腔頻率適應性起搏器對老年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安光玉
(張掖市人民醫院,甘肅 張掖 734000)
目的評估雙腔頻率適應性起搏器對老年病態竇房結綜合征(SSS)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擇68例安裝雙腔起搏器的老年SSS患者,據起搏器的類型分為雙腔頻率適應性起搏器(DDDR)組35例和雙腔非頻率適應性起搏器(DDD)組33例。采用心臟超聲、運動耐量測定及SF-36生活質量調查表調查,綜合評估2組生活質量。結果DDDR組的運動耐力指標高于DDD組,且前者的生理功能、角色限制、活力、社會功能、精神健康及總體健康多項指標得分明顯提高(P<0.05)。結論雙腔頻率適應性起搏器可明顯提高老年SSS患者的生活質量。
雙腔頻率適應性起搏器;老年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生活質量
病態竇房結綜合征(SSS)是老年患者常見的心臟疾患。有資料顯示,大于60歲的老年患者接受人工心臟起搏器治療占所有起搏器安裝者的70%~80%[1,2]。SSS患者多伴有竇房結變時功能不全,因此這類患者首選具有頻率適應功能的起搏器來治療。為評價頻率適應性起搏器對老年SSS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本文通過彩色超聲心動圖測定以及SF-36生活質量調查表調查,對68例植入雙腔起搏器老年SSS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1.1 對象
選擇2000年1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安裝心臟雙腔起搏器的老年SSS患者68例,男51例、女17例,年齡65~78歲,平均(68.3±15.6)歲。根據植入的心臟雙腔起搏器有無頻率適應功能分為雙腔頻率適應性起搏器(DDDR)組35例和雙腔非頻率適應性起搏器(DDD)33例。
1.2 方法
1.2.1 臨床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手術后定期隨訪,并根據自身心律情況調整起搏器工作模式及起搏參數,以盡可能保證起搏器工作方式接近機體生理狀態。
1.2.2 心功能及運動耐量測定 采用美國Acu-sou128型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儀,按常規方法分別測定心臟內徑、左室射血分數(LVEF)、左室短軸縮短率(△D)、E/A 比值(E/A)。運動耐力測定方法為記錄隨訪日近3天的運動總時間(分)和總距離(米),并取平均值。
1.2.3 采用SF-36生活質量調查量表進行調查 該量表采用中文版,其信度和效度已在國內外多項研究中得到證實[3]。量表包括8個方面:生理功能、角色限制、機體疼痛、活力、社會功能、角色情緒、精神健康、總體健康。計分方法:將原始數據轉換并累加各項得分,每個維度得分范圍為0~100分,得分越低表明健康狀況越差,反之則健康狀況越好。
1.2.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5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 t檢驗,P<0.05 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一般資料比較
DDDR組和DDD組年齡構成、血壓和血糖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 1。
表 1 2 組一般資料比較(±s)
表 1 2 組一般資料比較(±s)
DDDR組 DDD組年齡(歲)血壓(mmHg)糖尿病(例)68.1±16.4 122.5±13.8/80.9±5.1 5 68.5±11.3 121.8±10.7/83.4±5.7 6
2.2 2組心臟超聲心動圖及運動耐力測定結果
隨訪中2組左房前后徑(LAD)、右室長軸前后徑(RVD)、左室舒張末期長徑(LVD)、左室射血分數(LVEF)、左室短軸縮短率(△D)、E/A 比值(E/A)未見明顯差異(P>0.05),但 DDDR 組的運動耐力指標高于DDD組,見表2。
2.3 2組生活質量8個方面得分比較(見表3)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其心率有逐漸下降的趨勢[4]。近年來的調查顯示,在歐美發達國家SSS患者中,約有40%存在竇房結變時功能不全,即心率不能隨軀體活動量的增加而增快。理論上講,為使運動和體力活動更符合生理需要,保持變時性反應是重要的因素,對老年SSS和房室傳導功能障礙的患者安裝DDDR是更為合理和必要的選擇。本研究顯示,DDDR組與DDD組心臟超聲測定心功能等指標比較無明顯差異,但前者能明顯提高老年SSS患者運動耐力指標,說明DDDR能按照機體需氧量的變化而自動增減其起搏頻率。國外有研究顯示,10%~20%安裝心臟起搏器的患者產生焦慮、抑郁情緒,10%的患者感覺失落,10%的患者認為安裝心臟起搏器降低了他們的生存質量,說明安裝心臟起搏器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3]。老年人本身就是對人工心臟起搏器產生不良心理反應的高發人群[5]。本研究顯示,DDDR組生活質量的多個評價指標都有明顯改善,其生理功能、角色限制、活力、社會功能、精神健康及總體健康得分均明顯高于DDD組,分析原因可能為DDDR治療SSS能更好地糾正患者血液動力學的紊亂,通過提高患者的生理和社會功能,使患者生活更趨于正常人,從而消除患者的焦慮、恐懼和自卑心理,使其更容易融入正常的社交人群。綜上所述,DDDR在提高老年人運動耐量的同時,可改善其生活質量,與文獻報道一致[6]。
表2 2組心臟超聲心動圖及運動耐力測定結果比較(±s)
表2 2組心臟超聲心動圖及運動耐力測定結果比較(±s)
注:與 DDD 組比較,★P<0.05,★★P<0.001
DDDR組 DDD組LAD(mm)LVD(mm)RVD(mm)LVEF(%)E/A運動時間(分/天)運動距離(米/天)35.5±7.9 28.6±5.2 20.1±4.3 57.1±2.2 0.9±0.1 138.0±30.0★★1 956.0±265.0★37.1±6.8 29.3±6.2 20.9±5.1 56.4±3.7 0.9±0.2 71.0±24.0 1 093.0±223.0
表3 2組生活質量8個方面得分比較(±s)
表3 2組生活質量8個方面得分比較(±s)
注:與 DDD 組比較,★P<0.05
DDDR組 DDD組生理功能角色限制機體疼痛活力社會功能角色情緒精神健康總體健康78.5±6.4★83.6±25.1★92.1±9.6 73.9±11.2★75.7±11.6★73.5±25.1 67.0±12.9★54.3±13.8★66.9±10.0 57.3±18.7 96.0±12.0 52.5±15.6 64.3±12.8 74.9±23.4 59.0±10.6 42.2±9.0
[1]Gergoratos G.Permanent pacemakers in older persons[J].J Am Geriatr Soc,1999,47(9):1125~1135.
[2]Tsang TS,Gersh BJ,Appleton CP,et al.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ysfunction as a predictor of the first diagnosed nonval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in 840 elderly men and women[J].J Am Coll Cardiol,2002,40(9):163~164.
[3]胡大一.心臟病人精神衛生培訓教程[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6.
[4]張枝革,楊浣宜,李建蓉,等.運動負荷超聲心動圖評價起搏器頻率適應者的心功能[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04,20(5):352~354.
[5]楊海濤,祁述善,沈向前,等.心臟起搏患者術后心理狀況及其心理干預的作用[J].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2003,17(3):189~191.
[6]湯寶鵬,趙陽,馬依彤,等.頻率適應性起搏器對老年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2007,11(1):71~74.
R592
B
1671-1246(2010)09-01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