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7年6月~12月在本院門診自愿要求行人工流產的早孕婦女150例,均為初孕婦。年齡18~24歲。孕6~8周。術前B超確診為宮內妊娠,無手術及麻醉禁忌癥。
1.2 用藥方法 將手術者隨機分為觀察組75例、對照組75例。觀察組術前24h口服米非司酮50mg、術前1h陰道后穹窿置米索前列醇400μg;對照組直接行人工流產。
1.3 觀察項目及評定標準 ①宮頸充分松弛:能一次性通過7號擴張器;部分松弛:能一次性通過6號擴張器;松弛不佳:必須從5號擴張器依次擴起。②子宮收縮幅度=術前平均宮腔深度一術后平均宮腔深度。③術中出血量:術后用量杯測量負壓瓶內濾過妊娠組織物以外的出血量。④手術時間:從開始宮頸擴張至停止宮腔操作時間。⑤術后出血時間:兩組均于術后15天復查,記錄出血停止時間。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χ2檢驗及t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
2.1 兩組觀察對象條件基本相似,具有可比性,差異無顯著性(P>0.05)。
2.2 兩組在宮頸松弛方面,經統計學處理有極顯著差異(P<0.01),見附表1。
2.3 兩組在宮縮幅度、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出血時間等方面,經統計學處理均有明顯差異(P<0.05),見附表2。

附表1 兩組宮頸松弛情況比較 [n(%)]

附表2 兩組宮縮幅度、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出血時間比較
人工流產的困難常常在于宮頸擴張,當遇到宮頸條件差如初孕婦宮頸擴張很困難,既延長手術時間又可導致患者劇烈扭動,有造成子宮穿孔及宮頸裂傷的危險,因此,術前促進宮頸松弛對于縮短手術時間及保證手術安全至關重要。
米非司酮是抗孕激素的甾體類藥物,口服后吸收迅速,半衰期長,約25~30h[1]。它是受體水平競爭性孕酮對抗劑,可以對抗孕酮,抑制子宮膠原組織,使膠原分解加強;同時米非司酮由于抑制前列腺素脫氫酶,使得前列腺素的降解減少,內源性前列腺素F升高,后者抑制膠原合成,致使膠原降解。因此,米非司酮對于宮頸部有軟化作用[2]。米索前列醇是一種新型的前列腺素EI(PGE1)衍生物,可激活膠原酶及彈性硬蛋白酶,使宮頸膠原纖維分解結構松懈,伸展性增強,具有使子宮收縮、促進宮頸發熱的作用,其半衰期為20~40min,陰道用藥局部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是口服的3倍,減輕了口服帶來的胃腸道反應,病人痛苦小。在吸宮前使用米索前列醇,可起到擴張宮頸、縮短手術時間、增強子宮收縮、減少術中出血量及術后出血時間的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前口服米非司酮及陰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可使宮頸松弛,術中絕大部分可無阻力擴張宮預,大大降低了手術的難度,縮短了手術時間。而米索前列醇對各期妊娠子宮均有收縮作用,使術中出血量減少,術后出血時間縮短。
總之,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產中使用是較為理想的聯合用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