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雁潔
江蘇圍繞經濟轉型升級的目標,提出將用3年時間大力實施新興產業倍增、服務業提速和傳統產業升級三大計劃。由于服務業占GDP之比重已成為主流經濟學理論判斷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達與否的重要指標,更由于服務業提速計劃在三大計劃中居于關鍵的地位,理應受到特別的重視。
實施服務業提速計劃的必要性
江蘇實施服務業提速計劃之所以必要,首先是因為江蘇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盡管服務業人均增加值已從2004年的7006元迅速增加到2009年的17603元,絕對數和年增幅均高于全國水平,但對照制造業比重大的結構性矛盾和創新型經濟的發展要求,江蘇服務業發展還是相對滯后。目前,世界主要發達國家服務業占GDP比重為71%,中等收入國家為61%,低收入國家也達到45%。從國內情況看,2009年,北京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已經超過72%,上海為59.4%,廣東為45.6%,浙江為43%,江蘇卻不到40%。差距就是潛力,就是增長空間。為了縮短差距、挖掘潛力,為經濟轉型升級提供新動能,江蘇必須大力實施服務業提速計劃。
江蘇實施服務業提速計劃之所以必要,更因為服務業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服務業發展可以打破要素稟賦的限制,開辟新的經濟發展空間。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與要素稟賦的關聯比制造業弱,一個要素稟賦不足的國家或地區只要推出一種成功的商業模式,就可以憑借經濟全球化和發達的通信技術迅速輻射全球,開辟出新的廣闊發展空間。江蘇經濟發展的自然要素稟賦相對不足,在人均GDP達到6500美元后,制造業的進一步發展面臨越來越嚴峻的資源和環境瓶頸制約。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大力發展服務業,才能打破要素稟賦的限制,緩解資源、環境的壓力,開辟新的發展空間。
——服務業對于其他產業的培育與升級有明顯的推動作用。信息服務業、教育培訓業等服務業部門,其產值并不一定很高,但卻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提升起著無比巨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先進的信息服務技術將從根本上改變產業之間的互動模式,突破物質流相對固定的“上游一中游一下游”的產業傳遞軌道的束縛,在更大的范圍內進行產業的系統集成;教育培訓業則可以有效提升人力資源的素質和層次,增強生產力主體的自主創新能力。這些,都會對新興產業培育和傳統產業升級產生顯著的推動作用。
——服務業將成為區域競爭的新主力。區域競爭力高低主要表現為城市競爭力水平差異,城市競爭力水平又將越來越主要由現代服務業發展狀況所決定。大凡國際大都市,其金融、信息、科研、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都相當發達。例如,美國紐約集中了全美500家最大公司中30%的總部,日本東京聚集了全國1,3以上的國家級文化機構、65%以上的信息服務業和90%以上的工程技術服務業。江蘇工業化發展已有一定基礎,今后要進一步提升區域競爭力,就必須通過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促使城市經濟從以工業經濟為主向以服務經濟為主轉變。
——服務業將是節能減排的新“王牌”。服務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以知識和人力資本投入為主,屬于“無煙產業”、“頭腦產業”,相對于制造業而言,服務業的能耗較低、排放較少,在節能減排方面具有很突出的優勢。
由此可見,江蘇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為轉型升級提供新動能,最佳選擇之一就是全力實施江蘇服務業提速計劃。
實施服務業提速計劃的良好基礎
服務業需求已進入加速擴張階段。今后一個時期,江蘇將步入人均GDP向10000美元攀升的發展階段,居民收入水平、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都會加速轉變。隨著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消費性服務需求總量將大幅度擴張,消費性服務需求層次也將顯著提升。同時,伴隨產業分工深化、工業轉型向研發和營銷兩端延伸,以及服務外包步伐加快,生產性服務業的需求空間也將越來越大。
國際服務業轉移帶來新機遇。上一輪國際產業轉移的重心是工業,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服務業國際投資熱點開始轉向像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經濟國家,這為江蘇承接國際服務業轉移、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帶來了難得的機遇。
江蘇的區域科技、知識、文化底蘊與區域創新能力為服務業提速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高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與區域科技、知識、文化底蘊和區域創新能力有著密切的聯系。江蘇的區域科技、知識、文化底蘊豐厚,區域創新能力不斷增強。2009年,江蘇區域創新能力首次躍居全國第一,當年全社會科技研發投入占GDP的比重達2%,基本達到創新型國家投人水平;科技進步貢獻率已達52.3%。這些條件,為江蘇高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江蘇已在現代服務業發展方面創造了許多優勢。目前,江蘇已擁有南京、蘇州工業園區、無錫太湖保護區等3個國家級服務外包基地城市和示范園區,總數居全國第一;全省有80家承接國際服務外包重點企業。服務業發展基礎最好的南京已有軟件服務企業1300多家,5個國家級服務外包示范區集聚了聯創科技、中興軟創等11家中國100強成長型服務外包企業,全市服務外包就業人員發展到10萬人以上;南京國際服務外包產業園已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南京的徐莊軟件園已發展成為“國家軟件出口創新基地示范區”、“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區”。服務業發展的后起之秀蘇州已經建成60家服務業發展重點集聚區。
實施服務業提速計劃的對策措施
有效解除服務業發展的各種約束。一是解除傳統體制環境的約束。大力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激發服務業發展的活力與動力。降低服務業的行業進入門檻,打破行業壟斷,徹底改變將絕大多數潛在投資者拒之門外的狀況。二是解除發展環境不足的約束。把解決城市化滯后問題與促進服務業發展作為對立統一體,既重視以發展服務業來加速城市化進程,更注重通過提高城市化率來推動服務業發展。尤其要重視加快蘇中、蘇北的城市化進程,促進蘇中、蘇北服務業的大發展。同時,以蘇中和蘇北為重點,健全江蘇服務市場體系,為服務業發展創造完善的綜合環境。三是解除人才短缺的約束。通過強化教育培訓和引進人才的工作,充分滿足現代服務業發展對于技能型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和創新人才的需求。
重點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加快制造業與服務業的融合。產業融合是產業發展內在規律的具體表現,也是產業結構優化的發展趨勢。因此,江蘇優化產業結構必須努力推動制造業與服務業的融合。通過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有機融合、互動發展。特別要整合現有物流資源,重點發展以第三方物流為代表的現代物流;大力發展高新技術服務,強化現代服務業向制造業滲透的力度;有效開發和整合金融資源,改善金融生態環境,大力發展與先進制造業相匹配的現代金融服務業。
積極承接服務外包。服務外包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特點,承接服務外包是加快江蘇現代服務業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近年來,江蘇服務外包規模不斷擴大,領域逐步拓寬。已經形成了比較明顯的優勢。今后,應進一步將服務外包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點,從各個層面強力推進——充分發揮基地城市、示范區以及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明確重點發展領域,發揮地理位置、人力資源、綜合成本、基礎設施等比較優勢;優化服務外包產業政策、商務環境、公共服務和人才培訓體系建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統計與分析;積極培育服務外包企業及品牌,注重服務外包風險的防范。
在發展模式創新上實現突破。首先,在商業模式上進行創新。要以創新方式探索具備很強資源整合能力、能使客戶價值最大化的商業模式,開發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無店鋪銷售等新型商業模式。其次,以多條價值鏈構造企業價值網,將眾多的合作商連在一起,構成快速、可靠、便利的系統,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強化服務企業的發展能力。
責任編輯:金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