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恒 朱瑞瑩 李艷杰
(東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30)
中國農村民間金融發展趨勢的回歸分析
○王吉恒 朱瑞瑩 李艷杰
(東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30)
本文以金融增長和我國政策改變的相關關系的理論為基礎,建立回歸計量模型,對我國農村民間金融發展與經濟政策之間的聯系進行分析,發現我國農村民間金融發展對于經濟政策總體來講是呈相關增長的。并結合模型分析以及我國農村民間金融發展的現狀,提出我國農村民間金融改革的建議。
民間金融 經濟政策 農村發展
2010年7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即將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的“新36條”分工至各個部委。其中包括允許民間資本興辦金融機構。尤其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參與農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的改制工作。鼓勵民間資本發起或參與設立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金融機構,放寬村鎮銀行或社區銀行中法人銀行最低出資比例的限制。以及引導和鼓勵民營企業利用產權市場組合民間資本,促進產權合理流動,開展跨地區、跨行業兼并重組。把農村民間金融作為發展民間金融一股主要力量。
農村民間金融是指國有農村金融體系之外所發生的金融交易關系的總和,可分為體制內的民間金融,即農村信用合作社,以及體制外非正式的民間金融,即和會、私人錢莊、民間集資、民間自由借貸等。
農業GDP(AGDP)。農業GDP是能較直接的反應農民經濟的增長情況,數據也較清晰,具有一定代表性。財政支農(FS)。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我國農村的經濟增長更加離不開財政的支持,因此財政因素必須考慮。農業銀行貸款利息(AL)。考慮到目前我國農村正規金融主要以存、貸款為主,表現方式較為單一,農業貸款利息越高,農戶在一定程度上越傾向于非正規金融機構貸款。農產品收購價格指數(X1)。農產品收購價格指數可以觀察和研究農產品收購價格總水平的變化情況,以及對農民貨幣收入的影響,作為制定和檢查農產品價格政策的依據。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X2)。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直接反映農民生活水平的實際變化情況,更直接的為分析和研究農村居民生活問題提供依據。農村信用合作社貸款余額(RL)。由于私人錢莊等非正式民間金融機構的貸款在農村民間金融中所占比例較小,且很難精確的計算,因此采用農村信用合作社貸款作為民間金融衡量指標。
農業銀行貸款利息(AL):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六個月至一年(含一年)小額貸款利率。農產品生產價格指數(X1):中國統計局公布,在2002年以前使用的是農產品收購價格指數,2002年以后改為農產品生產價格指數。農業GDP(AGDP):2005年以后的農業GDP一項,由于國家統計標準出現變化,因此采用第一產業GDP予以替代。農村信用合作社貸款(RL):采用《中國金融統計年鑒》中農村信用合作社各地區存款、貸款情況表的貸款余額總量一項。其余指標均來自《中國統計年鑒》。數據中農業GDP、財政支農和農村信用合作社貸款以億元為單位,其他指標是比例指標,單位為1。由于解釋變量與被解釋變量都以億元來表示,故數據的一致性比較好,得到的模型參數具有較高的可信度。
運用spss18.0軟件對農業GDP、財政支農、農業銀行貸款利率、農村生產價格指數以及農村消費價格指數進行相關性檢測。結果表明,一些自變量之間高度相關,即AGDP(農業GDP)和FS(財政支農)以及X1(農村生產價格指數)和X2(農村消費價格指數),其相關系數達到0.963和0.848均大于0.8。
需要對模型進行一定的處理消除相關性,由于我國是以宏觀經濟調控為主,財政支農的力度越大農業GDP增長越快,由于農業人均GDP和財政支農的計算單位不同,因此,采用農村人均GDP增長率(AA=上一年度人均GDP/本年度人均GDP-100%)來代替農業GDP。同時,剔除農業消費價格指數。即進入新變量AA(農村人均GDP增長率),刪除變量X2(農業消費價格指數)。
運用SPSS18.0軟件,以AA(農業人均GDP增量)、FS(財政支農)、AL(農業銀行貸款利率)、X1(農村生產價格指數)為自變量,以RL(農村信用合作社貸款)為因變量進行回歸分析(見表1)。
我國農村民間金融的函數模型為:

用逐步替代的方法估計的結果:

表1 回歸性分析

由以上數據可知,其中各解釋變量前面的系數都符合經濟意義,顯著性水平也有很大提高,模型整體的R-squared為0.992,Adjusted R-squared也為0.990,這說明模型擬合度是很好的,可認為多重共線性已經消除。
(1)二維方差分析檢驗(見表2)。

表2 Anova檢驗
ANOVA檢驗表顯示F=383.603,且p<0.001,這表明這些變量的組合顯著,說明用這些預測變量結合在一起能夠很好地預測因變量RL。
(2)相關性檢驗(見表 3)。

表3 相關性檢驗
表中的相關系數均在0.8以下,說明預測變量之間沒有高度相關性,也不存在多重共線性的問題。

農業人均GDP的增長率、財政支農和農村生產價格指數和農村信用合作社貸款呈正相關關系,農業銀行貸款利率則為負相關關系。其中,財政支農的系數為5.515,即財政支農每增加一億元,農村信用合作社貸款約增加5億元,說明財政支農在農村民間金融的發展中所占比例并不大,這是因為我國已經脫離計劃經濟時代,轉而進入以宏觀調控為主的經濟發展時期。國家對農業的支持,并不能很正面地解決農村民間金融的壓力。貸款利率的系數為-766.412,即貸款利率每增加一個百分點,農村信用合作社貸款減少約7億元,農民對利率的調控比較敏感,利率的小幅度調整,會帶來較大幅度農村民間金融的增減,現實也正是如此。農業人均GDP的增長率和農村生產價格指數是比例指標,農業人均GDP的增長率的系數為4341.348,即農業人均GDP每增加一個百分點,信用合作社貸款會增加約43億元,農業人均GDP的增長對農村民間金融的影響較大,農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會促進農村民間金融的發展。農村生產價格指數的系數為23.855,即農村生產價格指數每增加一個單位,合作社貸款增加約23億元,隨著物價指數的升高,化肥、種子等農業原材料價格也會相應升高,農民需要籌借更多的貸款滿足下一年度的種植,而物價指數升高帶來的農產品價格的升高會使農民擁有更多的資金,弱化農村生產價格指數對農村民間金融的影響。最后,根據我國農村民間金融發展回歸模型的分析結果,結合國家現有法律、法規、政策,對我國民間金融的發展提出以下三條具體建議:
第一,財政支農保持穩定的同時,加強對小額貸款公司的扶持力度。財政支農所占比例較小,而且有些小額貸款公司又不可能像農業銀行那樣獲得財政注資,導致占農村民間金融10%左右的小額貸款公司面臨更大的倒閉風險,小額貸款公司的出資人采取不健康甚至極端惡劣手段來強行收回貸款,很容易引發社會問題。所以要在財政支農穩定的情況下,加大對小額貸款公司的扶持力度和監管程度,以減少小額貸款公司的不良發展。
第二,小幅度升高商業銀行利率的同時,放寬民間貸款的擔保。農民在國家利率升高的同時,會自然的傾向于民間貸款。這時,只要采取擴大擔保范圍、創新聯合擔保等擔保方式,就可以在不減少民間貸款利率的基礎上,鼓勵農民采用民間金融的方式融資,通過制度創新引導和規范民間金融的健康發展,從而帶動整個民間金融的發展。
第三,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同時,加強農村法律法規制度。農村物質生活水品越高,農民手中擁有的資金越多,對非農產品的消費就越多。這時,就需要國家加強法律、法規制度,規范農民更加合法的使用和分配資金。生產價格指數對農村民間金融的影響相對較小,國家只需維持現有的農產品價格即可。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Z].2010-07-26.
[2]王海洋:我國農村非正規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計量經濟分析[J].宜春學院學報,2007(S1).
[3]Karen C.Barrett,GeorgeA.Morgan.SPSS forIntermediate Statistics Use and Interpretation[M],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