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長樂
憶“神韻金陵”
■金長樂
古都之城的南京,有著神韻之美,金陵之稱。2005年由南京市歌舞團、南京前線歌舞團、市雜技團等南京地區眾多藝術院團聯手合演的大型音樂舞蹈詩畫《神韻金陵》在南京登臺,一年來足足演出上百場,每場參演人員多達300多人,我就是其中一員,從排練到演出,我的內心深有感觸。
全劇由序、尾以及四個篇章組成。
序:【龍蟠虎踞】表現了孫權依仗龍蟠虎踞之勢,建立了南京歷史上的第一個封建王朝——東吳帝國。與魏和蜀爭雄鼎足江東!
第一章:【煙雨樓臺】東晉,宋,齊,梁,陳的五代相繼,體現了健康的城市,市井的繁榮以及清淡成風和佛學流行。在晨鐘暮鼓中記載了人的感嘆和心的漣漪!
第二章:【一江春水】大將軍曹彬率師渡江,攻破金陵,南唐后主李煜將成為一代失意詩人,還回憶著他的浮華舊夢,詠千古絕唱。
第三章:【槳聲燈影】在那秦淮河上槳聲燈影,折射出多彩的民俗,招搖的科舉,艷麗的戲文,那都是屬于老百姓尋常的喜樂。
第四章:【石城雄風】講述大明王朝在南京建都。筑成,修典,開創恢弘的文明文化。永樂三年始,鄭和七下西洋,成為打開國門的先驅者之一。
尾:【錦繡金陵】千古金陵,人杰地靈,無數英雄豪杰,能工巧匠,演繹了雄渾絢麗的史詩,織造出云飛霞舞的錦繡金陵。
為了能呈現出完美的舞劇,為了能更好地表現出人物的特征,我們在排練過程中,每排一個舞蹈,都讓自己充分地去感受,讓自己完全融入到當時的那個年代,那樣的人物事件中去,就好像是演電視一樣,針對每一個角色,一遍一遍揣摩,一遍一遍遐想。首先用心去感悟那平面人物的畫,認真的聽編劇說他心目中人物的形態,仔細聽編導講述對每一個角色在臺上的期盼,聆聽演員們對人物的理解,在未上排練場之前先要完完全全讓自己對一個人物有更深刻的了解,能夠觸摸到想象中的他。甚至記得當時在排第一章里的一段舞蹈《踏青》的時候,晚上做夢都回到了古代,當時我穿著綢緞做成的衣服,在草地上唱著歌踏著草。還記得當時我對每一套服裝都愛不釋手,可以感覺到服裝師的心血,從構思到畫圖到修改到最后的呈現,注意到每一個細節,小到一個亮片,大到衣角的長短尺寸。舞美燈光那更是為整臺舞劇增添了光彩,為了對燈光,我們那時都一直對到深夜,演員都在舞臺上睡著了,每一個人的定點光都不容忽視,包括一個個布景道具都有它的亮點,細之又細。
一個成功的演出背后需要付出很多很多的汗水,演出結束雖然已經很久了,但一直到今天那一幕幕美麗動人的畫面還在我的眼前栩栩如生。那一段段史詩都銘記在心中。排練中的辛酸并不算什么,想想最后的效果,作為文藝工作者,一個舞劇的參演者,這些都是值得的,那優美的舞姿,華麗的服裝再加上燈光的迎合為的就是能在舞臺上呈現出最完美的一刻,讓我們在揮不去的歷史氣氛中去贊嘆去遐想,去回憶那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