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神
中國女性廣播頻率誕生于2000年,興起于2003年廣播發展年后。2003年后,多家省、市電臺紛紛開設女性廣播(或稱“婦女廣播”):2004年11月,湖北電臺婦女兒童頻道開播;2005年10月,貴陽電臺女性頻率開播;2006年1月,杭州余杭電臺“麗人廣播”開播;2009年,鄭州電臺女性時空廣播開播,湖南電臺網絡廣播女性頻道開播。期間,還有眾多電臺開設女性對象性廣播節目。如2003年,我國第一家社區廣播——天津濱海之聲都市社區調頻廣播推出 《社區主婦》節目;2007年4月,四川宜賓電臺 《準媽媽課堂》節目開播;2008年3月,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電臺《婦女廣播學?!访烧Z廣播節目開播;2009年,中央電臺經濟之聲舉辦《走近農村婦女健康學堂》特別直播,北京電臺愛家廣播《兩個女人一臺戲》節目開播……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已有近十家省市臺開設了女性廣播頻率,眾多電臺開設了以女性為傳播對象的對象性廣播節目,女性廣播悄然在中國廣播界興起。此外,在我國臺灣地區,隨著當局放開頻率資源,在2003年 3月,臺灣地區第一個以女性為主題的廣播生活頻道——紫色姊妹廣播電臺(SISTER RADIO)開播。目前,女性廣播的增長速度較快,辦臺水平、聽眾認可度有了較大的提高,呈現出五大亮點:
增強了與傳播對象組織及群體之間的溝通力。女性廣播合作的渠道優勢是當地的婦聯組織、衛生部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及慈善機構等。女性廣播積極參與上述機構組織的各項活動,機構組織應將女性廣播納入自己的一個部門,多做政策指導,并通過聯辦、合辦等形式參與女性廣播各項公益活動。中央電臺經濟之聲針對國家衛生機構及慈善團體以健康學堂的形式組織農村婦女定期參加學習一事,專門推出了《走近農村婦女健康學堂——聚焦陜西鎮安縣農村婦女健康學堂》的直播節目,并參與相關機構組織送醫送藥送知識下鄉。節目的播出得到了當地眾多農村婦女的歡迎,節目一舉獲得2009年亞太廣播發展機構(AIBD)最佳健康教育節目獎。
增強了對傳播對象的貼近性和服務性。提高節目的貼近性、服務性是辦好節目的關鍵,也是節目得到受眾認可的首要條件。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電臺針對牧區婦女學歷偏低的現狀,專門開設了以介紹國家惠農政策、時事、供求信息、婦女權益保障為主要內容的蒙語節目《婦女廣播學校》;四川宜賓電臺農村廣播考慮到農村婦女缺乏育兒常識的現狀,專門開辦了 《準媽媽課堂》節目。這些節目在設置上結合本地實際,借助廣播傳播覆蓋廣、接受方便、通俗易懂等優點,突出女性專業廣播服務的貼近性和實用性,將節目與傳播對象之間的距離拉得更近。
增強了對傳播對象之間的凝聚力和引導力。女性廣播通過開設有代表性、能真心真意為聽眾服務的節目,提高對傳播對象之間的凝聚力和引導力。如發揮廣播媒介在突發應急事件報道中反應迅速、報道周密、服務貼心的優勢,讓目標聽眾感知到女性廣播特有的人文關懷和頻率魅力。2008年3月8日下午五點,黑龍江電臺在節目播出中接到了一個來自長春電臺打來的緊急求助電話。在長春,當天下午有一位產婦在生產時大出血,急需一種叫做“人血纖維蛋白原”的救命藥,如不及時拿到這種藥,產婦就有生命危險。黑龍江都市女性廣播《母愛好時光》立刻以倡導大家維護母嬰健康為題,向全社會發出求助。在電波的溫暖傳遞下,終于找到了“人血纖維蛋白原”,這位產婦成功獲救了。節目組為此還專門成立了 “母愛好時光愛心媽媽義工聯盟”,旨在集合聽眾參加各種形式的公益活動。
增強了對關聯群體的關注度和關愛度。中國女性廣播對少年兒童群體的關注和關愛,是中國女性廣播最明顯的特點,也是女性廣播公益性質的主要體現。湖北婦女兒童廣播、鄭州電臺女性時空廣播等女性廣播都不約而同將少年兒童歸納為目標聽眾群。如湖北婦女兒童廣播定位為:女性的溫馨港灣,兒童的空中樂園,時尚的家庭頻道;鄭州女性時空廣播專門開設了傳授育兒知識的《親子課堂》和少兒節目《小鈴鐺》。此外,女性廣播節目中還增設了與男人、老年人等群體有關的節目。如杭州余杭“麗人廣播”專門開設有想男人想、說男人話的《男人說話》節目,以吸引男性聽眾關注。
增強對女性廣播頻率辦臺方式的探索。雖然,黑龍江都市女性廣播在激烈的廣播市場競爭中為女性廣播樹起了標桿,取得了較為明顯的領先地位,但中國女性廣播還是在探索中前行。東部沿海地區率先進行了女性廣播頻率辦臺方式的探索。杭州余杭電臺 “麗人廣播”的出現,就是代表之一。“它們采取‘嵌入式’的優化配置模式,通過自己的整合實踐,去打破行政區域的限制,去改變那些束縛發展的‘條條框框’?!雹儆秩纾_灣紫色姊妹廣播電臺(SISTER RADIO)延伸產業鏈,開辦了以供女性需求的專營店,如女性書店、碟片屋等。
加大對社會性問題的關注度。如今女性廣播在傳統的認識中,主要播放傳統女性感興趣的節目,有情感、烹調、飲食消費、美容健身、服飾化妝、時尚信息等,同時也采訪明星,讓她們為女性容妝提供建議,以此滿足媒介設想的女性需要。這些內容基于社會給女性地位的陳規。而對于一些女性關注的社會性問題,卻涉足較少,如青少年犯罪、女性參政議政、家庭暴力等。若女性廣播更多地涉足其中,在這些節目中,女性的形象應有所改變。這種改變能起到喚起女性覺悟的作用,同時也為男性提供了審視女性的新視角。女性節目特別要關注女性的社會地位、貢獻、訴求以及與男性一樣的需要。女性節目的真正意義在于提供一套不同于男性傳統的觀察角度和對問題的解讀與關注點,建構不同于男性文化的女性文化。
改變把女性聽眾等同于消費者的不良認知傾向。如今媒體都力爭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但在實際操作中,有些女性廣播存在著對女性聽眾審視的兩面性。一方面將女性聽眾作為可受尊重的目標聽眾;另一方面將女性聽眾作為向廣告主極力推銷的商品。筆者曾收聽過節目廣告化的欄目,該節目將女性聽眾等同于消費者。節目中傳出的信息給聽者的感覺,似乎所有女人天生就是購物狂,女人除了消費就沒有比這更為重要的事情了。女性廣播若出現這種趨向,將會制約其發展。
為保障廣大女性的根本利益和各項權利鼓與呼??v觀中國女性廣播,大多數聚焦都市女性群體。因為,在它們看來只有抓住了女性白領階層主張獨立的生活態度和個性時尚的消費方式,才能贏得廣告商的青睞。而對于女性群體中的農村女性、殘疾女性、老年女性等弱勢人群的關注較少。女性廣播要發展,必須勇于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用電波對女性群體中的子群體進行多視角關注。
重新建構女性廣播節目主持人獨特的表達方式。在傳統觀念里,女性話題登不上大雅之堂。女性廣播的推出,讓女性話題通過主流媒體在公共、平等、開放的空間中進行話語交流。女性廣播節目主持人不僅要具備較強的心理學、社會學、女性學、新聞傳播學常識,更需善于從女性視角感悟女性聽眾的所思、所想、所悟、所盼,成為她們的摯友。此外,“女性廣播節目,既有廣播所屬的大眾傳媒的一般傳播特征,更由于其宗旨、目的、話題、內容的定位,以及主持人、嘉賓、聽眾的相對集中性,而有著明顯的性別特征。女性廣播節目主持人在掌握這些特征的同時,還應該識別語言特征,在成為好的傾聽者和協調者的同時,也能成為具有深刻思想的話語來源者和使用者。”②
按年齡層次和興趣細化聽眾市場。從年齡和興趣群體的角度來看,女性廣播的對象具有一定程度細分。以10至19歲的少女為目標聽眾的廣播,定位在與聽眾交朋友,在理解、信任的基礎上引導、提高,在潛移默化中教育、升華,而不是像面對成年女性的廣播有意與聽眾保持距離,所采用的口吻和角色定位是“大姐姐”式的,主持風格應是清新、明快、活潑、風趣;以成熟女性為目標聽眾的廣播,應把聽眾當作朋友或同輩來看待;絕大多數以女性為目標聽眾的廣播角色定位為 “女性之友”,在辦廣播時,把自己當作一個聽眾,聽眾仿佛是在聽一位了解她們生活方式和困境的老朋友講話。
注釋:
①王玨艷:《麗人廣播 輕舞飛揚——廣播媒體區域整合發展的實例分析》,《新聞實踐》,2008(6)。
②劉利群:《廣播節目主持人對女性職業生活的表達與闡釋——對〈女人回家備忘錄〉主持人表達的思考》,傳媒學術網,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