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煒
情景喜劇《愛情公寓》在江西衛視播出之后收視一路飄紅,新浪、優酷、土豆等各大視頻網站重點推薦,成為網友發帖討論的熱點,被譽為2009年情景喜劇中的一匹“黑馬”。該劇無論是臺詞、情節還是整體風格,都帶有典型的歐美風格,并且和網絡文化息息相關,這一點既讓觀眾覺得笑料十足,同時也引來不少詬病。實質上,《愛情公寓》所反映的正是當前情景喜劇創作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現象:互文。通過分析該劇中超越媒介的互文敘事,我們既能理清當前情景喜劇的主要表述策略和敘事構成機制,也能從中進行反思,為當下中國的情景喜劇創作實踐提供一些建議與指導。
互文作為一個理論術語,主要指涉的是一個文本和別的文本有某種關聯,互相吸收和轉換的現象。它源自于文學研究,后來又擴展到諸如電影、電視乃至廣告等眾多文化文本的研究領域。仔細梳理《愛情公寓》,就會發現這部情景喜劇中存在著豐富多樣且超越媒介的互文本。①
傳統電子媒介:電視劇及電影。在傳統的電子媒介如電影、電視之間存在的互文現象由來已久。譬如電視劇與電影之間典故、片段的借用等,國外早已有很多成功的范例。史蒂文·約翰遜(Steven Johnson)在論述情景喜劇時,曾經指出《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等劇集都存在著某一段情節、某一段對白或是一個有名的片段的“視覺雙關”。毫無疑問,《愛情公寓》模仿了美劇《老友記》(Friends)。從四男三女的人物搭配以及各自形象性格的設置,到具體的某個場景甚至情節,都足以說明一切。比如第11集呂子喬和胡一菲約好各自給對方介紹男女朋友,結果呂子喬忘記給一菲約人了,在酒吧找了個同名的人作為一菲的約會對象,這是模仿《老友記》里 Joey與 Phoebe的情節。在 《愛情公寓》中還能見到美劇《老爸老媽浪漫史》(How IMet Your Mother)的橋段,如第14集蟑螂鼠的情節與《老爸老媽浪漫史》第一季第7集,第16集曾小賢租住在外的情形與 《老爸老媽浪漫史》第二季第5集都非常相似。
該劇中還能見到不少電影的互文本。比如第10集關谷模仿周潤發《賭神》中的片段、第15集街道老年藝術團演出的《加勒比海盜》與《變形金剛》等等。正如史蒂文·約翰遜所言,當 “所指”“從一個虛構世界跳躍到另一個虛構世界”,②觀眾熟悉的經驗或記憶就被調動起來,如果觀眾真的知道其中的奧秘,感受顯然會更加豐富多彩。
新興電子媒介:互聯網文本及語匯。互聯網作為新興的電子媒介,開啟了一個真正的大眾化傳播時代。中國的互聯網在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進入快速增長期,網絡文本及語匯的創造與傳播到如今已是風生水起,并且明顯地影響了情景喜劇的制作,《武林外傳》是個鮮明的范例。
《愛情公寓》每集中都會出現許多網絡語匯,例如呂子喬的那一段在網上流傳甚廣:“我的憂郁歷史要從8歲開始說起,那時候天還是藍的,水也是綠的,雞鴨是沒有禽流感的,豬肉是可以放心吃的,那時候照相是需要穿衣服的,欠債是需要還錢的,丈母娘嫁閨女是不圖你房子的,孩子的爸爸也是明確的”。又比如第4集林婉瑜關于理想的房子“屋頂是杏仁糖片,煙囪是烤豬肉卷,床是蜜糖紅棗糕,枕頭全都是水晶蝦餃……”的臺詞,實際上也是網絡小說《午門囧事》第32節清喬的臺詞稍作改動而成。這些充滿了現代流行元素的幽默對白加強了劇集的喜劇性效果。
流行歌曲、社會現象及廣告等互文本。除了電視劇、電影、網絡語匯,還有流行歌曲、社會現象及廣告等等都成為《愛情公寓》的互文本。
以流行歌曲為例,第3集呂子喬唱到:“幸福,我要的幸福,不交房租?!痹醋詫O燕姿的《我要的幸?!?,而原歌詞是“幸福,我要的幸福,漸漸清楚”。第11集中關谷唱“我不是蝗蟲,我不是蜈蚣,我只要賤哥哥,完美的愛情”則是源于王蓉的《我不是黃蓉》:“我不是黃蓉,我不會武功,我只要靖哥哥,完美的愛情”。由于有歌曲原來的歌詞作為映襯,更加加深了其幽默性。
又比如將社會現象作為互文本,在當前語境中使用。第3集曾小賢解釋自己為什么偷窺別人的臥室時說到:“我,我不是故意的。你知道,我,我只是出來打醬油的。”第12集中林婉瑜面對艾倫的問題,也用了“我只是出來打醬油的”來回答?!按蜥u油”這一詞最初出處是廣州電視臺采訪某市民對陳冠希艷照門的看法,他說:“關我×事,我出來打醬油的。”該語后來成為流行語,指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之意。又比如第8集展博說:“它兩個月大的時候就在吃牛肉,我兩個月大的時候還在喝三鹿奶粉呢!”明顯諷刺的就是國內的奶粉事件。除此之外,廣告在劇中也運用頗多。比如第3集呂子喬說“羊羊羊、豬豬豬”無疑是對電視上狂轟亂炸的重復性電視廣告的戲仿。第8集婉瑜對美嘉說狗餅干吃了以后“頭發去無蹤,頭屑更出眾”則是將洗發水廣告進行了錯置的戲仿,既搞笑又表現了婉瑜緊張的心理。
總之,《愛情公寓》將中國當代的焦點事件和社會現象,以及電視劇、歌曲、廣告等大眾文化文本都融合在劇集中,形成了一個豐富巨大的互文系統。相比于《我愛我家》等傳統情景喜劇,《愛情公寓》更兼具了時尚與流行文化,其互文本既有橫向也有縱向,也建構了令人爆笑的喜劇話語。
如此豐富多樣的互文本,通過拼貼與戲仿的表現手法造成了《愛情公寓》強烈的喜劇效果,如前文提到的“打醬油”即是拼貼的鮮明的例子。而“戲擬”和“仿作”則是派生于原文的互文現象,在實際的運用中,這兩種手法往往會混合在一起,因此被稱為“戲仿”?!稅矍楣ⅰ分泻环票坏艿苄稳轂椋骸办o若處子,動若瘋兔”,美嘉說“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美女點燈”等一類臺詞都可以歸于戲仿之列。作為互文運用的典型文本,《愛情公寓》中對各種互文本的拼貼與戲仿,選取的大部分是大眾尤其是年輕人很熟悉的內容,當熟知的文化與趣味被置于另一個語境,“笑”就自然產生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情景喜劇突出戲仿、拼貼意義上的互文性,恰恰體現出了美國大眾文化研究專家費斯克所提出的大眾文化文本是“生產性文本”的概念。因為互文性的特別之處就在于其意義的展開甚至識別都有賴于受眾的參與:它一方面與受眾建立了一種依賴關系,激發受眾更多的聯想,另一方面通過對互文現象的識別,又體現出每個人的文化、記憶等之間的差別。對于互文性文本來說,受眾是一個關鍵的因素。無論這些互文的標志在多大程度上被準確地衡量,不容忽視的事實就是:借助互文,文本的諸多層面都得到擴展,也使得以往的文本在新時代得以延續,有時候我們甚至可以在不同的文本之間看到一種循環參照。
觀眾要領悟一個玩笑時需要的外部信息量是非常大的。觀眾只有能夠填補相關的信息才能領會到其中的幽默,感受其豐富多彩。互文性對受眾把握劇集所造成的直接影響就是對劇集的接受不再是一種線性的方式,而可能是交叉的、跳躍的。很大程度上受眾被互文吸引,來源于其意味著對記憶的一次重新開啟,意味著對原有秩序的打破乃至對自身理解文本的創造性的挑戰,甚至在不斷的玩味之中由對自己的深層挖掘能力的肯定而獲得一種心理上的滿足感。
因此,情景喜劇突出戲仿、拼貼意義上的互文性,其實質在于大眾能夠以此方式進行情感宣泄,獲得智性快感,而且將不同的話語、事件脫離原來的語境,更注重與現實情境的相關性,因此使得情景喜劇本身更容易被大眾所接受和喜愛。大眾只有將這些話語置于日常生活的特定語境中才會產生對己有用的意義或者是對之加以嘲諷。流行文化本身就貼近大眾的日常生活,因此對其進行拼貼、戲仿既能引起觀眾的熟悉感,又能在新的語境中產生更多的意義。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在《娛樂至死》一書中認為,以電視為代表的現代媒介文化的一個主要功能就是娛樂。而拼貼與戲仿的互文既能夠起到消除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日益強烈的壓力、緊張情緒的作用,又映射了大眾文化的娛樂性?;ノ男源騺y了敘事的精確以及對單一意義的追求,文本意義因為互文關系被投射到過去或同步的作品而不斷延伸,某種意義上也體現出了情景喜劇作為大眾文化文本的創造力。但是,有技巧的、能自然融入劇情的互文運用能在情景喜劇中起到好的效果,一味的模仿則易陷入抄襲的怪圈,沒有創新?!稅矍楣ⅰ分屑扔懈呙鞯臇|拼西湊,也有沒有技術含量的對美劇完全的拿來主義,對于看過《老友記》和《老爸老媽浪漫史》的觀眾來說這一點是相當明顯的。天涯上有個帖子甚至將劇集的截頻貼在網上供網友對比,以證明《愛情公寓》中的確有不少的情節甚至臺詞都完全借用了美劇。③
在全球化背景之下,文化文本的形成與接受本身就是一個多重交流的體系,所有的文本都處在一個龐大的文本系統網絡之中。在文本系統網絡之中,不同的文化以不同的文本形式縱橫交錯,形成的是一個四通八達的網絡。尤其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介使成千上萬的電腦通過密切相關的超文本鏈接網絡連成一體,更是超越了時空的限制,也影響了傳統的電子媒介——電視。情景喜劇作為大眾文化的一種,當然會想方設法吸引更多的大眾,而互文正是一種基本的表述策略與技巧,也體現了娛樂性與狂歡化特質。在當前文本與互文本的相互參照、彼此牽連之中,形成的是一個巨大的開放的體系?!稅矍楣ⅰ分胁糠智楣澟_詞對美劇的一味模仿也提醒我們,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情景喜劇如何在既吸收國外優秀劇集優點的同時又加強本土特色,的確是一個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注 釋:
①“當前文本”指的是被研究的具體文本,“當前文本”將“互文本”以引用、仿作、戲擬等方式納入自身。
②[美]史蒂文·約翰遜,苑愛玲譯:《壞事變好事——大眾文化讓我們變得更聰明》,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頁。
③詳見天涯網站“影視評論”版帖子:“《愛情公寓》=《老友記》& 《老爸老媽浪漫史》Rem ix”,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ilm TV/1/264334.shtm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