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青
電視編輯是電視作品的重要思維藝術和結構方法的創作者,是電視制作的重要環節。任何電視作品的形成都離不開電視編輯的理解和創作,電視編輯的思維方式直接影響著電視作品的最終質量。
電視編輯的思維是一種選擇、加工信息的高級意識活動。所謂選擇信息就是調動電視編輯的注意力、觀察力,對感性材料進行捕捉、認知和理解,這是電視編輯思維的準備階段。攝像師從俯拾皆是的生活現象中尋找出用以傳情達意的最直接、最真切的對象;電視編輯則從這些視聽形象中選擇和提煉信息,用以構造屏幕形象,可以說,他是電視攝像工作的延續。而加工信息就是發揮電視編輯的想象力來進行理解、分析和創造,再通過蒙太奇形象的塑造和電視獨特時空的構造來組合信息。這是電視編輯工作的主體階段,創作者的認知能力、認知動機等都在此得到體現,所以其思維觀念、思維習慣對整部電視作品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筆者在創作實踐活動中將電視編輯思維分為形象思維、邏輯思維和創造思維。形象思維是電視編輯思維的第一層次,即通過形象化的電視符號組織來闡釋一定的意義,是一種具象化信息的加工過程。形象思維活動以客觀形象為思維對象、以感性形象為思維材料、以指導創造物化形象的實踐為主要目的,基本貫穿于電視制作的全過程。人們運用形象思維工具,就可對事物的客觀形象進行分析、比較、綜合、概括,引起聯想與想象,創造新的物化形象。例如《石三乃的故事》講述的是一位退休老黨員承包荒山的感人故事。片中為了反映老人樸素的人生情懷,筆者在編輯的過程中用了大量的勞作工具、沉甸甸的麥穗、老人行走在豐收的果林里和滿目青山映照在夕陽的余輝中的情景畫面。這組畫面的編輯,使主人公的人生追求和樸素情懷,通過電視畫面的形象語言創造出詩意、表達出情緒、刻畫出人物性格,使這部片子的藝術效果得到了提升。如果說形象思維是以物質客觀存在的形態及其形象信息來表現事物,那么邏輯思維則是以概念、判斷、推理的形式來表達事物的。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一樣都屬于認識的高級階段,電視編輯的邏輯思維是指以事物間的內在邏輯聯系為起點建構和組織信息的思維活動。它是一種以概念為基本思維單元,以抽象或邏輯為基本思維方法,以語言符號和信息辯證作為基本表達工具的思維形態。創造思維是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的創造性結合,是兩者互補、互促的過程,是人們通過豐富的聯想并結合以往的知識經驗,在想象中形成創造性的新形象,創作人員運用已有的知識積累去實現創造思維。“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在節目編輯中運用各種思維方式,不斷用新的視角去審視現象,用新的方法去表述內容,這是電視編輯在節目創作中所要努力做到的。
電視編輯也是構成電視節目系統的編碼過程。電視信息的組織不僅需要技術和操作手段的支撐,更需要一種思維觀念的突破。正如愛森斯坦在描述電影構成時所說:“影片是各種各樣表現手段和感染力手段的獨特總和。”對于電視編輯而言,不是要進行視覺和聽覺的簡單相加,而是要按照一定的電視結構語法,進行整體的構思和編排,以獲得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