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照龍
在不斷的改革和創新中,廣播人越來越意識到未來的廣播不再僅僅停留在“聽”的層面上,臺網合一的全景式、立體式報道模式越來越被廣播業界人士所重視、所運用。受眾不僅能夠及時欣賞到聲音的魅力,還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新聞事件的深厚背景;不僅有聽覺的感染,還有視覺的沖擊。
2009年5月“上海廣播發展論壇”上,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副總裁汪建強認為,未來的廣播是基于網站的廣播,應該把網站作為基石來考慮廣播的發展制作。在廣播策劃編排中,要同時考慮廣播版本和網絡版本,使兩者成為互補品。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副臺長王曉暉認為,未來廣播的發展必須完成幾方面的轉變:第一是完成純粹媒體的轉變,第二是完成全媒體的轉變,第三是把受眾變成用戶。只有把產業規模做大,實現廣播整體的轉型,廣播才能產生一定的引導能力。
2009年10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在臺網一體報道全運會的策劃下,為全國聽眾、網友呈現了一個全新的全運全景報道。由于謀劃超前、設計獨特,報道體現出第一時間、第一現場、第一報道。這種能將全運會第一新聞動態、賽場最新風云迅速傳遞給聽眾的報道形式深受歡迎,因而廣大聽眾、網友,都把中國之聲、中國廣播網作為了解全運的最佳選擇。
創新傳播手段,是建立在立足實際上的創新,建立在格調高雅之上的創新,建立在博采眾長之上的創新,建立在滿足受眾需求之上的創新。通過借鑒各種藝術形式和表現方式,進一步拓展新聞報道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提高新聞宣傳的質量和效果,從而增強新聞媒體的表現力和公信力。因此,在不斷的改革、創新和發展中,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融合將在新一輪的改革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為媒體的做大做強提供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