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話“測評”
丁曉芳(杭州市上城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讓表決更具理性
在意見充分表達和交鋒的基礎上,常委會組成人員投票才更顯客觀,也更具理性。

表決要有針對性,使審議意見有的放矢。我們認為,對“一府兩院”的有關工作進行票決,只是一種工作方式,關鍵是要在票決之前,讓常委會組成人員的意見能夠充分表達,甚至可以進行辯論,保證信息的充分溝通。在意見充分表達和交鋒的基礎上,常委會組成人員投票才更顯客觀,也更具理性。基于這樣的考慮,我們在票決前,堅持對專項工作進行充分審議。如我們在2009年11月對政府民政工作審議中,首次探索推出了滿意度“票決制”,對部門的工作實績、依法行政、代表意見建議辦理、隊伍建設及綜合評價等方面作測評。在審議中,不僅可以口頭評價,也可以書面建議,有效地保障了常委會組成人員意見建議的充分表達。我們根據滿意度票決的情況召開主任會議,再次對意見建議進行分析、歸納、討論,從而使意見更有針對性。
表決要做到形式和內容的統一,使審議工作更為完善。如只重票決的形式,而忽視實質的內容,“為票決而票決”無多大意義。我們認為,票決,應該決出對工作的綜合評價,實事求是說問題,真心誠意提建議。因此,我們的做法是,對列入年度計劃需要票決的評議工作,提早啟動,由區人大常委會分管副主任、相關工委主任、部分常委會組成人員等組成評議工作小組,然后精心安排,了解實情,掌握數據,拿出一個評議材料。例如,在評議區民政局工作大會上,常委會組成人員、人大代表討論很熱烈,在肯定工作業績的同時,也指出了民政工作與“建設具有國際水準的高品質中心城區”的戰略目標要求尚存在著差距。而這個差距究竟是什么?經過票決,問題更加清晰:機構養老工作還未達標、社區建設管理的方法仍需探索完善、救助難點需進一步探索破解等等。因此,常委會在評議意見中,提出要加快建設統一有效的“社會救助信息系統”綜合平臺、要探索對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管理方法、要加大政府對機構養老的投入、要推進社工隊伍的職業化建設等等建議。我們認為,能決出“滿意”或“不滿意”在哪里,評議意見才是相對客觀和完整的,從而使票決做到形式和內容的統一。
沈奔新(杭州市蕭山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票決要剛性化
監督的力量,在于動真。把對事的問責和對人的問責結合起來的制度,大大增強了監督的效果。

引入票決,解決“議而無力”的問題。監督的力量,在于動真。我們認為,人大的監督一定要設計嚴格有效的監督機制,使監督工作收到實效。過去的聽取專項工作報告,往往就是講過議過、程序走過就完事,“雨過地皮濕”,令人大的監督工作處于一個非常疲軟而尷尬的狀況。審議缺乏有力的權威支撐,相關國家機關缺乏必要的工作責任,使審議“議而無力”,是影響審議質量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們蕭山區人大常委會重新審視了如何將剛性的監督形式引入柔性的監督載體,于2009年初探索推出了滿意度表決的“票決制”。
作為一項全新的工作,票決工作在實施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比如,票決的客體是什么?有的是針對有關部門的報告把脈開方,而有的地方對幾個審議報告一同票決,缺乏一定的科學性。我們認為,票決的對象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報告本身,停留在文字的層面上,而應該是對專項工作的綜合評價。因此,我們的做法是,對年初制定的需要票決的專項工作,先進行全面、深入的實地調查,常委會相關工作委員會深入一線收集一手資料,在此基礎上拿出一個調研報告。為了避免因不掌握情況而盲目投票,我們還事先組織主任會議或常委會組成人員對有關內容進行會前視察,審議時先分組討論,再集中審議,這樣可以使審議更加充分,票決更顯公正、準確。我們認為,能說出投“滿意”或“不滿意”的原因,比行使一下投票程序,要重要得多。
跟進問責,解決“議而無果”的問題。如果說集中審議是對專項工作的診斷并開具了藥方的話,那么,報告機關對審議意見的落實整改情況則直接決定“治療”的效果。目前,一些地方進行了滿意度測評,對于出現測評結果為不滿意的,大多沒有進一步的監督方式予以跟進。我們的制度規定,問責針對兩種情況同時適用:一是專項報告首次票決為不滿意,再次報告后經表決仍為不滿意的;二是審議意見整改落實情況報告經首次票決不滿意,再次報告仍不滿意的。對上述兩種情況,屬于常委會任命的部門主要負責人應當辭職或免職;不屬于常委會任命的部門負責人建議其上級主管部門或區人民政府免去其職務。這種把對事的問責和對人的問責結合起來的制度,大大增強了監督的效果,強化了“一府兩院”作為報告機關的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切實維護了常委會監督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戴雪根(海寧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滿意度測評須規范
要對滿意度測評不斷加以規范,及時出臺相關制度,促進這項工作有序、有效開展。

作為一項舉措,滿意度測評的運用不是新鮮事,但這一舉措被引入人大的監督工作,與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結合起來,卻是這幾年人大工作的一個創舉。海寧市人大常委會自本屆以來,通過實踐證明了這一舉措的有效性。當然由于實踐的時間較短,值得探討和完善的地方也不少,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逐步加以規范化、制度化。
——關于測評的主體。測評主體應根據具體適用的工作來確定。測評主體可以是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也可以是人大代表,特別是涉及民生的或者是人大代表提出議案建議較多的工作,可以由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分別開展滿意度測評,兩方面結合有利于作出客觀評價。
——關于測評的項目設置。目前,我們普遍采取綜合測評的辦法,即:分“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個等次,由測評主體做出評價。這樣一來,如果測評主體對該項工作總體是滿意的,但對個別具體方面有不滿意的話,就難以體現出來。所以,可以對目前的測評項目再進行細化,探索總體測評與分項測評相結合的方法,在總體評價的基礎上,再分出具體的幾個方面分別進行測評,這樣不僅有利于常委會組成人員更客觀地表達真實意圖,也有利于人大常委會在開展監督工作時更能抓準著力點,從而提高監督實效。
——關于規范化建設。《浙江省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條例》規定:“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審議專項工作報告時,應當對報告機關開展的專項工作作出評價……”這是目前我省各級人大常委會探索滿意度測評的主要依據。而各地據此所開展的探索與實踐也不盡相同,設區的市、縣級人大常委會應當根據監督工作的實踐,對滿意度測評不斷加以規范,及時出臺相關制度,促進這項工作有序、有效開展。我們也建議省人大常委會能在條件成熟時,通過立法對這項工作做出明確規定。

顧政宇(桐鄉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測評要找準問題
測評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發現存在的問題,而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評價和態度。
開展滿意度表決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解決問題、推動工作。而要解決問題,首先是要找準問題。目前,各地開展的專項工作報告滿意度測評和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落實情況滿意度測評等工作,是在原來“定性評價”的基礎上,加入了“定量評價”,用票數說話,更為直觀地反映了常委會組成人員的意愿,現實效果也比較明顯。但是,我們也發現,作為一項探索性的工作,也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地方。其中,“測評如何找準問題”這一課題,很值得探究。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一般的做法都是對整個報告進行測評,這就很難從測評的結果中反映出存在的問題。究竟是對哪些工作滿意,對哪些工作基本滿意,對哪些工作不滿意,無從得知。政府有關部門究竟應從何處著手落實措施進行改進也會摸不著頭腦。因此,找出測評結果背后的問題至關重要。
2008年,桐鄉市人大常委會在對土地管理法執行情況審議意見落實情況的報告進行滿意度測評時,因沒有達到規定票數而被要求重新辦理。為什么沒有通過?純粹的數據,變成了簡單地否認政府在土地管理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更不利于今后各方面工作的開展。為切實找出問題的癥結,在經過認真分析后,找到了其中的原因所在——常委會組成人員只是對某一地塊的閑置問題意見很大。政府也根據這一意見,對癥下藥,最后推動了問題的解決。
經過實踐的探索,我們認為,測評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發現存在的問題,而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評價和態度。因此,測評工作必須和審議意見有機地結合起來,不能因為搞了測評工作,而忽視了審議意見的質量,應該將兩者進行優勢互補。
此外,我們也設想,能否將常委會組成人員普遍反映的問題和較為集中的意見,作為測評內容,進行單獨表決。這樣,一方面,能更為清晰地表達常委會組成人員的意見,政府在整改或落實時也更有針對性;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個別問題而否定了整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