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琳
[摘 要] 企業實施內部控制制度有利于企業提升會計信息的質量與真實性,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遏制徇私舞弊和違法亂紀行為。目前,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是:企業缺乏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與內控制度不完善,缺乏執行力和有效的風險防范系統,及信息交流溝通和反饋。應優化企業內部的控制環境,建立完善的內控制度并提升制度執行,.建立完善的風險防范機,加強企業內部信息交流和溝,促進企業的內部控制力的提高,推動企業發展。
[關鍵詞] 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 F271 [文獻標識碼] B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企業現代管理制度的建立,企業內部控制日益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隨著企業的經營環境、一般規模、企業文化和經營活動的變化,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不斷的得到確立和完善,并日益發揮著積極的作用。隨著企業的一般經營環境的巨大變化,企業現有的內部控制制度逐漸難以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和企業向現代企業轉型的變化。為進一步提高企業內部治理水平和內部控制效率,企業應建設和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企業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能夠有效的改善企業的運作效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近年來,部分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存在十分嚴重的問題,探討和分析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問題,對于改善企業的內部控制水平、強化企業內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概念和作用
企業實施內部控制制度是保證企業一般經營活動順利進行,保護企業資產不受損壞,保證企業的會計信息真實有效,保證企業管理者與各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和交流的通常,有效的防止企業出現徇私舞弊和違法亂紀行為的管理體系。企業的內部控制是為了獲取企業經營活動中的經營成果、經營效率、經營管理秩序和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等提供可靠保障的行為和過程。企業的內部控制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企業的內部控制活動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控制活動。企業控制活動是為了實現企業戰略目標所制定的程序和政策;第二是控制環境。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包括企業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涉及企業的文化、經營模式、組織架構、管理哲學和人力資源等。第三是信息與溝通。企業的內部控制需要系統性的記錄企業的與企業財務報表目標相關的內容。第四是風險評估。風險評估能有效發現企業內部控制中的風險。最后是監督。監督是對企業整個內部控制系統實施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督控制。
在企業的內部控制實際運用中主要分為內部會計控制和內部管理控制兩方面。首先企業的內部會計控制是針對企業的會計活動的控制行為,提高企業會計信息的準確性,避免出現會計弄虛作假和造成企業資產流失的會計行為的發生。其次是內部管理控制。通過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對企業管理部門、市場部門、一般部門和技術部門等實施管理控制,促進企業運行效率的提升,推動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企業實施內部控制主要有以下兩個作用。首先是提升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有效性。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是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制定一般計劃和實施經營活動的依據,同時也是企業利益相關者做出決策的信息支持。因此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能夠提高企業會計信息質量,促進企業會計信息的使用效果,因此,企業強化內部控制具有必須強化企業的內部會計控制和監督。其次,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現代企業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能夠有效的強化對企業經營管理流程的控制與監管,保證企業一般經營活動中的風險能夠得到及時的預防、識別和解決,降低企業風險發生的利率,促進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效率,推動企業一般經營目標的實現。
二、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1.缺乏良好的企業內部控制環境
企業面臨著復雜多變的內部經營環境和外部市場環境。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是影響企業內部控制的關鍵因素,關系到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和執行及作用發揮。但是,目前我國企業的內部環境受到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的影響,存在諸多的問題。首先,我國企業缺乏健全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和內部治理機制,企業的所有權和管理權存在權責不明的問題,有效的監督機制、權力制約機制和激勵獎懲機制沒有得到有效的建立。再次,企業缺乏內部控制的文化和內部控制意識。企業的管理者和員工忽視了對內部控制理念的認識,認為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和責任是企業財務部門的事情,企業的一般部門、采購部門、市場部門和倉儲部門等都無視內部控制的約束力,影響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最后,企業缺乏對財政部出臺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的實施和推廣,造成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得不到制度保證。
2.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執行力
許多企業由于受到利益的趨勢,盲目的追求規模的增長和經營業績的提升,卻忽視了企業的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由于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缺乏科學的、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造成企業的風險防范和內部控制得不到真正有效的控制。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雖然初步建立,但是由于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并不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多強調事后控制,忽視事前和事中控制,企業多重視對實物和企業資產的控制,忽視對企業的信息資源和人力資源的控制,另外,企業配套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不健全,企業缺乏完善的內部控制考核制度、監督審計制度和檢查制度等,造成企業的內部控制流于形式,造成企業的執行力不夠。企業的管理者對內部控制缺乏重視,沒有在態度上和行動上充分認識到內部控制制度作用和權威性,造成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忽視對內部控制的執行力的要求,企業員工在出現違紀行為和內控操作不規范行為時,缺乏明確的獎懲措施,造成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的權威性和強制力不夠,造成企業內部控制執行過程中失效。
3.企業內部缺乏有效的風險防范系統
企業在市場競爭的過程中,經營環境不斷的變化,企業所面臨的來自內外部的風險和挑戰也越來越多。企業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忽視了企業的風險控制體系的建設,造成企業產生許多風險問題,企業存在的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得不到有效的識別、發現、預防、控制和解決。企業缺乏健全的、完善的、有效的風險管理系統,造成企業的風險影響力和破壞了擴大,不利于企業有效的內部控制,影響企業的經營的穩定性和安全性。endprint
4.缺乏適當的信息交流溝通和反饋
現代企業為了提高企業的一般經營效率,必須重視加強各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和溝通反饋。但是,在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中,由于缺乏健全的信息交流和溝通反饋的平臺,企業內部控制在各部門之間得不到有效的執行和落實。在內部控制的過程中,企業各個部門的員工難以充分明確自身的權責利,企業的內部會計控制和內部管理控制無法有效實施,從而影響企業內部控制的效果實現。由于企業缺乏有效的信息反饋機制,企業的內部控制執行結果難以有效反饋并為內部控制的改正提供建議,造成企業的內部控制政策難以達到企業經營管理的目標。
三、企業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的對策
1.優化企業內部的控制環境
企業的內部控制的強化和完善必須重視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的優化。首先應建立完善的企業內部治理機構,明確企業各個部門、各個層級的職責和職能,提高企業的制度和政策的執行力。其次,應該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文化和內部控制理念。提高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在企業中的落實,認真貫徹企業的內部控制理念,強化企業的文化建設,提高企業文化在內部控制中的影響力和約束力。再次,加強對企業內部人員的內部控制制度和內部控制規范的學習和培訓,提高企業各部門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強化內部控制制度在企業管理者和員工內心的影響,從而有效的改善企業的管理方式和員工的價值觀念,推動企業內部控制水平的提高。
2.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并提升制度執行力
企業應該對過去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完善和修正,形成科學的、完備的內部控制體系。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配套體系建設,完善企業激勵獎懲制度、監督審計制度、績效考核制度等,促進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與企業管理制度協同作用,發揮企業內部控制的效果。另外,應該重視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企業內部控制目標的實現依靠強有力的內部控制執行活動。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需要依據企業的自身業務特點和企業的內部一般管理流程,建立全過程的內部控制標準和內部控制執行方案,促進企業各個部門、各個經濟業務的目標,都能夠在科學的、系統的內部控制下運行。
3.建立完善的風險防范機制
企業內部控制目標的實現,離不開有效的風險防范機制的建立。企業的經營活動面臨諸多風險。因此,企業在內部控制過程中,應充分的注重企業經營環境存在的風險和企業財務管理活動存在的財務風險等。建立科學完備的風險防范機制,能夠有效的對企業一般經營活動中的風險進行預防和控制,促進企業內部控制效率的提升。企業內部風險防范機制的執行,能夠為企業內部控制營造良好的運行環境,促進企業內部控制在穩定的環境下運行,避免企業內部控制的缺位,充分的發揮企業內部風險控制的作用。
4.加強企業內部信息交流和溝通
在內部控制的實施過程中,有效的內部信息交流與溝通,能夠降低各個部門在內部控制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提高企業的信息資源的共享程度,促進企業管理者和員工的責任的明確和控制目標的實現。企業的信息交流與溝通的平臺,是企業及時的發現和識別內部控制問題的渠道,通過信息交流與溝通,及時的達到企業內部控制的作用,避免企業中的風險進一步的擴大。實現信息的交流與溝通,是內部控制在企業內部全程控制的重要手段。
企業面臨自身經營方式和管理模式的改進,完善的企業內部控制能夠提升企業的內部管理水平,降低企業經營管理風險。企業在內部控制實施的過程中應重視內部控制環境的改善,強化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力,進一步完善企業的風險管理體系,提高企業內部信息的交流與溝通,促進企業價值目標的實現。
[參 考 文 獻]
[1]王靜.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現代商業,2008(24)
[2]梁文東.現行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初探[J].中國總會計,2009(12)
[3]王越,吳佩玲.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現代商業(社會科學版,2008(1)
[4]陳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商場現代化,2008(21)
[責任編輯:劉玉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