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公眾環境意識的變化趨勢*

2010-11-24 07:56:34閆國東康建成謝小進王國棟張建平朱文武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10年10期
關鍵詞:環境

閆國東 康建成 謝小進 王國棟 張建平 朱文武

(上海師范大學城市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上海200234)

中國公眾環境意識的變化趨勢*

閆國東 康建成 謝小進 王國棟 張建平 朱文武

(上海師范大學城市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上海200234)

了解公眾環境意識的變化趨勢對于提高公眾環境意識水平至關重要。為此,本文以已有調查報告中發布的數據為基礎,從公眾的環保意識、環保行為和環保滿意度3個方面對比分析1998-2007年我國公眾環境意識的總體變化,采用綜合評估法分析過去10年我國公眾環境意識的變化特征及原因,并對未來環境意識的變化進行趨勢分析。研究結果表明:過去10年,我國公眾環境意識的總體水平呈上升趨勢,其發展過程呈現出類似“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特征。預計未來我國公眾環境意識的總體水平將呈現加速上升趨勢,2008-2017年進入快速上升階段,2019年將達到較高的穩定水平。因此,建議未來應加強農村和低教育群體的環境認知教育,激發企業的環保積極性,鼓勵城市公眾進行垃圾分類和綠色消費。

環境變化;環境意識;環保行為;中國公眾

近年來,我國環境問題日益嚴峻,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2009年3月3日,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發布的《2009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提出,中國可持續發展的總體能力呈增大趨勢,但是環境支持系統在可持續發展各個支持系統中的能力相對較低[1],美國耶魯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共同發布的《2006年環境績效排名》報告指出,2006年中國的環境績效指數排名在133個國家中居第94位,環境問題可能是中國崛起中最大的變數[2]。聯合國《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指出:環境問題最好是在全體有關市民的參與下,促進和鼓勵公眾意識和參與[3],顯示了提高公眾環境意識水平在環境保護中的重要性。對公眾環境意識的研究能較好的反映公眾環境意識的水平。以1998年我國首次全國規模的環境意識調查報告《全國公眾環境意識調查報告》[4]、2001年“聯合利華杯公眾環境意識調查”[5]、2005年首個環保指數《中國公眾環保民生指數2005年度報告》[6]、中國環境意識項目主辦的《2007年全國公眾環境意識調查報告》[7]為代表的全國性環境調查,反映了過去10年來對我國公眾環境意識的調查研究進入了迅速發展階段[8-9],調查的社會參與程度在不斷提高,但是這些調查之間呈現出持續性與互補性不足的特征,并且缺少對環境變化現象與深層背景之間內在聯系的研究,缺少對時間序列的動態分析以及趨勢預測。為此,本文在已有調查報告中公布的數據基礎上,進一步挖掘我國公眾環境意識的變化趨勢,以提高已有資源的利用價值,為政府制定相關環境管理政策提供依據。

1 資料來源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本文以1998年《全國公眾環境意識調查報告》、2001年“聯合利華杯公眾環境意識調查”、《中國公眾環保民生指數(2005-2007)》、《2007年全國公眾環境意識調查報告》為基礎進行分析,其樣本情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各個年份公眾環境意識的總體水平(見表1)。

1.2 方法

以1998年《全國公眾環境意識調查報告》、《2007年全國公眾環境意識調查報告》為基礎,選取報告內容中較為關注的3個方面,分析過去10年我國公眾環境意識的總體變化;以上述各個年份調查報告的數據為基礎,通過建立公眾環境意識評價指標體系,分析過去10年我國公眾環境意識的變化特征及原因,并對未來環境意識的變化進行趨勢分析。

表1 調查樣本情況Tab.1 Statistics of survey samples

圖1 我國城鄉居民環境知識水平Fig.1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level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圖2 公眾對環境問題責任主體的認識Fig.2 The public cognition to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fo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2 公眾環境意識變化分析

2.1 公眾的環保意識

對于公眾的環保意識,選取環保知識和環保態度兩個方面進行衡量。對于環保知識,以1998年調查中13個環保知識題目的人均得分和2007年調查中對7個環境科學知識基本概念的認知度進行衡量。

1998年調查中環境知識方面的人均得分2.8分,換作百分制,則人均得分僅為21.54分,表明當時的公眾環境知識水平尚處于相當低的層次。2007年調查中環境保護的認知方面,81.5%的公眾聽過至少1項有關環境保護的概念,但是當進一步詢問時,僅有10%的公眾能夠正確闡明其確切含義,表明公眾對于環境保護的認知程度總體呈現高知曉率和低正確率的特征,公眾對于環境保護認知的實際知曉率偏低。

總體上看,相隔近10年,我國公眾的環境知識水平有所提高,且呈現出隨年齡上升而下降、隨受教育程度上升而上升的趨勢。同時,兩個時期的調查數據均顯示出城市公眾的環境知識水平高于農村公眾,且有城鄉差距增大的趨勢(見圖1)。有統計資料表明,我國城鄉居民每百戶彩色電視機的擁有量差距從1998年的9.2臺增大到2007年的43.3臺,城鄉居民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支出差距從1998年的339.98元增大到2007年的1 022.88元[10],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城鄉居民環境知識的獲取產生影響。

對于環保態度方面,以1998年和2007年調查中公眾對于環境問題責任主體的認識和環境問題的重視程度來衡量。兩次調查表明,相隔近10年,公眾依然認為政府和企業應對環境問題負有重要責任(見圖2),反映了公眾對政府監督職責和企業社會職責的要求。而對于環境問題產生的首要原因則歸咎于公眾的環保意識差,顯然“誰破壞,誰負責”的環保責任意識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在各類社會問題中,環境問題的重視程度從1998年的第5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4位,重視程度略有提高,但是環境問題仍未成為公眾最關注的焦點。值得注意的是,相隔近10年,公眾認為我國環境問題嚴重的比例升高了20.7%(見圖3),公眾最關注的具體環境問題也有所變化(1998年:水污染、大氣污染、植被破壞。2007年:生活垃圾污染、耕地減少、大氣污染)。其中城鄉居民對于具體環境問題的嚴重性評價存在一定差異,1998年城市居民最關注大氣污染,農村居民最關注水污染,且城鄉居民對于環境問題的嚴重性評價差別不大;2007年城鄉居民都把生活垃圾污染放在了首要位置,城市居民對于環境問題的嚴重性評價高于農村居民。

圖3 公眾對環境問題嚴重性的判斷Fig.3 The public judgment to severity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統計資料表明,近10年我國工業“三廢”的綜合利用率逐年增加,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相對較高,2001-2008年均高于80%,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水污染問題,這與公眾的感受相吻合。對于生活垃圾污染問題,有統計顯示,目前我國生活垃圾的年產生量約為3.7億t,其中城市生活垃圾的年產量約為1.7億t,并正在以每年10%左右的速率增長[11-12],特大城市的垃圾增長率甚至高達20%[13],而我國每年的生活垃圾清運量最高僅為1.5億t左右,且無害化處理率僅為60%左右,低于國際通用標準的無害化處理率,因此導致我國大部分城市的垃圾問題日益嚴重,這與公眾的感受相吻合。

2.2 公眾的環保行為

在環保行為方面,以1998年調查中公眾參與5項環保活動的程度(低度參與、高度參與、具體活動)和2007年調查中公眾的環保經歷(主要環保經歷、主動性環保經歷、具體活動)來衡量。

1998年公眾低度、高度參與環保活動的比例分別為65.9%和8.3%,以具體活動為例,當工廠噪音影響個人生活時,選擇進行交涉的比例為43.9%,為環境問題投訴、上訪的比例為4%。

2007年接收有關環保的電視節目和紀錄片(82.9%)、報刊(47.3%)等大眾傳媒信息成為公眾最主要的環保經歷,參加環保公益活動(占18.1%)、環保宣傳(占4.2%)、成為民間環保組織成員(占2.1%)等主動性環保經歷不足,12.9%的人沒有任何環保經歷。以具體活動為例,對破壞環境的行為能夠予以制止或勸阻比例為37.1%,為環境問題投訴、上訪的比例為1.6%。

相隔近10年,公眾的環保參與水平有所提高,但是主動性環保參與水平有所降低,能獲得顯而易見的眼前利益是公眾參與環保活動最直接的動力,也是造成環保行為滯后的重要原因。另外受教育程度越高,參與環保活動的積極性越高,受教育程度與公眾參與環保活動的積極性之間呈現線形相關關系。

2.3 公眾的環保滿意度

在環保滿意度方面,以1998年和2007年調查中公眾對于本地環境問題的產生原因和環保工作的滿意程度來衡量。

相隔近10年,公眾依然認為本地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和公眾對環境問題的重視不夠,企業忽視環保也引起公眾的廣泛關注,而消費快速增長、人口增長過快、經濟發展速度過快等客觀因素被認為是次要原因(見表2),表明環境與經濟的矛盾并不是公眾關注的焦點,大多數公眾認為可以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贏。

表2 公眾認為本地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Tab.2 The public cognition to the cause of loc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相隔近10年,公眾對于國家環保政策法規和環保宣傳教育的滿意程度上升較快,對于企業環保自覺性的滿意程度下降較快。數據顯示,近10年我國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逐年增加,政府在環境治理中的作用明顯強化,而目前我國企業社會責任的整體水平僅為31分,總體水平較低,企業的環境責任在各類社會責任中的水平相對最低[14],這與公眾的感受相吻合。

3 公眾環境意識變化特征及原因

3.1 變化特征

以上述調查報告的數據為基礎,參考2005年和2007年環保民生指數評價指標體系及權重,建立公眾環境意識評價指標體系。由于數據的局限性,選取其中代表性的題目組成三級指標,個別數據進行了加權處理,通過專家打分法修改部分權重(見表3),采用綜合評估法計算平均分值,計算公式如下:

以SPSS進行數據處理和統計,結果見圖4。

圖4 我國公眾環境意識的變化特征Fig.4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表3 公眾環境意識評價指標體系Tab.3 Evaluation index systemof public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可見,過去10年,我國公眾環境意識的總體水平呈現上升趨勢,其中環保意識呈現N形上升趨勢,環保滿意度呈現U形上升趨勢,環保行為則呈現倒U形下降趨勢。以2006年為結點劃分為兩個階段:1998-2006年,環保意識的提高是環境意識總體水平提高的主導因素,環保滿意度則成為重要的制約因素,其中2001年公眾對于空氣、水環境問題的滿意度較低是環保滿意度偏低的主要原因。2006-2007年,環保意識和環保滿意度的提高是環境意識總體水平提高的主導因素,環保行為則成為環境意識總體水平能否穩步提高的關鍵。

3.2 原因分析

環境庫茲涅茨曲線被歸納為倒U形關系、同步關系、U形關系和N形關系[15]。過去10年我國公眾環境意識的發展過程呈現出類似“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特征,是由于環境意識的發展受到經濟、政治、環境、社會多種因素的影響。對比國內外,美國環境意識的發展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經歷了快速覺醒-頂峰-下降-反沖-繁榮的階段,其中環境意識的上升期基本上就是美國經濟的繁榮時期[16]。在奧地利,公民有強烈環保意識的比例從1990-1997年下降了9%,這一方面是因為環境狀況的改善使公眾的環保滿意度增強,另一方面是因為經濟、失業、社會治安等問題的日益嚴峻降低了公眾對環保問題的關注度。在我國公眾最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中,1999-2005年公眾對于環境保護關注度的比例呈現倒U形下降趨勢,是因為下崗就業、社會保障、住房改革等問題的日益嚴峻更為引人關注,尤其是下崗就業問題在上述7年中有6年位居首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眾對環境保護的關注度,2006-2008年,環境保護首次連續3年位列熱點問題的前3名,環境保護的關注度有所提高,這在一定程度上與環境問題的日益嚴峻相吻合。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公眾的環保行為總體水平偏低,是由于我國公眾參與環保活動的起步較晚所造成的。美國在1969年的《國家環境政策法》中就最早確立了公眾參與原則;在中國,首部環保領域中公眾參與的規范性文件是國家環保總局2006年發布的《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從立法角度看,我國公眾參與環保活動較美國晚了近40年。起步較晚導致了我國公眾參與的能力和機會不足[17],環保行為總體水平偏低。同時由于行為本身具有鮮明的社會性特征,并隨個體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過去10年我國公眾的環保行為呈現倒U形下降趨勢,這與消費和能源的發展趨勢相吻合,“生態文明”的提出從國家層面上將環境保護從行為實踐提高到理論和倫理的高度。

4 公眾環境意識變化趨勢分析

利用上述數據進行統計回歸分析,得出最佳的擬合方程為 y=2E-16e0.0198x。經方差分析、回歸系數的 t檢驗表明回歸模型成立(R2=0.9791>0.8,顯著性檢驗P=0.0017<0.01),可以對未來我國公眾環境意識總體水平進行預測(見圖5)。預測結果顯示,我國公眾環境意識的總體水平將呈現加速上升的趨勢,1998-2007年公眾環境意識的增長率為 18.79%,預計 2008-2017年將達到19.66%,公眾環境意識將進入快速上升階段,2019年達到60分以上。

圖5 公眾環境意識水平實際線與趨勢線Fig.5 Actual and trend lines of public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level

5 結論與建議

5.1 結論

(1)過去10年,我國公眾環境意識的總體水平呈現上升趨勢,公眾的環境知識水平、環保參與水平和公眾對國家環保政策法規和宣傳教育的滿意程度有所提高。

(2)環境意識各方面的發展過程呈現出類似“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特征,其中環保行為呈現倒U形下降趨勢,是未來環境意識總體水平能否穩步提高的關鍵。

(3)未來公眾環境意識總體水平將呈現加速上升的趨勢,2008-2017年進入快速上升階段,2019年達到較高的穩定水平。

5.2 建議

(1)加強環境認知教育,明確環境變化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的嚴峻影響和挑戰,中老年、農村和低教育群體是未來環境普及教育的重點。

(2)激發公眾的環保責任意識,深入挖掘企業的環保積極性,使他們通過技術創新等有效途徑提升企業形象,積極履行相應的環境責任。

(3)加大環境保護的工作力度,重點集中在生活垃圾污染治理,提高生活垃圾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水平,鼓勵城市公眾進行垃圾分類和綠色消費。

References)

[1]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2009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ry Study Group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ry Report 2009[M].Beijing:Science Press,2009.]

[2]A collaboration between Yale and Columbia Universities.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EB/OL].[2009-12-28].http://epi.yale.edu/Home

[3]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r.Rio Declarat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EB/OL].[2009-10-20].http://www.unep.org/Documents.Multilingual/Default.asp?documentid=78

[4]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教育部.全國公眾環境意識調查報告[R].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9.[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Ministry of Education.Survey Report on National Public Environmental Awareness[R].Beijing: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1999.]

[5]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聯合利華杯公眾環境意識調查[N/OL].中國環境報,2001-05-29.[2009-10-21].http://www.cenews.com.cn/ [China Environmental Journalists’Association.Unilever Public EnvironmentalAwarenessSurvey [N/OL].China Environment News,2001-05-29[2009-10-21]http://www.cenews.com.cn/]

[6]中國公眾環保民生指數(2005-2007)[EB/OL].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2009-10-22].http://www.tt65.net/zhuanti/zhishu/index.htm/[Chinese Public’s Environment and Inhabitant Livelihood Index(2005-2007)[EB/OL].China Environmental Culture Promotion Association,[2009-10-22].http://www.tt65.net/zhuanti/zhishu/index.htm/]

[7]中國環境意識項目,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所.2007年全國公眾環境意識調查報告[EB/OL].中國環境意識項目,〔2009-10-23〕.http://www.chinaceap.org/2009-9-10.[China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Program,China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Program,Institute of Soc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2007 China General Public Environmental Survey[EB/OL].〔2009-10-23].http://www.chinaceap.org/]

[8]閆國東,康建成,李煜紹,等.公民對全球環境變化的響應:以上海、香港地區為例[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8,(3).[Yan Guodong,KangJiancheng,Li Yushao,et al.Public Response to G lobal Environment Change:Taking Shanghai,Hong K ong as the Case[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8,(3).]

[9]周志家.環境意識研究:現狀、困境與出路[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4).[Zhou Zhijia.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Awareness:Status,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J].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Philosophy,Society and Science pages,2008,(4).]

[10]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1999-2008)[M].中國統計出版社.[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1999-2008)[M].China Statistics Press.]

[11]鄭琳,趙修軍,宋建軍,等.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環境污染分析[J].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18(1).[Zheng Lin,Zhao Xiujun,Song Jianjun,et al.Analysis on Environment Contamination from Municipal Solid Waste Treatment[J].Journal of EMCC,2008,18(1).]

[12]朱蘭保,盛蒂.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現狀及其對策[J].環境衛生工程,2006,14(3).[Zhu Lanbao,Sheng Di.Present Situation of Urban Domestic Waste in China and Countermeasures[J].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Engineering,2006,14(3).]

[13]鄭易生,王世汶.中國環境與發展評論第1卷[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Zheng Y isheng,Wang Shiwen.China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Review,Volume I[M].Beijing:Social Sciences and Culture Press,2001.]

[14]2009年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 [EB/OL].中國網,[2009-10-18].http://www.china.com.cn/zhibo/2009-10/18/content-18709410.htm.[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lue Book in 2009[EB/OL].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2009-10-18].http://www.china.com.cn/zhibo/2009-10/18/content-18709410.htm.]

[15]李玉文,徐中民,王勇,等.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研究進展[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5,5(15).[Li Yuwen,Xu Zhongmin,Wang Y ong,et al.Study on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5,5(15).]

[16]施國慶,仲秋.中美環境意識變化比較及其影響因素分析(1950-2008)[J].南京社會科學,2009,(7).[Shi Guoqing,Zhong Qiu.A Comparison Between Changes of Sino-American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ir Influnce Elements(1950-2008)[J].Social Sciences in Nanjing,2009,(7).]

[17]王鳳.公眾參與環保行為機理研究[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8.[Wang Feng.Research on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tion[M].Beijing: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2008.]

Change Trend of Public Environmental Aw areness in China

YAN Guo-dong K ANG Jian-cheng XIE Xiao-jin WANG Guo-dong ZHANG Jian-ping ZHU Wen-wu
(Urban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Research Center,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34,China)

Understanding the change trend of public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n China plays a crucial role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ublic environmental awareness.Therefore,based on existing data from the investigations and reports,3 aspects(environmental awareness,environmental behavior and environmental satisfaction)were selected to analyze the general change of public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from 1998 to 2007.Characteristics and reasons of variation of Chinese public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n the last decade were analyzed with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In the end,the change tendency of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n the future was also predicted.The research result showed that:in past ten years,the overall level of public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n China had been improved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had a characteristic that is similar to“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It’s predicted that the overall level of public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n China will have an acceleratedly increasing trend in the future.T o be more precise,China will step into the acceleratedly increasingperiod during 2008-2017 and reach a higher stability level in 2019.So we suggest that those living in rural areas and those receiving lower education should be the key groups to receive education on environmental cogniti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thusiasm of enterprises should be promoted,and the urban public should classify the wastes and consume green products.

environmental change;environmental awarenes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hinese public

X3

A

1002-2104(2010)10-0055-06

10.3969/j.issn.1002-2104.2010.10.010

2010-06-09

閆國東,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全球變化的人類影響因素及環境管理。

康建成,博士,教授,博導,主要研究方向為全球氣候環境變化。

*教育部重點科研項目、上海市教委重點科研項目(編號:206051/05ZZ13);上海市科委攻關課題(編號062412049);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編號J50402)資助。

(編輯:李 琪)

猜你喜歡
環境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不能改變環境,那就改變心境
環境與保護
環境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高等院校環境類公選課的實踐和探討
掌握“三個三” 兜底環境信訪百分百
我國環境會計初探
中國商論(2016年33期)2016-03-01 01:59:3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新国产成人剧情在线播放| 亚洲天堂视频网|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久91| 国产无码性爱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视频区| 91精品国产丝袜|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 亚洲婷婷六月| 精品国产欧美精品v| 天天躁狠狠躁| 手机在线免费不卡一区二|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无码| 国产精品视频久| 国产在线视频福利资源站| 免费在线a视频|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免费在线色| 成人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亚洲资源站av无码网址| 国产精品开放后亚洲| 国产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97色婷婷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专区视频|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自拍偷拍欧美日韩|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无码| 91成人在线观看| 先锋资源久久|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日韩最新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播放线视| 亚洲国语自产一区第二页|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丝袜亚洲综合| 依依成人精品无v国产| 国产丰满成熟女性性满足视频|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爽爽影院十八禁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欧美| 欧美激情伊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无码| 91系列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本| 91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中文字幕不卡一二区| 免费看的一级毛片| 国产幂在线无码精品| 免费黄色国产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国产尤物视频在线|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日本在线视频免费| 国产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软件| 日本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日韩| 成人免费午间影院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六月婷婷激情综合|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 中国丰满人妻无码束缚啪啪| 99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97影院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观看| 日韩美毛片| 色亚洲成人| 青青青视频91在线 | 在线观看视频99|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网址| 试看120秒男女啪啪免费| 亚洲成人播放|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男女男免费视频网站国产| 亚洲日本一本dvd高清| 2020亚洲精品无码|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欧美国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