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志清 葛激霆 張亞尼
每次戰友聚會,大家總會憶起那激情燃燒的歲月,憶起那熱火朝天的軍營生活,憶起那親如兄弟的戰友情誼。這次,原步兵第163團的戰友聚會,大伙更是少不了提及一個人——26年前轉業到陜西神木縣委機關的原炮一連指導員崔志良,夸他是經濟大潮中敢打敢拼的鋼鐵漢,是心系部隊情系戰友的活雷鋒。
1984年,在軍營摸爬滾打16個春秋的崔志良,轉業回到陜西省神木縣,被安排到令人羨慕的縣委機關工作。時間不長,他那雷厲風行、果敢干練的作風便得到縣委領導的賞識,打算委以重任。當時,崔志良面臨三種選擇:一是留在機關任局長,二是到鄉鎮任書記,三是到企業當經理。1989年9月,崔志良毅然選擇到縣焦化公司任經理。那時,公司的經營陷入困境,80多萬債款無法收回,近300萬外債無力償還,偌大一個企業,僅靠所剩無幾的周轉資金艱難度日。家人、同事、戰友都苦口婆心地勸他,說你在部隊風風雨雨十多年,也該找個旱澇保收的輕松事干干,何必再去冒那個風險受那份洋罪?弄不好雞飛蛋打,落一身不是。他義無反顧地說:“見困難就躲,那還像轉業軍人嗎?那不是我的性格。”一上任,他就針對企業產品質量差、銷路不暢、資金周轉難三個問題踢出前三腳:跑市場、跑資金、跑技術。他在企業內部叫響了“以市場為導向,視用戶為上帝,以質量促效益,以效率求發展”的口號,深入調研,努力挖潛,大膽改革。在外部,他不辭辛勞到山西、內蒙、新疆的先進企業學習管理經驗和生產工藝,三番五次到銀行跑貸款,狠抓技術改造。他還到12個省、市、自治區宣傳產品,打通鐵路、公路運輸環節,使年銷量翻了兩番。為了消除纏身的債務,他組織近10人的清欠隊伍,運用法律手段,千方百計回籠資金,很快收回65%的欠款。就這樣,當年實現利潤36萬,超額2倍完成任務,受到縣委、縣政府的表彰。此后,他一鼓作氣,大刀闊斧,實干巧干,使企業一天天走出困境,一步步走向輝煌。他任經理8年,企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神木縣一顆耀眼的明星。焦化公司連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文明企業、稅利大戶,累計上交稅費3000多萬元。
鄧小平南巡談話,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精神,使崔志良熱血沸騰,激情蕩漾。他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離開國企,帶頭創辦非公企業,在經濟大潮中去實現更大的人生價值。1998年,他毫不猶豫地離開了飽含他八載心血的焦化公司,一頭扎進了商海。頭一年,他辦起煤炭運銷公司,當年實現利潤20萬;第二年,他辦起了煤礦和煉焦廠,當年實現利潤65萬;第三年,因國家要求淘汰落后產能,煉焦廠關閉,原煤銷路不暢,他想方設法提升企業規格,提高產能,辦起年產6萬噸的機焦廠。此后,他不斷總結辦廠經驗,不斷深化經營思路,不斷掌握經濟信息,在反復考察論證的基礎上,于2003年在內蒙辦起一個年產12萬噸的冶金焦廠。由于產品適銷對路,很快就闖開了市場,企業前景一片光明。然而,崔志亮做夢也沒有想到,國家在2004年7月出臺新政,關停并轉“五小企業”,嚴令年產不足20萬噸的煉焦企業一律關閉。一夜之間,企業陷入滅頂之災,1800多萬投資打了水漂。面臨絕境的崔志良欲哭無淚。他明白,當下最要緊的是振作精神,從頭再干。為此,他首先想到的是曾經給他理想、信念和堅強毅力的老部隊,他要找回那份激情,那份勇氣,那份毅力,把屹立商海建功立業的信心重新樹起來。
他回到闊別已久的甘肅河西走廊,走進當年摸爬滾打的練兵場。星轉斗移,冬去春來,軍營的官兵換了一茬又一茬,可那濃濃的戰斗氣氛依然籠罩在演兵場上。熟悉的軍營,熟悉的訓練場,把他帶回那催人奮進的歲月。1972年他帶領163團火箭筒排夜以繼日苦練新裝備、新技術的場景歷歷在目。那天考核表演,他在部隊首長贊許的目光中第一個上場,首發命中靶心,全場掌聲雷動,所帶火箭筒排射擊獲全師第一,其他項目也實現了滿堂紅。他重返祁連山深處當年國防施工現場,憶起任三連副指導員帶領二排打前站,30多人擠進只能住20人的小帳篷,自己和排長在帳篷外的冰天雪地里露宿的情景,憶起自己親自抱著風鉆不顧煙塵汗流浹背地掘進坑道,提前完成施工任務的往事。那時,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難,為什么?因為有一種信念,有一種精神,那就是軍人的使命感、責任感和一往無前的戰斗精神。他來到團史館,面對英雄部隊的光榮歷史,暗下決心:先輩們死都不怕,我今天遇到的這點困難算什么?當年那種不言難、不言苦、不言敗的勁頭,永遠不能丟!
回到神木,崔志良又精神抖擻地開始了新的拼搏。他到山西、內蒙、河南、山東、四川、青海等地進行考察。由于常年在外奔波,落下了嚴重胃病,他就把藥罐子帶在車上,白天奔波忙碌,晚上煎服中藥。他把縣委宣傳部印發的鄧小平南巡談話和黨的十四大、十五大精神的小冊子帶在身邊,認真學習,悉心研究,考察和學習,讓他眼前豁然開朗,一個新的創業計劃在心中升騰。2007年10月,他瞄準新能源開發利用,多方籌集資金,聯合辦起集產煤、煉焦、發電和煤氣于一體的五洲煤化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了國家鼓(下轉第20頁)(上接第23頁)勵發展的節能經濟、循環經濟、環保經濟。企業在正常運行的年份,上繳稅費上億元。2008年,他又雄心勃勃地招商引資,開始籌建投資1.37億的40萬噸硅酸鈉項目。這個項目正在有條不紊的建設中,投產指日可待,年產值可達6億元。
“鐵骨拄天地,柔情顯仁義”。在戰友們的眼里,崔志良是堅不可摧的硬漢子,也是重情重義的好兄弟。他始終不忘部隊的培養教育之恩,不忘患難與共的戰友之情。他夢得最多的是回部隊,想得最多的是戰友。他曾三次回老部隊看望戰友,勵志淬火。當他得知全團老戰友在古城西安聚會,心情格外激動,慷慨地拿出45萬元做戰友聚會的活動經費。他非常熱心公益事業,經常資助孤寡老人,幫助貧困學生。無論哪里遭災,他總是第一個捐款。他為企業所在地的貧困村解決通路、通水、通電的問題,在群眾中留下了美談。
(作者單位:《老戰士》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