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宇
兵團成立至今,經過56年的坎坷發展,已形成了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體,能源和基礎工業相配套的擁有紡織、食品、造紙、皮革、鋼鐵、煤礦、建材、電力、化工、機械電子等近百個門類的現代化工業體系。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已有多家工業企業成為上市公司。
根據歷史的發展兵團工業劃分為三個階段,即兵團工業成立之初的大發展階段、十年停滯階段和改革開放后的發展階段,其中在第一階段和第三個階段兵團的工業都有快速的發展。尤其是進入21世紀后,兵團工業開始實施新型工業化戰略,產業結構積極調整,工業布局不斷優化,在此帶動下,工業總產值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從兵團工業總產值和工業發展現實程度來看,兵團工業是在不斷的發展壯大,但是,兵團工業化進程緩慢,工業化水平還很低,已成為制約兵團工業經濟提升的關鍵因素。伴隨著時代發展的需求,兵團傳統的工業發展模式也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弊端,這就要求兵團工業必須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伴隨著國家進一步推進西部大開發和國家加大對新疆的援助力度,兵團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有了更好的政策條件。
一、新型工業化的含義
新型工業化是相對傳統工業化的道路而言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是指先行工業化國家在第二次產業革命以來的現代經濟增長階段所走的道路。相對于傳統工業化道路而言,新型工業化不是依靠大量的投資和過度的消耗資源來提高收益,而是依靠信息科技技術和人力資源的優勢來提高效率效益的。從建國到改革開放后的很長時間里我國的工業一直是在走傳統型工業化道路,以至造成了資源的大量浪費,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
我們黨總結了國外工業發展的經驗,結合我國的國情,黨的十六大提出,我們要堅持走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在本世紀頭二十年基本實現工業化。
二、新型工業化的核心
1.以信息化帶動的、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工業化。新型工業化最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信息化是各個產業的明顯特征,這是新興工業化的重要標志。以此為基礎的新興工業能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2.經濟效益好的工業化。新型工業化過程中是以信息技術為先導,通過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大大提升傳統產業的科技含量,從而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其次就是由于信息技術的介入,將大大降低產品的流通成本。從這兩個方面來說,根據成本收益分析的方法,新型工業化是經濟效益好的工業化。
3.能夠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的工業化。從新型工業化的核心要素來看,新型工業化是能夠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的工業化道路。新興工業化是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的,是以高科技來發展工業的,所以就需要大批的高素質人才,使人才得到充分的發揮。
三、走新型工業化是兵團發展的必然要求
1.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兵團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走新型工業化是兵團經濟跨越式發展的必然選擇。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兵團工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還存在大量問題,如經濟效益不高,資源的大量浪費,生態環境嚴重破壞等。兵團工業化發展所存在的問題有悖于可持續發展的策略,這種粗放型的發展方式,在未來的幾十年之內勢必會影響兵團的發展。因此兵團必須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的增長方式,走一條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2.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兵團解決資源、生態環境問題的必然選擇。我國是人均資源量占有率很低的國家。在人均資源方面,人均礦產資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能源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7。具體到兵團,人均占有資源的不足將成為兵團工業企業發展的 “瓶頸”,從兵團工業發展到現在,兵團的工業經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長,但是由于資源開發的迅速擴大和能源消耗的迅猛增長,兵團工業發展的資源越來越顯得不足。
另外,由于兵團所處的新疆自治區的生態極為脆弱,幾十年的粗放式的發展已經對生態造成很大程度上的破壞,實踐證明生態環境的回復成本相當大,如果繼續走傳統的工業化道路生態環境必將進一步破壞,所以說新型工業化是解決兵團資源瓶頸和生態問題的必然選擇。
四、兵團走新型工業化的建議
1.發展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和附加值高的農業產業。科技進步和創新,是實現新型工業化的重要因素,而新疆又是農業大省,進出口的大多都是農產品,因此發展新疆農業產業是關鍵,尤其農產品加工工業。因此在農產品深加工方面,兵團應該緊緊抓住農業資源的優勢,提升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從而提高農產品的經濟效益,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少的新興工業化道路。
2.“揚長避短,發揮優勢”。兵團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歷時近3年,統計結果顯示,兵團農業生產力水平居全國領先地位。所以兵團要緊緊依托農業資源的優勢,積極發展與農業相關的產業,使工業結合農業,使農業資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同(下轉第32頁)(上接第24頁)時要著力培育和發展具有龍頭帶動作用的大型企業,在現有品牌的基礎上發展名牌產品,發揮品牌效應,提高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3.發揮兵團“屯墾戍邊”的開拓創新的創業精神。兵團歷來以“屯墾戍邊”的精神而著稱,在這種精神的激勵下,兵團幾代人都在為兵團的事業兢兢業業的努力,這種精神既包含艱苦奮斗的精神,也包含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精神,所以在新型工業化的過程中,要把這種精神延續。同時,要加快團場的整合,加快團場的城鎮化進程。
4.循環經濟模式,要求遵循生態學規律。綜合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在物質不斷循環利用的基礎上發展經濟,使經濟系統和諧地納入到自然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的過程,實現經濟的生態化。因此,新疆要發展環保生態產業,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在加快新型工業化的進程中,要按照傳統產業新型化、新興產業規模化的要求,立足建立循環經濟模式,全力推動新型工業化與人口、資源、環境相互協調發展,加快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推廣應用。通過廢舊物資的再生利用,實現生產過程物質和能量的循環,減少污染,推動經濟和生態的協調發展。同時在項目建設中,要堅決防止將發達地區淘汰的落后工藝和污染嚴重的項目引進兵團。
5.與新疆高校積極合作,吸引高科技人才。人才是提高生產力的重要因素,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少不了高科技人才的特殊作用。兵團在發展新型工業化的過程中要積極尋求與新疆高校的合作,尤其是與石河子大學,塔里木大學的合作,依托高校的科研和人才資源優勢,實現產、學、研相結合的模式,不斷為新型工業化提供科技上的支持,不斷為新型工業化提供技術和人才上的支持。同時兵團要不斷深化人才管理制度,要以用好人,會用人、留住人為人才管理理念,吸引國內外、疆內外的高科技人才,為兵團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打好人才基礎。
總之,兵團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發揮后發優勢,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從發展科技,積極與高校合作,吸引高科技人才,優化產業布局,發揮自身優勢,走循環經濟模式為指導的新型工業化。
(作者單位:石河子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